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同袍 > 第 13 章(第1页)

第 13 章(第1页)

第13章

冬雪初落时,布袋被谢清辞收进了樟木箱。箱底垫着去年晒的荷叶片,带着夏日馀温,把野枣丶“和”字纸丶桂花们轻轻拢住,像给一整个秋天的甜盖了床软被。

萧砚之在廊下扫雪,青麻线补过的布袋角从箱缝里探出来,他笑着勾了勾,却听谢清辞在里屋唤:“快来看,柿子芽撑破土啦!”两人蹲在葡萄藤架下,看那两瓣圆叶裹着雪粒,倒像是戴了顶白绒帽。萧砚之把早就备下的棉罩给小芽套上,谢清辞往他手心呵着白气笑:“比给咱孩子裹襁褓还仔细。”

年关将近,市集糖画老汉送来幅新糖画,这次是串冰糖葫芦,红果果映着雪光,他说:“给布袋添年味儿,这红能暖一整个寒冬哩。”谢清辞把糖画与晒干的橘子皮丶炒花生装进布袋,又塞进粒萧砚之新磨的芝麻馅糖,“让老夥计们也尝尝年节的甜”。

守岁夜,梆子声混着爆竹响,笃笃里多了脆生生的热闹。萧砚之往竈膛添柴,谢清辞抱着樟木箱挪到火盆旁,掏出布袋数物件,野枣早没了硬壳,“和”字纸浸着桂花香,连玉米籽都带着粥的馀温。两人把新收的柏树枝丶压岁钱红绳也往里塞,布袋被撑得圆滚滚,像揣着个小月亮。

开春时,布袋随着晒书的日子重挂回葡萄架。柿子芽已攀着青麻线新搭的小架子往上爬,谢清辞给它浇了勺去年存的雪水,忽见布袋里掉出粒芝麻糖,黏在芽尖上,倒像是春芽偷尝了甜头。

老秀才带孩子们来撒种,小姑娘辫子上换了迎春花儿,往布袋里塞了粒新收的稻种,说“这是‘春种’,要和秋天的玉米粒作伴”。更夫的梆子声又轻了,笃笃,笃笃,带着青草香,谢清辞把新发的柳枝也编了进去,萧砚之则把除夕夜剩下的半块栗子糕屑放进去,“让日子接着甜”。

布袋跟着葡萄藤抽芽丶开花,里面的物件换了茬又一茬,野枣核成了新泥里的养分,“和”字纸化作了藤蔓的基肥。谢清辞常对着布袋笑,说它像个会过日子的小管家,把日月都攒成了甜。萧砚之却道:“它是咱日子的根,你看这藤,爬多高都离不了这布袋里的春夏秋冬。”

夏蝉再鸣时,布袋又装满了新收的莲蓬丶染着荷香的诗笺丶孩子们采的香艾。风掠过葡萄架,这次抖落的不是枯叶,是颗圆滚滚的青葡萄,“咚”地落进布袋,带着满藤的期许——原来秋天的甜,早在夏日就埋下了伏笔,而布袋里的故事,正顺着岁月的藤,一年年,往更浓的甜里长。

秋意渐深时,葡萄藤的叶子开始大片大片地黄,像被谁在藤架上铺了层碎金。谢清辞踩着梯子摘最後一串青葡萄,打算酿成来年的酒,萧砚之在底下扶着梯子,忽然指着布袋笑:“你看它被风刮得晃悠,倒像是在催咱们添新物件呢。”

这话刚落,就见老秀才的小孙子举着片巴掌大的银杏叶跑过来,叶边镶着圈金边,脉络像画上去的纹路。“先生说这叫‘金扇子’,”小家夥踮着脚把叶子塞进布袋,“给布袋当扇子,扇走秋凉。”谢清辞摸了摸他的头,瞥见布袋里的野枣核不知何时裂了道缝,露出点嫩白的芽,倒像是那山野的甜不肯走,要在布袋里扎下根来。

萧砚之翻晒粮仓时,找出罐去年的柿饼,霜白得像落了层细雪。他取了块放进布袋,“让老夥计们也尝尝陈酿的甜”。谢清辞正用新收的棉花缝小袄,见他把柿饼塞得深,便笑着往里面添了撮新弹的棉絮,“别让它们冻着,这棉絮软乎乎的,像给甜意盖了层被”。

