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福克斯,《反斗星》就是戴维斯在福克斯最大的票房成功,他意气风发到朝他的所有认识的人高喊呼吁:“去看《反斗星》!”
即使连里根夫妇也表示过那电影也太那啥了,但依然并没什麽用。
不过别看戴维斯後来还是把福克斯卖给了默多克,西蒙也果断退圈了,那只是代表他们对电影业没之前那麽感兴趣了而已,之後很快便会为自己找个新玩具,往往是能带来实际收益和关注度的橄榄球队丶棒球队丶篮球队什麽的以後,他们还是和娱乐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克拉克没在派对留太晚,11点左右他就回到了家。
Kiki看他的眼神依然恶劣,好像在说,去参加派对,不带他一起玩,但要是真叫上他,那种每个人都在装模作样的场合,他也必定不乐意去。克拉克换下衣服,觉得有必要及时修复现状,便决定拉他去新比佛利电影院看午夜场电影,因为看电影不怎麽需要和对方对话。
这家名字听上去还挺像那麽一回事的电影院,其实非常朴素,只有一个200座位的放映厅,平时放些B级片丶老片,也作为二轮艺术电影影院,在城里小有名气,考虑到所在地周边没什麽其它电影院,又住着一些无聊的中産阶级和犹太人,才在3丶4年前开起来的。
老板谢曼是个资深影迷,善于带来惊喜,挑选双片连映的老电影不管是否是好片还是烂片,总是很对味,因为非常受一些年轻人的喜欢,有一票固定每周都来电影院的忠实顾客,无论他放什麽。很多住得不远的名人也会来,在这里大家全都只是普通观衆而已。
後来这家电影院被昆汀收购以满足他的胶片电影情怀。
由于没有电子幕墙丶也没有网络条件推送自家影讯,现在的美国电影院,往往会在大门上面挂块极大的白色看板,院方会把每日的主打电影片名,用显眼的红色字母块拼好,挂在位于影院招牌上的白色大看板上,每天更换。
今晚新比佛利的招牌连映电影好巧不巧居然是《彗星美人》和《日落大道》。电影虽好,却不见男孩们喜欢的怪兽丶丧尸丶幽灵及血浆,只有黄金时代的女星们在银幕上展示她们真实生活中也不停发生的龌龊虚荣以及可怜晚景。
“”
“”
克拉克和他机械式地走进电影院。
“我只是克制不住。”排队时,Kiki先开口说了第一句话,他早就好了,只是十分难为情,都不敢看克拉克,一想到当时还是当着那麽多人的面,他现在只觉得尴尬得生不如死。
“都是我的错。”抿了抿嘴,克拉克又说:“我把你的钱包和护照都还给你。”
“你想赶我走?”
他之前过得就已经糟透了,去年分居多年的父母正式离婚,圣诞节前被学校开除,接着还让他在那时遇到了克拉克,于是霉运变本加厉,今年上半年他又连续被开除了3次,没有学校愿意收他的情况下,他妈妈差点把他丢到英国的传统寄宿学校,那种可能灯泡都不用的鬼地方,好不容易才留了下来,而克拉克对他做的事让他显得像个白痴。
“已经不用看牙医了,我当然要还给你。”克拉克怪道:“那麽护照还是留下好了。”
Kiki赶紧压下想要上扬的嘴角,伸手去勾克拉克的手指,但却扑了个空。
克拉克把双手捧着的爆米花和汽水一股脑地塞到他怀里:“拿着,别再洒出来。”
说这话时,队伍已经排到了窗口处,售票员看克拉克掏钱包时墨迹个半天,催促道:“你们到底看不看电影,这里今晚没什麽好挑的。”
他指指身後的一周排片表:“想看丧尸和吸血鬼,得再过三天。”
至于近两天,老板排的片子都是些批判好莱坞的老片,明晚老板还要把《一个明星的诞生》和《玉女奇遇》一起放。
各种既视感袭来,太阳底下无新事,无论是黄金时代,还是当下未来,历史总在不停重复。
Kiki甚至觉得克拉克已经将千万箭簇瞄准了他的膝盖真是莫名其妙。
“看来最近的主题是好莱坞的那些寓言故事。”克拉克:“全看过?”
