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贝特以为克拉克的拳头要砸过来前,他的嗓子便不受控制高叫了起来!
“50%!公平点,我们各,各一半!”
“60%,版权归我个人,当然那多给的10%也不是白拿的,整部书都由我们负责编校,我不能信任外人,我不能让别人给他造成名誉损害。至于传记作者的版税,就定在12%好了。”版税不是纯利润,那可是图书售价的12%!
“那太高了!你要找哪个名家写?”贝特高声问到!
克拉克指指自己,卖爹就要卖得彻底一点。
“哦不你一定是在开玩笑!我们负责最终编校,我不能把它搞砸了。”
“同意可以,但我有新条件,兰登书屋必须全力支持我个人小说的出版。”他取出一叠书稿,继续厚颜无耻道:“我打算写成系列,这只是第一部的一半。”
贝特不得不在他的逼视下看起书稿,约大半个小时过去,他忍无可忍擡头:“我们真的不做自费出版”
搞什麽!就一个还是儿童文学!一个儿童文学的爱好者居然还想写传记!
“那以後可以做。”克拉克敷衍回答,将来兰登还是会收购几个以自费出版为生的出版社的。
克拉克虽信心百倍,但却不意外贝特会拒绝,因为交给他的东西,是那部出版前整整被摒弃了12次的《哈利波特》。
克拉克不认为自己的贪婪有什麽问题,爸爸都卖了,还有什麽坏事是他做不出的。而这种事一旦开了个头,以後便会反复发生,但反正他是烂人还是好人有谁在意呢,他自己都不在意了。理查德从小灌输他,想要混得好,做人处事必须够狠,道德底线必须够低。
最後谈妥,贝特和他还是“各退了一步”。克拉克大致如愿,传记版税定在了10%,而兰登得预付他首印版税的25%。可挣到也是给出版公司的钱,用在给员工补发工资丶遣散费上,如果还有多,也会被比FBI还令人闻风丧胆的税务局抢先一步收去还税:所有被处理没收的财産,只有先去还清税款,才会进入下个偿还程序
就算不安抚员工也影响不了克拉克的个人信用,那麽做纯粹只是想给税务局和银行留个好印象,别整天给他施加压力,他以後少不了和他们打交道。
自认为扳回一城的贝特同意全力支持《哈利波特》。采用捆绑策略,和传记一起铺到各大书店门市,涉及小说出版的一切费用都从传记所得的利润上面扣,扣完才再计算分成,兰登不收任何费用,但一切风险都由克拉克自己独立承担,同样利润所得也都归克拉克,盈亏都是克拉克的。也就是说,印刷的越多丶上架的越多,兰登书屋就赚得越多,不管有没有卖出去,就算印多了成本超出传记所得,也得克拉克自己买单。
兰登的专长在于英语图书的出版,他们只先在英美两国同步发行两本书,反响好在推广到其它英语国家,至于其它语言版本就要当地书商是否想引进,和他们无关。
虑到哈利波特的故事背景在英国,因此英美两国的首印量都被贝特定在了35万册,几乎是当成准畅销书面向市场的,贝特明显故意的。而克拉克却更高兴了,表示希望把它归到全年龄的魔幻小说而非儿童文学,并表示首印卖完後再印多少由他说了算。
贝特自然是欣然同意:两个国家共70万册!还把儿童文学定位到全年龄!找死啊!
兰登的高层不知怎麽搞的,居然同意了哈利波特不可思议的出版方式,还一副没照顾到克拉克的情绪,现在就当还个人情给他的样子。当然了,两部书的出版内丶幕都被合同上的保密条款要求不得泄露,大出版社丢不起这个脸。
下午在律师见证下签好新合同。本来理查德传记的合同应该在书稿拿出後再签,但贝特为表“诚意”,居然抢在了之前,他和克拉克各怀鬼胎,都故意自动忽略了这点程序上的不规范。
威尔逊电话中再三劝阻,丝毫不动摇克拉克的想法,气得直骂他行事方式和他爸爸简直一模一样!明知後果严重,还一厢情愿跑在作死的路上!
“我爸爸是以前抢过兰登那边谁的女人还是怎麽样?”事後,克拉克甚至有心调侃。
“几年前,他在一个小股东结婚的前夜睡了对方未婚妻。”後来自然是结不成婚了。
这真是个惨绿的故事。
不过威尔逊表示,那都是小事,也造不成什麽大影响。
事情就那麽定下了。
传记定价20美元,美英两国的总首印量80万册,克拉克拿到的预付版税有40万美元,这和史蒂芬金那种畅销作家每部书动则就大几百万丶近千万的版税所得自然是没得比的。
给贝特看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书稿其实已经完成,之前克拉克把时间都花在那上面了。因为现在是81年,他修改时代背景,把亲世代和子时代整个前挪十年,这就牵扯到了部分剧情,而原着中BUG也不少,从而産生前後矛盾,世界观构架也有诸多不合理的硬伤,又得修修改改。
现在的电脑可不方便用来写小说,虽然76年的时候,乔布斯已和同伴在家中车库里拼装了第一台个人电脑,但依然不适合文本处理。不想手写的话,市面上最先进的设备是王安公司出品的电子打字机。克拉克觉得用它简直是种折磨。
他没用本名署名,只是取了姓名的首字母,一般人好歹会把姓氏写全,他干脆也省了,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坏名声会给哈利波特系列造成恶劣影响,而且西方出版界有一年只能给一人出一本书的行规,想多出多赚,就只能披马甲上阵。至于把书定位成全年龄向,单纯只是後世发现哈利波特的读者12岁以上的占大头。很大的因素是,它的出书战线较长,等到出完,低龄读者也都长大。克拉克计划两年出一部,一直出到93年,光想想就觉得累。
又过了段时间,克拉克回到洛杉矶。春假前学习任务都不重,除了他自己选的几门课外,大部分学分都在实习和研究型课程上。等他用两周时间把书稿都完成寄出,风波也停歇了。
原来他在比佛利山的豪宅丶超跑以及圣芭芭拉海边的游艇都没了,他搬进了新找的公寓,距离学校有点路,为此他不得不买车代步。
结果却在路上看到了有人骑着改装的哈雷重机车呼啸而过。代替汽车,他决定也买辆过过瘾了。
但喜欢归一回事,观念却很难改。
克拉克用的是电瓶车的速度,再超过他就受不了了皮包铁可是很危险的!
一直以洛杉矶最大的哈雷专卖店为骄傲的车行老板,刚好看到克拉克在店外空地上试驾去年为纪念着名的Sturgis拉力赛而推出新车型FXBSturgis。
看不惯他的“龟爬”表演,在克拉克的头刚转向他们的时候,一身机车党习性的他毫不犹豫地对克拉克吼:“我他妈绝不把车买给娘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