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库布里克最宠爱的小女儿,薇薇安的面孔长得最像他,她从小就被父亲带在身边拍电影。《2001太空漫游》65年开拍时,薇薇安只有5岁大,那时库布里克就会教女儿如何剪辑丶如何摄影丶如何表演
父亲是全能的鬼才导演,母亲也是演员和画家,出身这种家庭,父亲又是要求极为苛严的人,无论是摄影丶绘画丶作曲丶剧作丶表演丶剪辑丶录音丶导演甚至是美工方面的道具服装丶化妆发型丶概念稿及海报设计,他都无一不精;所以薇薇安也要擅长摄影丶绘画丶作曲丶剧作丶表演丶剪辑丶导演甚至是美工。
库布里克巴不得自己的一切才华,薇薇安都能完美的继承下去从父亲的角度看,而她自然也不可能遗传不到家族天赋,即使是普通人从小熏陶,强行培养也学到东西了。库布里克的电影严谨得没有BUG,同样一如他的追求极致,薇薇安的一切都该是理所当然的,毫无意外。
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在别人眼里或许敏感内向,或许怪异冷峻,但他绝不是很好相处的人,因为人们接触过後,体会得更多的是他的强势和严厉,人们敬畏他,却抱怨他没人性,而且总做些让人崩溃的混账事,对他,大家爱恨交织,越是最亲密越是如此,他的女儿们如此崇拜他,一样对他抱怨不绝,他是她们榜样的同时,也意味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去年库布里克的那部《闪灵》,2丶3年前开拍时,薇薇安在《闪灵》的美术部门工作,那时她已经对剧组每个岗位的工作了如指掌,她同时还负责为《闪灵》拍摄纪录片《制造闪灵》她自己扛着摄影机拍,摄影丶导演丶剪辑都要自己来这年她才17岁。
《闪灵》上映,她的纪录片也随之在BBC播出,目前为止,她的确是可以让父亲引以为豪的女儿。
这里就有必要理一下《夺宝奇兵》和《闪灵》两个剧组的纠葛:
衆所周知,库布里克的《闪灵》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而《夺宝奇兵》是派拉蒙的投资下,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合作之下诞生的。此外,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是很好的朋友。
但实际上,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就《夺宝奇兵》合作,是基于卢卡斯拒绝了斯皮尔伯格执导《反击战》的意愿後,搞出来的这也让斯皮尔伯格认清了一件事:卢卡斯不会让他碰星战所以他早料到《绝地》也不会有他的份了。《夺宝奇兵》的合作及时弥补了星战续集的尴尬,为他们的私人友谊和竞争关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早期,斯皮尔伯格考虑过请史蒂芬。金写《夺宝奇兵》剧本,然而金的要价太贵所以卢卡斯自己编了故事,不擅长冒险题材的卡斯丹则被赶鸭子上阵成了编剧。另一方面,史蒂芬。金的《闪灵》被库布里克拿去拍电影了,金去英国的Elstree片场探班《闪灵》剧组时,还和隔壁摄影棚的《夺宝奇兵》剧组碰上,与斯皮尔伯格不期而遇值得一提,这时他俩都没想到,几十年後他们还是会合作一部叫《穹顶之下》的美剧。
