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美娱]业馀教父(修订版) > 第53章 消失的星战导演(第3页)

第53章 消失的星战导演(第3页)

在科林看来,这部电影的题材并不是他的茶,除了一个唐纳德。萨瑟兰还算脸熟,导演演员全部是没名气的外国人,但今天他不得不抽空过来这部他不感兴趣的电影,这对他来说很重要。

他转头看向萨姆,并加入了他的朋友们一同就萨姆的着装问题进行声讨:“说了多少遍,今天不要穿着星战的T恤过来,我们是成年人,作为观衆,我们要秉持最基本的尊重。”

“好吧,高尚的文明人。”萨姆朝西装革履的科林摊手,和科林比,萨姆散漫地像来自另一个世界。

是的,35岁的科林风度翩翩,事业成功,别看他现在体面,谁能想象到,十年前他的外号叫做“蛤丶蟆”,满脸的青春痘让他成为了女生绝缘体,男生间的活动基本也没他的份。科林的整个大学时代的青春,几乎是学校附近的破电影院看B级片度过的,那时他喜欢钻研自己的兴趣,虽然只有半吊子水准,但毒辣的犀利文笔让他有幸在报纸上发表过三四篇影评,勉强算个业馀影评人。回忆往昔他并不觉得不堪回首,那段时光带给了他很多快乐。出社会後,他已经很少像过去一样喜欢什麽电影了,直到星球大战横空出世。受如今忙碌工作的影响,抽空追逐自己喜欢的星战已经是极限。

幸运的是,因为星战,科林身边凝聚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不像过去那麽孤单。

白天的时候,他们的身份是文员丶股票经纪人丶厨师丶警察丶工程师等等,全是年长理智的社会人,看似圈子没有任何重叠,但现在却神奇地聚在了一起,像一个神秘的小团体。事实上,他们真认识有好几年了,这些家夥都是纽约星战粉丝俱乐部的骨干,出于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年龄,不轻易像那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那般暴露狂热的一面。星战对美国文化産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50至80年代出生的这波美国人,也被称为“星战世代(starwarsgeions),而科林丶萨姆这些出生在40年代中期的,显然对星战世代的主要群体来说有些偏老,但他们却同时更有行动力和号召力。

然而今天,他们其中的一个家夥那个开漫画店的萨姆却暴露了他们这行人的属性,大夥儿都很想假装不认识他。

“这没什麽的,我平时工作时也这样。”萨姆不爽道:“有人还带来了光剑。”

果然,进了放映厅,放眼过去,除了少数不明真相为看电影而来看电影的观衆和混杂其间的原着粉丝,大半人都是明显的星战迷,穿着打扮像是来参加漫展嘉年华一般的那种狂热分子,各个一副战斗姿态,即使是偶有像科林这夥看上去年长克制些的,也全带着批判的审视眼光来的。

这是件很诡异的事,一群星战迷来看一部有原着小说,并翻拍自几十年前老电视剧的谍战电影,并且电影都没看,就摆出一副砸场的架势,看样子,他们对电影很不以为然。

这让少数来看电影的资深谍战小说迷挺看不惯他们,很想说:你们不懂啊,原着作者可是福莱特!《刀锋冷》是他的成名作好不好!比《刀锋冷》更棒的间谍小说你倒是找出来啊!看你们能找出几部!请尊重一下!

但是当下,希区柯克已死,007江河日下,目前好莱坞公认谍战题材已经过时作为少数派的谍战迷们腰杆还真硬不起来。

对《刀锋冷》那麽迫不及待的星战迷中,不少极端偏激的还拉出了抗议海报尽管《纽约时报》的报道里,通篇没提星战,但老实说,能动员那麽多星战迷,为一部和星战完全不相关的谍战片“捧场”,这部电影,自然不可能和星战真的没半毛钱关系了。

大家那麽群情激奋,是因为,这个导演要导下一部星战电影好麽!

星球大战呀!那是星球大战!

当初传出那麽多大导演想要加盟但说好的大导演在哪!这位老兄大家都不认识啊!

只有英国的星战迷利用地利,先大部队一步摸清了导演底细,而美国星战迷查遍他过去的作品,发现压根找不到!英国的消息传到美国这里,只就知道此人在英国是个拍电视剧的美国人不买账了:英国电视剧有什麽意思!等等电视剧?电视剧?!星战迷们都懵逼了:这是逗我们的吧!导演工会管闲事造的孽,不说非要卢卡斯和上部星战的导演继续来执导,毕竟客观条件不允许但起码得是斯皮尔伯格啊!斯皮尔伯格呢?!连《夺宝奇兵》都有斯皮尔伯格!没斯皮尔博格也得是个有名有号的牛人吧?!

当神通广大的粉丝们打听到选中马昆德的真相是原最终人选大卫。林奇倒在一份敷衍的蔬菜沙拉午餐前时(其实还有女友的原因),简直要崩溃了好吗?沙拉可以凉拌官方!倒是说说星战你们能怎麽凉拌出来给我们看!

从5丶6月份,粉丝们一边忐忑一边闹,敖到现在,那个神秘兮兮的英国导演的首部大银幕作品要公映了,还不赶紧来考察一下!报纸把电影说得好像还可以的样子,但配合宣传造势当然往好得说啦,没见连希胖都搬出来了麽!或许导演是个不出世的天才呢?

