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 > 第66章 坏得明明白白(第2页)

第66章 坏得明明白白(第2页)

王寡妇听了,心里暗喜。

许大茂这人她了解,以前也打过交道。

他不是个小气的人,住这一晚,少说也得留下一块钱住宿费,算是帮衬她家。更何况大队还有额外补贴,就连晚上吃剩的肉也归她——

真是赚大了。

饭菜上桌,大队干部陪许大茂喝了几杯,气氛热络起来。许大茂却摆下杯子:

“王队长,真不能喝了,一会儿还得放电影,不能耽误正事。”

“嘿嘿,是是,许放映员,您刚才说……能放两场?”

许大茂夹了口菜,像是随口一提:“王队长,有件事想问问——卧虎山山腰上那块地,是你们公社的吧?”

大王庄公社背靠一座小山,山不算高,但形状奇特,像一只卧着的老虎,因此得名卧虎山。

可惜这山没给公社带来什么好处:石头多、树少、猎物稀,土地也贫瘠。就算费力挑水上山,庄稼也长不好。

山腰唯一平整的那块地,常年积水,种不了麦子,只能撒点稻种,还因为路远地瘠,几乎没人愿意去打理。

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到秋收的时候一看,收的粮食怕是连种子都抵不上。

日子久了,那片地也就渐渐荒了。

王队长回忆了好一阵,才想起公社里确实有那么一块地。

“是咱们公社的,许放映员,你的意思是……”

“咱先说好,就算您放八场电影,俺也不敢把那地给您,那可是全公社的。”

“用不上归用不上,但哪能随便送人呢。”

许大茂赶紧摆摆手让他别紧张,笑着说:“我要地有啥用?您就算真给我,我也带不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这样,我有个兄弟,碰巧弄到些特别的水稻种子,不多,大概就够种三亩地。想找块地试种一下,当试验田,看看跟咱们平常种的麦子有啥不一样。”

“听说这种种子不挑地,产量还高,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没错,许大茂口中的兄弟,就是李进阳。

这回坑了贾张氏和傻柱之后,系统给了他一个大惊喜——杂交水稻的技术和种子。

要说下个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技术突破,杂交水稻绝对算一个。

民以食为天,这可是能喂饱十几亿人的技术。

更何况,系统还贴心地直接给了种子,省得李进阳自己去找母株培育。

本来他还在犹豫要不要现在拿出来。眼下拿出来,确实有点风险,别的不说,光种子的来历就不好解释。

到时候恐怕得编不少话才能圆过去。

李进阳琢磨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决定:用。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粮食充足,才是一个国家的底气。他实在不想白白浪费十年时间。

地里的东西,跟工业技术不一样。早种下去十年,意义重大。

越是贫穷的人,受益越大。

杂交水稻口感虽然一般,但比起连棒子一起磨的棒子面、吃多了容易胀肚虚的红薯,优势可太明显了。

听完许大茂的话,王队长一拍大腿笑道:“俺还当是啥事呢,不就是找块地试试新种子嘛,这算啥事儿!”

庄稼人有的是力气,趁着不上工的时候,安排几个人早点起来,花不了几天就能种好。许放映员放心,这事交给我老王,准没问题。

“太好了!王队长,太感谢了。您放心,不会让您白忙活。这五十块钱您拿着,是我那兄弟出的,请您多费心,千万别大意,更不能让麻雀糟蹋了。”

许大茂掏出钱,认真嘱咐道:“我稍微透个底,我那兄弟是个重要干部,对这事特别上心。要是办好了,你们大王庄公社说不定能上报纸!”

“还是……《人民公报》!”

一听这话,王队长心头一震,立刻重视起来,不再把这当成讨好放映员的小事。

“我明白了,您放心。我亲自挑几个种地好手去打理,绝不会耽误。五十块钱比他们一年工分还多,他们肯定会上心。”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如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