“除了《一个明星的诞生》。”
克拉克看得出他不想看,也表示无所谓:“公映版154分钟的《一个明星的诞生》不好看,要看就得看181分钟完整版的。”
Kiki耸耸肩,反正克拉克明晚没空。
“你们俩真扯,181分钟版的《一个明星的诞生》根本不存在这个世界上。”排队中的一个大叔插嘴道。
克拉克扭头,多亏他出色的记忆,他认出这家夥是以前在有过一面之缘的《洛杉矶时报》影评人,不然他还真会以为对方是故意来找茬的。
“总有些人不会放弃寻找,也总是有些人会成功的。”克拉克应了他一声。对方感到莫名其妙。
制片厂总是喜欢把一部杰作剪得七零八落,尤其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鉴于美国电影过去糟糕至极的片库管理情况,《一个明星的诞生》是个奇迹。回报电影史学者罗纳德。哈维整整12年的大海捞针,2年後,他将会找到删节部分被剪下来的胶片和全片完整的混录音轨录音带,重现它的真正面目。可惜没几年後,这位老兄就得A字头的病去世了。
世事难料,八十年代的好莱坞式结局。
从电影院出来,为了不浪费电影院里比超市里总是贵上几倍的爆米花,他们决定去好莱坞山的仓库看部电影,往山上走的路上,还看到了远处散落在杂木野草丛间的零星灯光。
“在那一片露营看上去不错。”
“别开玩笑了,那是好莱坞山的特産”克拉克皱眉:“流浪毒虫的帐篷,白天他们会藏好家当,晚上就开始肆无忌惮地狂欢,洛杉矶警方每次驱赶他们下山,他们转身就会回来。最好离得远点。”
“你真煞风景。”
之前Kiki觉得在这种地方多待一下都有些刺激,更别提晚上过来,克拉克关上大门,放下幕布,支起放映机
自然而然,克拉克也没有那部181分钟的《一个明星的诞生》。按照他们的计划,本来打算看一部类似茂瑙的《诺斯费拉图》这样超赞丶超有腔调的恐怖片,但克拉克居然没有收藏到那部电影的拷贝毕竟那是古早的默片。作为代替,赫尔佐格前两年的新版也算是个选择,里面还有阿佳妮哟!
“又没有?”
“毕竟这里也才一千多部电影。再说还是老版更好!”克拉克摊手。
最後,他只拿出了赫尔佐格的另一部作品《史楚锡流浪记》:“这电影棒极了,尽管被人们忽视,却十足伟大。”
《史楚锡流浪记》怪异至极,很脏很碎很糟心。导演赫尔佐格是个偏执的疯子;演员的表演不是表演,而是一场活体解剖。它很粗陋,导演和摄影师把这种粗陋把握得再恰当精密不过,它那不可预料的剧情,有趣的镜头语言但又不能说它是精心设计的,因为故事和演员都是真实现实的重组拼接,真到只要4天时间就能让这个寡淡无趣丶长着凶狠倒刺的故事成为剧本。
按照之前的几次经验,克拉克以为Kiki看这种片子会睡着,然而,有些电影的魔力总是出现在不经意间,没人能料到它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让人産生共鸣,有时很容易,有时候却不,因人而异。反正这种本来对他这年纪来说很晦涩的片子,看得也没什麽障碍,那种荒诞却又悲哀丶无奈丶现实至极的残忍宿命感,成功让他致郁了,他埋怨克拉克选什麽不好选这样的片子。
克拉克只心里扫兴地抱怨赫尔佐格搞砸了今晚,真该再吃一只臭皮鞋!
说起赫尔佐格,难免就会让克拉克想起了赫尔佐格的好基友莫里斯。
回到家里,克拉克联系了一下莫里斯:“你的调查到底进展得怎麽样了,快把纪录片拍出来。顺便问一下,沃纳。赫尔佐格之前是吃了一只鞋,还是一双鞋?”
“他拍了吃鞋子的纪录片,你可以自己找答案。”侦探先生告诉他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