这些跑来一窥究竟的星战迷们心情都很复杂,从现实的角度,他们都抱着“肯定完了完了”的悲观心态,同时却怯怯地压抑着内心深处超高的期待值,这份期待,躁动地渴望破土而出

电影在一片喧闹中开场,明显这些来看电影的人都很烦躁不耐,但它偏偏就还是悬疑片,导演很有野心地即想表现出一大堆主流的商业元素和手法,同时也想体现冰冷丶残酷的英伦气质,但功力还欠火候,産生的化学反应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电影的效果很让人蛋疼,又干又平,让美国人连爆米花都吃不下了的那种。

没几分钟,萨姆便开始捉耳挠腮地抱怨:“Man,我不否认英国人拍电影还挺细腻的,但这他妈不是R级片麽?”

是的,看,厅里就没有17岁以下的小朋友。

科林松了松领带:“你不觉得现在下结论太早了吗?接着看下去”搞不好是大家犯了方向性错误,就不该佐爆米花,这是部高逼格的电影。

然而猜测中的逼格迟迟不显,但说好的R级片镜头却来了,没人想到,配合狗血虐恋,电影的船戏居然占了那麽大比例。嗯,船戏还是拍得不错的。

原着据说很厉害的样子,所以前面就得憋着,紧紧地勒着让你憋,观衆只好拼命强迫自己忍啊忍,强忍着睡意或强忍火气,忍了近一个小时,小部分人,如那对闹别扭的夫妇已经开始离场。

他们路过过道时,正巧坐在过道边上的科林还听到那位太太抱怨:“我完全料到了,这就是所谓的惊喜。”

剩下的人恍恍惚惚坚持坐着,虽然有几句台词挺不错,但故事还没看明白呢,後面一泻千里草草地就完了相较于让人无语的剧情和节奏感,的确,虽然演员演得还不够好,但演员的表现和船戏居然就已经是全片的亮点了。说好的悬疑呢,故弄玄虚吧!原谅智商不够,电影太混乱了,没看出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只记得船戏了。

星战迷一脸铁青,偃旗息鼓地颓丧而出。

原着粉也很不开心导演很用力了,但掌控力欠佳,重点没把握住!悬疑氛围是制造出来了,可悬疑小说的魅力却一点都没表现出来,精彩之处浓缩删减得都没了,和原着比,要拍出来的东西都没拍出来,时间都给感情戏丶船戏让道了,电影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其实,要是不那麽比,不去看原着,《刀锋冷》还是达到及格线的。然而这种片子,尤其是原着水准那麽高的片子,不是希胖,还是得慎拍啊,而且悬疑惊悚片早就被希胖拍尽拍到变不出新花样,希胖纵横影坛一辈子,卖座了60年,对观衆来说,从十来岁的少年人到他们的爷爷辈小时候,也都是被希胖60年如一日的卖座悬疑片一路轰炸过来的,胃口已经习惯性养得很刁了,审美疲劳到早几年希胖本人的这类片子也赚不太动票房了。

虽明摆着肯定不如希区柯克这样的大师,本冲着这份星战连带作用,片子也算还行,虽然不精彩,但能火的元素掺了不少,本预计能票房小爆,然而这夜,全国458家排片影院的主管们看着上座率也有些意外《刀锋冷》的首映日居然是本周五这轮新上映电影里最低的。

回头再去看那个《纽约时报》的影讯,呵呵,根本就是文字游戏,文章句句实在客观,褒贬双关,电影果然“有趣”,导演果然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极致了。

一种竭力後的无力感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夥计们,你们真相信他们会把最後一部星战电影玩砸吗?那可是星战,还有什麽比它更重量级的?好莱坞可是制作人说了算,只要乔治。卢卡斯在,它就依然还是星战”反倒是萨姆想得很开,安慰起了夥伴们:“成熟点,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不是叫衰,而是支持,更紧密地团结我们这些星战迷的力量,让官方看到我们对他们的信心。”

萨姆说的,科林都懂,然而不知道为什麽,他就是接受不了,失眠的夜晚中,他尖利在稿纸上宣泄着

“我们再也没有必要去怀疑导演的才华,任何闪光点已经无足轻重,对星球大战这样的大片来说,光失控一条就已经正中命门。”7月27日的报纸上,克拉克皱着眉头读到。

他看了眼作者:科林。库伯

克拉克特别想吐槽:想太多了吧!这个叫库伯家夥一定是个极端粉丝,果然爱到深处就自然黑。失控是吧,好莱坞大片的控制权可一直都是在制片方那里,更不用说,卢卡斯特殊的星球大战了。报纸之所以采用稿件,也无非是为了迎合了影迷的心理,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当然,原来历史上,因为别的原因,电影还是有些失控了。

与此同时,福克斯,总裁办公室

雪莉。兰辛的桌上放着一份最新票房简报。

周末过後,票房成绩很快统计出来,《刀锋冷》的首周末3天,票房成绩为183。3万,周末排名第10位。

而同天全面上映的,由梅尔。西蒙公司制作丶福克斯发行的,那部怪怪的《佐罗,基佬剑》周末排名14。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