第一场霜降下来时,柿子苗的新叶被染成了橙红,萧砚之给它搭的小架子上,竟缠上了圈野蔷薇的细藤。谢清辞蹲在架下看,发现布袋底沾了片蔷薇花瓣,想来是风从院外吹来的,倒像是给布袋别了朵小花儿。更夫敲梆子路过,见两人围着苗儿笑,便从怀里摸出颗晒干的山楂果递过来:“前几日上山摘的,酸中带甜,给布袋添点滋味。”

入了冬,布袋被移到了窗台上,挨着暖炉。谢清辞翻出孩子们画的年画,有胖娃娃抱鲤鱼,有红春联贴门楣,她挑了张最小的塞进布袋,“让它们也提前瞧瞧年味儿”。萧砚之在竈上炖着腊梅汤,香气漫了满院,他舀了勺放凉,用小瓷瓶装着塞进去,“这汤暖,能焐热一整个冬天的甜”。

腊月里扫尘,樟木箱被翻出来,谢清辞把布袋取出来晒,见里面的“和”字纸被岁月浸得泛黄,却依旧平平整整。野枣发的芽已顶破了布袋底,顺着青麻线的针脚往外钻,萧砚之索性把布袋往下挪了挪,让嫩芽能贴着窗台的暖阳生长。糖画老汉的儿子来送年礼,拎着串冻梨,黑亮亮的像墨珠,他说:“爹让给布袋带个念想,这冻梨看着黑,化了甜得很,就像日子,看着冷,内里都是暖。”

除夕夜,守岁的烛火摇摇晃晃,映得布袋上的补丁也暖融融的。谢清辞往里面塞了片柏树叶,说是能辟邪;萧砚之摸出枚铜钱,是去年开春时在田埂捡的,边缘都磨圆了,“让它给布袋压惊,来年平平安安”。孩子们跑进来,把自己包的饺子往布袋里塞,有糖馅的,有枣泥的,小丫头还特意放了颗蜜饯梅,说“让布袋也吃年夜饭”。

大年初一的雪落得轻,谢清辞推开窗,见布袋上积了层薄雪,像盖了层糖霜。野枣的芽已长成了细藤,缠着布袋的麻绳往上爬,藤上竟结了颗指甲盖大的青果,被雪一衬,倒像是颗青玉珠子。萧砚之端着热腾腾的年糕过来,往布袋里放了块,“给新长的果子沾点甜,让它知道,日子会一年比一年蜜”。

开春後,葡萄藤抽了新绿,布袋又被挂回架下。野枣藤顺着葡萄藤攀援,青果渐渐鼓起来,谢清辞给它浇了勺新酿的米酒,笑着说:“让它也尝尝咱们的手艺。”老秀才带着孩子们来踏青,小姑娘辫梢别着蒲公英,往布袋里塞了朵,说“风一吹,就能把甜送到更远的地方”。糖画老汉的糖画摊前多了个小徒弟,是他的小孙子,捏了只小蝴蝶糖,颤巍巍地递过来:“爷爷说,给布袋添点活气儿。”

入夏时,野枣藤结了满串红果果,像挂了串小灯笼。谢清辞摘了颗放进布袋,与去年的野枣核作伴,“这下祖孙俩团聚了”。萧砚之在院里搭了凉棚,把布袋挪到棚下,晚风拂过,布袋里的物件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响,像在说悄悄话。更夫路过时,带来枚海边捡的贝壳,说“这壳里能听见风的声音,让布袋也听听远方的故事”。

布袋上的补丁又多了几处,青麻线丶蓝棉线丶甚至还有孩子们用红头绳缝的小结,倒像是件缀满了岁月的衣裳。谢清辞数着里面的物件:野枣丶“和”字纸丶玉米籽丶桂花丶银杏叶丶柿饼丶腊梅汤丶冻梨丶柏叶丶铜钱丶饺子丶米酒丶蒲公英丶蝴蝶糖丶贝壳……数着数着就笑了,原来日子早把甜藏进了每个角落,被布袋一五一十地收着,像串永远也数不完的念珠,每颗都闪着暖光。

萧砚之递过来块刚蒸好的米糕,上面撒着桂花,他往布袋里放了一角:“给新添的贝壳当见面礼。”风穿过葡萄藤,带着枣子的甜丶米糕的香,布袋轻轻晃悠,里面的物件跟着动,倒像是在点头应和。谢清辞望着爬满了藤架的野枣藤,忽然明白,这布袋哪是装着物件,分明是装着日子本身——缠缠绕绕,磕磕绊绊,却总在不经意间,结出一整个岁月的甜。

