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数码技术实验室
纽约,克拉克在威尔逊的律师事务所会客室里,威尔逊和两个陌生人已经等着了。
小个子犹太中年人先自我介绍:“埃斯蒙德基金会的执行总监,约瑟夫鲁宾斯坦。”
没听过。
“马丁哈登,玛希兰恩女士的律师。”
克拉克多看了哈登一眼,玛希兰恩是他奶奶。
他和他们分别握手,拉开凳子坐下:“盖文,就不能在电话里解决吗?我飞个来回超过13个小时,这还不算机场路上和候机的时间,最好你们有足够把叫我来的理由。”
“严重程度的确有些危险,鉴于我们无法控制後果,我想你有必要亲自回来处理。”威尔逊看向他:“克拉克,你真得重视,搞不好你又得打官司了。”
又吃官司?他皱了皱眉头。
威尔逊:“情况是这样的,1975年,柯达在他们的工程师史蒂文塞尚主导下,刚试制成功了手持电子照相机,理查德应在柯达高层的友人邀请,去他们实验室参观,从顶尖摄影家角度给新技术做评估。”
约瑟夫鲁宾斯坦插话:“确切说,这是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70年代起,做相机的大公司都在研究电子相机。不过,第一台电子相机也只限在行业内引起轰动而已,它还很原始,只能算是工程概念机。”
後世不是知情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到,走入数码相机时代後,专注生産胶卷而被时代淘汰丶最终惨遭破産的的柯达其实才是开山鼻祖即使索尼早在73年11月第一个提出进行这方面研究。
“我知道那件事。”克拉克摸不着他的来意:“我觉得,考虑到塞尚的同事布赖斯拜尔同步发明了拜耳列阵,数码相机的叫法更加合适电子照相机听上去很奇怪。”
威尔逊完全听不懂:“拜耳列阵是什麽?”
克拉克打了个比方:“它就是马赛克一般的像素点排列方式,由它们组成画面,有点像绘画技巧里的点画法。”
“您的父亲向您提过?”鲁宾斯坦惊讶,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黑白照片:“您父亲也拿那台相机试拍了,就是这张,他评价这是他人生中最烂的作品。”
除了没有层次感丶扁平,清晰度太过凑合外,在普通人看来,这张照片乍看还挺正常。克拉克惊讶五六年前的技术居然已经到了这程度。
鲁宾斯坦随後向他解释,原来,在70年代,整个行业普遍对这项新技术的前景信心不足,柯达虽走在研发最前沿,可自身也不看好它。
即使是最乐观的人,都觉得从又冷又偏的实验性研究成果到成功産品化丶商业化,起码要15至20年,而正式普及至少30年。再说,并不是每个发明都会在市场上幸存下来,说不定一经面世,就会彻底宣告失败,从而让之前的努力和投资全都白费。
当年,在柯达的实验室,当所有投资者听到这一情况时,脸都青了,後来消息在行业内传开,还使不少公司暂停了研发。但理查德却觉得那还不够,他非常讨厌电子相机的出现,甚至私下说它是不该出现的巨大威胁,他认为就像历史上工业化生産的成衣会代替纯手工服装成为主流一样,一旦以後技术成熟并被广泛运用,就不会有人用胶片拍照片了!那麽摄影艺术也必将堕落,因为数码照片再怎麽样,都无法百分百仿造出胶片摄影特有的肌理质感丶立体感和美感。
克拉克不解:“可我认为这项发明前途远大。”
“你爸爸也那麽想,所以他把它打包买下。”威尔逊:“你记得我说过他乱花钱吧,这就是其中之一。相比之下,帆船丶游艇丶飞机丶赛马都很正常”
“刚才不是说他讨厌这技术吗?”
