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 > 第14章 笑容更加灿烂(第3页)

第14章 笑容更加灿烂(第3页)

砰!

“站住!”

易忠海把茶缸重重往桌上一顿,声音低沉。

显然是真动了火。

他没拦许大茂,直接冷冷地对李进阳说:“进阳,做事之前想清楚,冲动行事,将来后悔可就晚了。”

“老太太和我来为你主持公道,你年纪轻,就当是给我们几分面子,这件事到此为止,我记你一份情。”

这一次,他语放得很慢,留给李进阳足够的时间去斟酌。

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贾张氏请我们来调解,你得应下,把这段恩怨了结。

若再纠缠下去,贾家这梁子,我易忠海和老太太就接下了,咱们可以过过招。

不过到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聋老太太沉默不语,默许了易忠海的话。何雨柱也抬起头,紧紧盯着李进阳。

院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响。

不少大人悄悄捂住孩子的嘴,屏住呼吸望着易忠海和李进阳。

这是动了真格的了。

很多人把那个年代想得太过淳朴。

种花家刚成立不久,那仍是一个狂野的年代,秩序尚未完全建立,法律也才初具雏形,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

无论上层还是底层,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抱团取暖。在农村靠的是宗族,说话管用的是族老宗长。

京城里,则以院落为单位互相扶持,管事说话的是几位大爷,尤其是一大爷。

有人说,一大爷的职位不过是街道办安排来调解院里鸡毛蒜皮小事的,这话没错。

但一大爷之所以能调解,是因为他说的话有人听。

没点本事的人,就算坐在一大爷的位置上,谁又会把你当回事?

所以别看易忠海之前想救秦淮如时显得软弱无力,那只是他没真正力。

真急了眼,能在四九城混成八级工的人,手下的徒子徒孙不知有多少,更不知能搭上哪位领导的关系。

六十年代初,八级工大约占工人总数的,不算特别稀少,但也绝不是大白菜。

尤其是在抽调一大批人去大西北,为那位即将震撼世界的“姑娘”准备嫁妆之后,留下的八级工更加珍贵。

上万人的轧钢厂里,顶多也就几十个八级工。

精密部件的加工,都得仰仗他们。

还有一点,当时流行一项政策:领导干部下车间,拜工人老大哥为师,接受劳动教育。

这也是后来知识青年运动的早期尝试。

易忠海作为八级技工,很可能有领导曾称他一声师父。

不论真心还是客套,在这个年代,既然叫了师父就得认下这份关系,否则难免遭人非议。

说这么多,是想表明一个事实:如果易忠海铁了心要针对谁,他的话是很有分量的。

再加上那位很会做人的聋老太太,两人形成不小的威慑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少除了李进阳,连许大茂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这位一大爷要是狠整人,或许没法让你升官财,但十有能坏你好事,断你前路。

“进阳?”许大茂试探着问道。

“我这人胃不好,吃软不吃硬。易师傅这个面子,我还真给不了。”

“大茂,去报警。”

“易师傅放心,我在派出所有熟人。等贾张氏进去了,我一定找人好好关照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