是的,《闪灵》剧组和《夺宝奇兵》剧组在英国是同片场的邻居就是被克拉克抱怨每年都要去报到的那个位于伦敦西南郊区的Elstree片场。星战前,这个老片场实际上是荒凉的半废弃状,星战大获成功後,这里也被连带盘活,成为了全欧洲最受瞩目的电影拍摄地。库布里克为了拍《闪灵》,还在片场周边的伯哈姆森林附近买下一处公寓,用来在拍摄期全家居住和方便他制作电影後期。《闪灵》的开机时间比《夺宝奇兵》早,《夺宝奇兵》在英国拍得如火如荼时,《闪灵》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而沃伦。比蒂的《赤色分子》先遣剧组成员这才刚到Elstree这也是为什麽,克拉克敢说自己对那剧组的情况有一定了解的原因。
《夺宝奇兵》拍得火热时,《闪灵》剧组大部队已经撤离,只有几个人还留在片场,其中就包括在做纪录片剪辑的薇薇安。库布里克一家都是动物保护主义者,尤爱猫科动物,这整家人都是猫奴,一共养了7只猫,3条黄金猎犬上工时就带去片场。《夺宝奇兵》剧组恰好要用到好多蛇还有些蜘蛛,那姑娘就去围观,还爱心发作想要帮忙,但很快她就开始对《夺宝奇兵》剧组有意见了拍摄中剧组弄死了一些蛇。她眼里,剧组显然对动物不够尊重,好些人直接残忍地踩在蛇上走,当时斯皮尔伯格对付剧组里某个不听话的女演员时,甚至“根据剧情”亲手往人家身上扔大蜘蛛可怜的蜘蛛。
哪怕它们是令人头皮发麻的多毛毒蜘蛛,在一些欣赏它们的人眼里,也是挺可爱万分的。
克拉克还记得那天,薇薇安一边哭,一边拽着她爸爸分派给她的某个工作人员跑到《夺宝奇兵》那天整个剧组被这件事搅得什麽都没做成。薇薇安打了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的电话,还在片场和斯皮尔伯格对峙。事後有人说:如果薇薇安是个男孩,她准会被那些气红眼的饲养员给杀了,但她是个女孩,是库布里克的女儿!
这熊孩子不能忍啊!
更要命的是,和斯皮尔伯格是好友的库布里克还跑来看热闹给女儿助威。这令旁人不解,当丑闻这样发生时,他居然可以咧着嘴站在女儿身边,完全为它着了迷,显得十分轻松愉快。
如果有英国名産的狗仔在,他们或许会发扬光大福尔摩斯的侦探直觉:这俩友谊出问题了啊?
库布里克叼着雪茄当着别人的面,说:“史蒂文是笨蛋。”
好吧,扔蜘蛛是有点蠢把片场搞成爬虫类的修罗场也满是糟点的,这麽大的一个人被薇薇安唰更是可以让库布里克骄傲的了常人难以理解库布里克在骄傲高兴什麽劲,但克拉克却很懂这个get骄傲点的方式是不是和某人的爸爸如出一辙?
就有些人觉得自己孩子的真有出息时,视角往往和常人的不同,别人觉得是丑事,他们觉得那是值得喝彩的骄傲。
但在《夺宝奇兵》剧组看来,那就是:卧槽!熊孩子还自带熊家长!
斯皮尔伯格被父女俩挂起来了批判那场面尴尬得令人看不下去斯皮尔伯格窘迫得连梯子都找不到,但他忍住了。全剧组只好跟着忍。
唯独克拉克差点笑了出来,因为他想到与此对仗的是,迈克。道格拉斯他爸柯克。道格拉斯评价库布里克说过:“斯坦利是混蛋。”
库布里克的混账事不少。举个例子,他的电影几乎都改编自小说,剧本由他和作家丶编剧联合改编,但他总是不顾原着作家感受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个这也算了,更夸张的是,当拍《斯巴达克斯》时,不参与编剧的他要求编剧栏只署自己的名字。当时,被他的没节操震惊了的男主老道格拉斯问他:“在别人的剧本上署自己的名你好意思麽?”他非常干脆道:“好意思。”
因为这些种种,硬汉老道格拉斯带着无边际的心理阴影和他拜拜了,这很正常,和库布里克合作很痛苦,一般大家都是带着精神疾病和脱发现象离开他的,女的也跑不了,《闪灵》的女主角一度觉得自己快秃成了秃子。
如果有人问同样节操观堪忧的克拉克:“在别人的小说丶剧本上署自己的名你好意思麽?”他用实际行为已经非常明确证明了:他好意思的。
当然,这世界上没人能问他这种问题。
乐极生悲,当时制片人眼尖地抓住在一边围观得正欢的克拉克,显然制片人先生看来,克拉克出于懦弱的个性或所谓的职业素养,之前对剧组对待动物的方式敢怒不敢言,而现在却幸灾乐祸实在让人很不屑,这还不如薇薇安。制片人道:“你和她很熟?你去搞定她。”