“就是讨厌才会买。”鲁宾斯坦解答:“买了才可以防止他噩梦成真,兰恩先生想通过从柯达购买整个项目,扼杀它走向商业化的可能。正好当时柯达大部分高层已极不乐意继续研发,恰巧有人接手自然再好不过了。”
一个以为自己的科技树歪了,一个无法接受数码摄影成为主流,他们都觉得数码相机是大邪物,才一拍即合。
威尔逊陷入了回忆:“他花了2年时间,终于在76年的时候,买下柯达的整个项目,包括它的研发团队和相关的专利,都收归到他成立的兰恩数码技术实验室。”
克拉克不知道有这个研究机构的存在,他有种不祥的预感。他老爸破産时,他没从他资産名录上看到过
鲁宾斯坦:“後面威尔逊先生可能不清楚了。我来说明一下好了,那批从柯达打包过来的研究员也和实验室签了长约,现在还在柯达总部所在的罗切斯特市为实验室做事,其实也就是继续研究数码相机可能会衍生出的技术,并不停地注册专利,好用专利堡垒的形式阻止其它还在研究的公司在未来成功把它推出来。”
哈登无奈:“没有实体业务,专干抢占技术和专利这类事的公司或机构,有个专用称呼专利流氓。兰恩数码技术实验室和专利流氓之间,只相差了一点点。
实验室的两个项目主管,拜尔和塞尚一直蒙在鼓里,以为柯达见数码成像技术普及化前景黑暗,就把项目转让给兰恩先生,而兰恩先生则以将技术运用重心从民用转向专注军用为由,让他们继续研发。”
“整个实验室都相信您父亲的说法,因为69年时登月用的相机就是柯达的,他们和NASA的关系密切,而放弃民用的话,目前唯一需要相关技术的地方就是航天领域了这项意义重大的官方任务也被一起打包转嫁了新实验室。”
威尔逊摊手:“据我所知,也就是从那年开始,你爸爸本来就乱的财政状况开始更混乱,本来支持一个实验室运作还不成负担,但他後来又搞出了几笔让我实在不知道说什麽好的失败投资。比如投资成人用品公司丶办比基尼环美自行车赛什麽的。”
不能说柯达把整个项目卖掉的行为是愚蠢的,在21世纪之前来看,它一直都很对胶卷才是王道。
因为历史上柯达的确由于原型机不被看好,从而导致高层的战略决策错误,几乎是放弃一般地彻底放松了後续的研发工作,以致落後索尼5年才发布他们的第一款数码相机産品,之後它也没有像佳能丶尼康一样赶超上来。
外界看来,数码相机这块在柯达公司,就一直是没什麽存在感的鸡肋但实际上,直到2012年破産前,柯达向数码影像领域投入的资金已累积达几十亿美元之巨,但最终因为老牌巨型企业转型掉头困难,新技术破坏了他们的商业模式而导致破産。连塞尚本人也说:某种意义上,是新技术吞噬掉了一家曾经利润丰厚丶品牌家喻户晓的企业。
直到临近柯达破産的2008到2011年间,缺钱的柯达才想起追回陈年老账,以出售专利许可权,及同其它品牌打专利官司的方式再捞一笔钱,可就算最後靠此拿回了19亿美元,也只是其它公司随便打发它的,对大厦将倾的柯达来说也没多大意义,有了这笔钱,市值只剩下让人无语凝噎的1。2亿美元的柯达,还是得背高达68亿美元的负债,而对于庞大的整个数码相机市场来说,付出的19亿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你说它早前干什麽去了
类似的事,还有不少。专利这种东西,刚乘热头上被某两三个企业侵犯後的确可以为所有者挽回不少补偿,但当被整个行业侵犯很久後,就不值钱了。
简而言之,破産不仅是胶卷生意後来亏钱了,主要还是因为数码音像方面的研究越走越歪,坑了他们太多钱,以至于柯达活活被拖死。所以,覆灭的祸端被理查德接收,说不定对柯达来讲还是好事,至少可以死前少花点钱。
但理查德用专利阻碍数码影像技术和数码相机投入民用的想法,克拉克本人却一点也不看好,这些专利即使理查德不申请,历史上柯达本身也会去申请,而别的公司也有自己的专利,普遍出现专利交叉许可的情况,加上技术更新换代,每个品牌的相机本身的标准也各自按照所属的体系或自成一系。
很多情况下,即使侵犯了别人的专利,只要对方不去告或告得不够卖力,对大企业来说毫不大意地侵犯下去也没有什麽可担心的,反正耗得起,所以单靠个掌握多项重要专利的研究机构,就想螳臂当车那是不现实的。至少克拉克以後世的结果来看,是这样没错。
“可是,为什麽由你们两个告诉我?”克拉克问哈登他们。
之前已经被威尔逊提醒过,为了不刺激克拉克,鲁宾斯坦立刻转移话题:“有消息称,今年索尼就要向市场推出第一款産品化的电子相机Mavica。”
“现在就放出消息了?也不奇怪,他们是最早开始研究这项技术的。”克拉克还知道具体时间是8月份呢,最後自然是新事物技术太不成熟,惨淡收场。
但他记得没错的话,索尼的这款相机其实是委托柯达的塞尚设计的,因为柯达自己暂缓了民用研发,这个险让别人先冒克拉克一问才清楚,由于实验室归属改变,历史也改变了,Mavica的设计是由索尼自己的研发团队承担的乍看,理查德的目的初见成效。
“你之前一直说那是数码相机,新实验室现在也那麽叫它的。但索尼那边却已经公告要推出第一款静态视频相机Mavica,就是MaicVideoCamera的缩写,也就是采用磁性储存的摄像机的意思,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指的却是一样的东西,实验室不可避免已经抢注了他们他们的技术,要知道有些核心技术为了保密,是不会被拿去注册的,而索尼也不可能绕开我们的技术堡垒,也势必侵犯了我们的专利,它的産品一旦上市,不是兰恩数码实验室去告他们侵犯,就是他们告我们专利无效,为了他的産品能顺利入市,我想他们先告我们可能性更大。这种官司很耗时,你负担不起这种大官司的诉讼费,我们拼不过大企业的。”鲁宾斯坦解释。
“你在开玩笑吗?”克拉克不可置信:“就因为他们第一个入市?又不是只有索尼在研发!每个有在研发的公司一定都有自己的专利!我们不追究他们侵犯专利,或者不打官司,私下和解难道不可以吗?”
“问题是,兰恩数码技术实验室照你爸爸的指令,则些年实验室累积申请了一千四百多项专利,早在76年时连数码相机(digitalcam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