往後的年月里,布袋换了新的青布面,旧的被小心收进樟木箱,可里面的物件总在增加:秋日的野菊丶冬日的雪粒丶春日的桃花瓣丶夏日的荷叶……每样都带着温度,像串被时光串起的珍珠,挂在葡萄藤下,随着日月流转。

谷雨过後,葡萄藤的新叶已爬满了半架,绿得能掐出水来。谢清辞踩着晨露给藤架松绑,忽见布袋底下垂着缕细藤,紫褐色的茎上沾着点泥土——是去年那颗野枣发的芽,不知何时已挣破布袋底,顺着麻绳缠上了葡萄藤,梢头还顶着片卷成小筒的新叶,像只攥着的小拳头。

“这小东西倒能折腾。”萧砚之端着木盆出来淘米,见她盯着藤叶笑,便放下盆凑过来。阳光透过叶缝落在布袋上,青麻线补的补丁泛着浅黄,倒像是岁月绣上去的花。他伸手摸了摸布袋里鼓起的地方,“估摸着去年的栗子糕屑早发了霉,该倒出来晒晒了。”

谢清辞解开布袋绳,哗啦一声,物件儿滚了满案:半干的野枣核裂着缝,“和”字纸被桂花香浸得发脆,玉米籽滚到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响。最显眼的是那颗蝉蜕,薄如蝉翼,被风一吹,竟飘到了野枣藤上,像给新叶戴了顶透明的小帽。

“你看这芝麻糖,”萧砚之捏起粒黏在布袋角的糖渣,“还沾着点桂花呢。”谢清辞正把玉米籽往竹簸箕里捡,闻言回头,见他指尖沾着金黄的糖粒,便笑着用帕子给他擦:“去年守岁时塞的,倒成了老夥计们的零嘴。”

正收拾着,老秀才的小孙子举着个纸包跑进来,辫子上的红头绳晃悠悠的。“先生让给布袋送新物件!”小家夥踮着脚把纸包往案上放,里面是片晒干的槐树叶,边缘的锯齿像小梳子,“这是学堂後墙的老槐树落的,先生说‘槐’字带‘鬼’,可它结的花能酿蜜,就像人心,看着复杂,内里藏着甜。”

谢清辞把槐叶塞进布袋,见旁边搁着萧砚之新碾的绿豆粉,便舀了小半勺放进去:“让它们也尝尝初夏的凉。”萧砚之往竈膛添了把柴,锅里的粥咕嘟冒泡,他盛出小半碗晾着,“等凉透了,给布袋也留一口,这新米的香,得让老夥计们闻闻。”

午後,糖画老汉的小徒弟挑着担子路过,竹筐里插着排糖画,有花鸟,有鱼虾,最上头是只糖做的小布袋,系着红绳,活灵活现。“俺爷让俺送来的,”半大的孩子脸通红,把糖布袋往谢清辞手里塞,“说这叫‘袋中袋’,能装更多甜。”谢清辞接过时,糖还带着点馀温,她小心地放进布袋,正挨着那颗小海螺,糖光映着螺壳,倒像是把去年的浪声也染成了甜的。

更夫傍晚敲着梆子过来,手里捏着片淡紫色的梧桐花。“今儿在河边捡的,”他把花往布袋里放,“这花落地时像小喇叭,能把春末的消息吹给夏天听。”萧砚之刚从菜园摘了根黄瓜,脆生生的泛着光,他切了片塞进去:“给老夥计们解解渴,这瓜带着露水,鲜着呢。”

日头西斜时,谢清辞把晒好的物件往布袋里归置。野枣核被她埋进了葡萄藤下的土里,“让它在根底下长,结了果,再给布袋当新物件。”萧砚之蹲在旁边帮她扶着布袋,忽见里面掉出粒芝麻,滚到柿子苗根前,两人对视一笑——原来日子的甜,早顺着布袋的缝隙,撒进了土里。

入伏那天,葡萄藤的花刚谢,小葡萄粒像绿珠子似的串在藤上。谢清辞给藤架浇透水,水珠顺着叶尖滴进布袋,打湿了里面的糖布袋,糖慢慢化了点,在布面上洇出片浅黄,像幅晕开的小画。

“你看这蝉蜕,”萧砚之从布袋里摸出那片薄纱似的壳,“倒像是被露水浸软了。”他把蝉蜕挂在野枣藤上,风一吹,壳子轻轻晃,倒像是有只看不见的蝉还在藤上爬。谢清辞正给孩子们缝香囊,里头装着艾草丶薄荷,她留了个最小的塞进布袋:“让老夥计们也避避暑气,这香能醒神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