克拉克和薇薇安自然不是陌生人出于理查德人际圈的关系。库布里克最早也是纽约的图片摄影师出身,和理查德是一个同世代的人。他17岁起就给《Look》杂志拍照,用拍照和参加国际象棋赛比赛赢来的钱供自己学拍电影。所以他当导演还总抢摄影师的活,亲身上场,气死一票有头有脸的大摄影师鉴于此,克拉克不要脸的直接把自己的名字挂在摄影指导的位置上,某种程度上也算避免日後冲突了。
不提上一代的事,某些方面上,克拉克和薇薇安的情况差不多:和许多艺术家家庭的孩子一样,从小学这学那,这个会那个也会,拥有的机会也更多;尽管是典型骄纵宠坏的孩子,但爸爸对他们来说就是压力山大的代名词;因为和普通同龄人代沟严重,只能养点“可爱的小动物”当朋友。
像克拉克和薇薇安这样的孩子,如果没能按期许成为魔王二世,一般结果要麽堕落腐烂,要麽就是逆反起来,竭尽所有地逃避
在剧组看来,唯一的不同是,薇薇安家庭幸福,被保护得太好,天真丶直接得让人讨厌;而克拉克更加听话软弱,非常容易控制那太表面化了,克拉克小时候还会在别人舞鞋里放图钉,以暗算别人取乐毕竟有反社会倾向的人基本是不具备内疚情绪的,这种人的暴力倾向和凶残性更不是开玩笑的,那些在上东区混的心理医生诊费也不是开玩笑的,之所以没被真正盖章他有反社会人格,得多亏他以前还有羞耻心压抑了他的本性。至于他那所谓的羞耻心到底是否真实,得问他成负的节操了。
制片人所谓的搞定,就是克拉克连哄带骗让薇薇安和他照顾那些蛇和蜘蛛代替其中那两个撒手不干了的饲养员你行你上啊在吃了一些苦头之後,薇薇安很快消停了,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蛇和蜘蛛也都很好,克拉克也很好
“一点都不好。”
回到当下,在那橱窗外,克拉克还在抵死拒绝薇薇安:“我就是不想去《去夺宝奇兵》的首映式。”
薇薇安:“但我就是很想看《夺宝奇兵》。”她眼睛有些湿润:“非常想看。”
然而克拉克视而不见:“你有多不想在电影院重温《2001太空漫游》,我就有多麽不想去看《夺宝奇兵》。”
薇薇安一咬牙,甩出了杀手锏:“你要是不和我去,我就不把我爸爸的F0。7镜头借给你。”
想要在九龙寨城那种光线条件极差的地方拍电影,克拉克可就指望着这神器发挥作用了。薇薇安口中的F0。7镜头,是指蔡司的Planar50mmF0。7。
它原是为了NASA的登月计划而设计,以让卫星在弱光环境下进行拍摄工作也有一说是专为拍摄不得而见的神秘黑暗月背。这款型号的超大光圈特种镜头,当年蔡司就一共制造了10支,其中6支已经不在地球,被NASA装在卫星上发射上了太空;而地球上的4支中,除了1支原型镜头被蔡司总部收藏,另3支则被库布里克买下。
不提背後的技术含量,镜头本身并非天价,一个不过大几千美元。理查德当年就很眼馋剩馀的3支F0。7镜头,然而库布里克急着用它拍他的古装电影《乱世儿女》,他只好忍痛割爱了,还和库布里克约定拍完电影以後转手给他,然而一直没有成功兑现。为此,他一直在背後说都说NASA漏给库布里克那个混蛋私人3支,而更有钱有人脉他没弄到,是因为库布里克拍的《2001太空漫游》让他在NASA内部赚了一大群粉丝的缘故。
《乱世儿女》戏中人们所处的年代用蜡烛照明,电影里有数个场景,需要真实呈现蜂蜡蜡烛的烛光照明下的氛围效果那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真实效果”现实中的烛火照明是如此范围狭小,打光又破坏自然感;但作为电影,黑乎乎一片的画面又是如此难看,更别提大量这种情况的画面了。而导演追求的是,要让观衆直观地感受到环境很昏暗,却能让他们能明白轻松地看清整个画面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