笔趣阁

91言情>同袍 > 第 4 章(第3页)

第 4 章(第3页)

谢清辞看着他眼底的光,点了点头:“好,我们就等。”

两人在客栈住了下来,萧砚之每日出去打探消息,谢清辞则留在房里绘制京城的地图,标记出可能的运货路线。日子过得平静,却暗流涌动,每一次窗外传来脚步声,都让人心提到嗓子眼。

直到第七天傍晚,萧砚之回来时,脸上终于有了些动静。

“查到了。”他关上门,压低声音,“今晚三更,李嵩的人会从东门出城,往京城送一批‘绸缎’。”

谢清辞眼睛一亮:“绸缎?这时候送绸缎?肯定有问题。”

“嗯。”萧砚之点头,“我已经查清了路线,他们会走城外的官道,中途要经过一片竹林,那里地势险要,适合动手。”

“就我们两个人?”

“足够了。”萧砚之摸出藏在靴筒里的短刀,刀刃在油灯下闪着冷光,“我们只需要拿到东西,不用恋战。”

谢清辞握紧了手里的长剑,指尖微微发颤,不是害怕,而是激动。离真相越近,越觉得当年的血债,快要到清算的时候了。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城外的官道上就响起了马蹄声。三辆马车首尾相接,车轮碾过结霜的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前後各跟着四个佩刀的护卫,腰杆挺得笔直,显然是李嵩身边得力的人手。

竹林深处,萧砚之和谢清辞屏住呼吸,隐在茂密的竹影里。月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人的身影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来了。”萧砚之低声道,指尖在短刀的刀柄上轻轻摩挲。

谢清辞点点头,握紧了长剑,手心沁出了细汗。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与远处的马蹄声渐渐重合。

马车行至竹林中段,速度慢了下来。这里的路面坑洼不平,两侧的竹林又密,车夫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操控着缰绳。

就是现在!

萧砚之眼神一凛,率先冲了出去。他像一道黑色的闪电,足尖在结冰的路面上一点,身形跃起,短刀带着凌厉的风声,直取最前面那名护卫的咽喉。

护卫反应极快,横刀格挡,“当”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但萧砚之的力道实在太猛,他只觉得手臂一麻,长刀险些脱手。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谢清辞也动了。他没有直扑护卫,而是剑走偏锋,剑尖在马车上轻轻一点,借力翻到车厢顶部,长剑一挥,割断了连接前後马车的绳索。

“有埋伏!”护卫头领厉声喝道,拔刀迎向萧砚之。

其馀护卫也纷纷拔刀,场面瞬间陷入混战。萧砚之的刀法狠戾刁钻,招招直击要害,转眼就放倒了两名护卫。谢清辞则在马车顶上腾挪闪避,长剑时不时刺出,牵制着护卫的注意力,为萧砚之创造机会。

“别恋战,抢车!”萧砚之喊道,一脚踹开身前的护卫,翻身跃上中间那辆马车。

谢清辞会意,长剑横扫,逼退围上来的护卫,也跟着跳上马车。两人合力掀开厚重的车帘,里面果然堆着十几个锦盒,个个都用红绸裹着,看起来沉甸甸的。

“就是这个!”谢清辞眼睛一亮,刚想伸手去拿,却见一支冷箭从竹林深处射来,直取他的後心。

“小心!”萧砚之猛地将他推开,自己却没躲开,箭羽擦着他的手臂飞过,带起一串血珠。

“萧砚之!”谢清辞惊呼,转身挥剑击落另一支冷箭。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竹林里竟然还藏着伏兵,约莫有十几人,显然是李嵩留的後手。

“撤!”萧砚之当机立断,抓起两个最沉的锦盒,拉着谢清辞跳下马车。

护卫们见状,纷纷追了上来。萧砚之护着谢清辞,在竹林里左冲右突,短刀挥舞得密不透风,将追上来的护卫一一放倒。但伏兵越来越多,两人渐渐被逼到了竹林边缘的断崖边。

“下去!”萧砚之指着断崖下的密林,将锦盒塞到谢清辞怀里,“我断後!”

“要走一起走!”谢清辞不肯放手,剑尖直指追上来的护卫。

“听话!”萧砚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拿着东西去找证据,为弟兄们报仇!”他猛地推了谢清辞一把,“快走!”

谢清辞踉跄着後退几步,看着萧砚之转身冲向护卫,背影决绝得像一座山。他咬了咬牙,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最终还是抱着锦盒,纵身跳下了断崖。

萧砚之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密林里,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随即转身,短刀直指追上来的护卫,眼底只剩下冰冷的杀意。

“想走?留下命来!”护卫头领嘶吼着冲上来。

萧砚之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短刀。月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手臂上的鲜血染红了衣襟,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断崖下的密林里,谢清辞抱着锦盒,听着上面传来的厮杀声,脚步却不敢停。他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带着这些东西,找到真相,这是萧砚之用命换来的机会。

不知跑了多久,直到再也听不到厮杀声,他才瘫坐在一棵大树下,大口喘着气。手臂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更痛的是心里,像被生生剜去了一块。

他颤抖着手打开锦盒,里面果然不是绸缎,而是一叠叠账册,还有几封书信。信上的字迹潦草,却能看清内容,赫然是李嵩与京中某位大人物的往来信件,里面详细记录了当年构陷他们的经过,还有这些年贪赃枉法的证据。

“找到了……我们找到了……”谢清辞喃喃自语,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滴在泛黄的信纸上,晕开了墨迹。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密林里的雾气开始散去。谢清辞将账册和书信小心翼翼地收好,站起身,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

他的脚步有些踉跄,却异常坚定。他知道,前路必定布满荆棘,但他不能怕,因为他的肩上,扛着两个人的希望,扛着所有枉死弟兄的冤屈。

萧砚之,等我。

他在心里默念,像是在对自己承诺,也像是在对远方的人承诺。

京城的方向,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将天边染成了一片金红,像是在预示着,黑暗终将过去,光明终将到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