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妍去年也吃过粘豆包,不过,不是自己蒸的,而是和别人换的。
今年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zhuang豆包。
一大帘子上满满登登的挤满了一个个小豆包,除了露出来的圆脑袋,感觉豆包的身子都融在一起了,分不出你我。
清妍傻眼了都,这要怎么弄。
“没见过吧?”
“妈,这样怎么分开,感觉都黏在一起了。”
“你看着,要像这样整。”
余母手里拿着一个扁平的薄木片,修的很光滑,宽窄和豆包差不多。
“这个木片,先蘸一下水,再顺着这个缝隙切下去,就像这样。”
余母做了示范,很容易就掀下来一个豆包,迅的放在高粱杆穿成的长帘子上。
“刚开始,动作慢一点,容易烫手。”
余母把手里的木片递给清妍,让她试一试。
清妍刚才记住要领了,木片蘸水,顺着两个豆包之间的缝隙切下去,动作要麻利,不能拖泥带水。
一个豆包,至少有两面是和其他豆包黏在一起的。
动作慢了,刚切开的地方又合在一起了,而且,容易把皮弄破,豆馅就露出来了。
“不错,就是这样。
旁边放一盔子凉水,不小心烫到了,赶紧放水里拔一拔。”
余婶子心里感慨,清妍这孩子,动手能力是真强。什么事情,教过一遍,基本就能掌握。
“妈,我和大嫂一起弄粘豆包,你去炖兔子肉,你炖的好吃。”
“行,我去炖兔子,红烧兔子炖土豆,再炖一锅酸菜汤。”
“粘豆包和酸菜汤是绝配,娘,你再拌一点咸菜条子。”
余大嫂也变相的夸了婆婆,她家小叔子已经够会来事了,娶的媳妇虽然话不多,但是,人家能说到点子上。
哪像她们三家。
老二一家常年不回来,老三两口子,一个闷声不响,一个压根不会说话。
不会说话的余三嫂,闷头包着豆包,专注的很。
她家男人,更是闷声不语,一天也说不上两句话。
余大嫂看着低头干活不吱声的清妍,真是比不了啊!
清妍觉得这活挺有意思,挺解压的。什么也不用想,同样的动作重复着做,不费脑子。
至于余大嫂心里的小九九,她可不知道,她也没有读心术。
一帘子粘豆包都揭下来了,另一帘子粘豆包也下锅了。
“余志林,你过来一趟,把粘豆包抬出去冻上。”
“来了,来了。”
余大哥从外面进来,带进来一股凉气。
“孩子们呢?”
“在外面疯跑呢,一帮孩子打雪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