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 > 第100章 钱太多了未必是好事(第1页)

第100章 钱太多了未必是好事(第1页)

他上午请假去接贾张氏出院,光顾着琢磨自己的计划,把正事给忘了。

幸好只请了半天假,现在想起来,还不耽误下午上班。

---

易忠海回到家,和一大妈、聋老太太简单吃了些东西,便又动身前往轧钢厂。

他到厂里时,食堂刚刚开饭。易忠海走到何大清所在的食堂,在角落里站了片刻。打完饭的何大清看见他,端着饭盒走了过来。

“老易,吃过了吗?”

“吃了,上午接贾张氏出院,在家吃过才来的。”

“行,那我就不招呼你啦。”

“你吃你的。”

何大清往嘴里扒了几口饭,嚼着饭菜含糊地问:“这些天你总躲着我,今天主动找来,是想通了?”

他问的,自然是杨厂长托他们帮忙的事。

最近敌特案件查得风风火火,各地频频传来捷报,杨厂长眼红心切,急得嘴角都起了泡,没少催何大清赶紧联系易忠海。

要是等敌特全被抓完,行赏的时候,可就什么都赶不上了。

“是,想明白了。杨厂长那么大的领导开了口,哪容得咱们拒绝。”易忠海故作无奈地说道。

“哈哈,”何大清饭也不吃了,畅快地笑起来,“老易,想开点,领导能找咱们帮忙,那是咱们的福气。一般人想替领导分忧,还没这机会呢。”

“再说了,他总不会白占你的功劳,多少会有点表示。我估计,最少也得给个二百块钱。”

二百块?

易忠海扯了扯嘴角,没接话。

这杨厂长也太瞧不起人了。这么大的案子,想冒功贪赏,才舍得掏二百块?

这事好比古时将军要手下士兵拿斩获的人头充作自己的战功。事情不小,出手却实在寒酸。

要是举报人换个有身份的,比如李进阳,杨厂长敢提这种要求,没一两千块根本说不过去。

“呵呵,钱是少了点,但咱们得知足,毕竟跟领导比不了。”何大清安慰道,“再说,这不也搭上了大厂长这条线,往后有个靠山嘛。钱的事,就别太计较了。”

易忠海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大清,靠不靠山的话就不多说了,钱我们也不要。老太太有三个想法,要是杨厂长能帮忙办到,这件事就算定下了。”

何大清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易忠海是想提条件。

好在杨厂长早有准备,何大清也不意外:“你说说看,要是不太为难,杨厂长应该不会拒绝。”

易忠海清了清嗓子,在心里重新过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后,缓缓开口:

“第一件,是贾家和赵大的事。赵大是五级钳工,把贾张氏打成了重伤,厂里总得有个表示。他肯定要判刑,我觉得把他的工位补偿给秦淮如,让她重新回厂里上班,这很合理。”

何大清也觉得合情合理,对杨厂长来说不算难办,稍微运作一下就能成。

“行,你继续,我听着。”

易忠海心中一喜,接着说:“第二件,就和老兄弟你有关了。老太太建议,让厂里把许大茂派到南乡公社出几个月公差。那边的农民因为身份问题,对新种花家一直有抵触情绪。派人过去多做宣传和教育,放几个月电影,应该能让他们感受到新时代的好处。”

何大清听完,心里一惊,暗叹这一招真狠,自己之前都没想到。

南乡公社离四九城轧钢厂不远,是个“有名”的公社。

只不过,名声不太好。

南乡公社是建国后才成立的,成员大部分是被枪决的犯人家属,其他的也都有案底。

成分复杂,五花八门。

那些人处处受歧视,没法在外生活,上面就把他们聚在一起,成立了南乡公社,安置在四九城边上,方便监督和管理。

从帮扶关系上说,算是轧钢厂的对口帮扶公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