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璇玑血纹之残园梦破 > 第253章 边关庆功(第1页)

第253章 边关庆功(第1页)

薛明蕙在黑暗中睁开眼,嘴里泛着血腥味。她侧过头,血顺着嘴角滑落,染红了枕畔。床边躺着那枚旧玉佩,她伸手去够,指尖刚触到玉面,眼前骤然浮现出一幅画面——

谢珩立于人群之中,四周皆是笑脸。有人递来一碗酒,一个孩童踮脚想去碰他腰间的剑。可巷口处,一名身穿麻布衣的人正从袖中悄然抽出一柄短刀,刀虽短,却快如闪电。

她猛地坐起,喘息未定,急忙探手入袖取出荷包。里面盛着药粉,她蘸了些抹在唇上,又咬破舌尖,将血吐在手帕上。手抖得厉害,仍强撑着写下八个字:青崖赴边关护主。

门外传来脚步声,老仆端水进来。她迅将帕子塞过去,声音微弱:“去找青崖的人,立刻送出去。”

话未说完,胸口一阵闷痛,她再度咳出一口血,溅上墙壁,分作两道缓缓流下。

老仆惊慌失措,欲唤大夫。她轻轻摇头,只低声道:“别让春桃知道。”随即闭目,手中死死攥住玉佩,贴在额前。

此时,边关城门大开,百姓挤满街巷。有人抬着烤羊,有人捧着米酒,还有老人跪地叩。谢珩行于人群中央,未骑马,亦未披甲,仅着一身素衣,外罩深蓝斗篷。

守将在旁低声禀报:“北狄已交出兵器,三万多人候于城外空地,听候处置。”

谢珩颔,目光扫过两侧屋檐。风卷旗响,一只狗从人群中窜出,冲他摇了摇尾巴。

“不必如此戒备,”守将笑道,“人都投降了,还能反不成?”

谢珩未答。他刚接过一碗酒,忽觉后颈紧,仿佛被人盯视。他不动声色地转身,眼角余光掠向街角——

那名麻布衣人正缓步前行,右手始终藏于袖中。

他正欲开口,一道黑影自钟楼跃下。

青崖落地时左腿出一声轻响,似有损伤,但他未曾停顿,直扑那人而去。对方反应极快,猛抽短刀横斩,却被青崖软剑缠住手腕。两人撞入小巷,刀光闪动两下,紧接着一声闷哼。

谢珩带人冲入时,刺客已然倒地,脖颈被割开,鲜血遍地。青崖蹲身查验尸体,从怀中取出一块铁牌与一根细针,针尖乌黑。

“是二皇子残部的人,”青崖抬头,“针上有毒,意图同归于尽。”

谢珩望着尸体,问:“你怎会赶来?”

“有人传令。”青崖取出一方染血帕子,“命我即刻动身,称您有险。”

谢珩接过帕子,上面仅书八字。他认得这笔迹,也嗅得出其中药香。默然片刻,他将帕子收入怀中,再未言语。

春桃回到薛府时,天色将暮。她先去厨房照看药罐,待药煎好才敢进屋。小姐仍在沉睡,面色比清晨更显苍白,呼吸细微,几乎不见胸起伏。

她轻拉被角,现玉佩仍贴在小姐额上,早已不复冰凉。桌上的帕子被风吹落,她拾起一看,满是干涸血迹,字迹歪斜,辨认良久,才认出是“青崖赴边关护主”。

鼻尖一酸,她忙转身倒水,不敢哭出声。

三日后,边关庆功宴设于校场。火把林立,映得地面通红。俘虏跪于远处空地,守将训话,百姓围在外圈,孩童骑在大人肩头张望。

谢珩立于高台,聆听礼官宣读朝廷嘉奖令。当听到“止屠城之祸,保三镇生灵”时,台下爆出欢呼。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

他忽然想起什么,问亲兵:“青崖何在?”

“在西门值守,”亲兵答,“说恐有漏网之鱼。”

谢珩点头,不再多言。

宴席开始后,他未饮酒,仅略进菜肴。他人敬酒,他也只轻碰杯沿便放下。守将在侧劝他宽心,言大局已定,无需过虑。

他淡淡一笑:“我不信大局已定。”

话音未落,远处忽起骚动。几名士兵押来一名灰衣人,称其自城外潜入,身携火折与油布,图谋焚毁粮仓。

谢珩亲自搜查。除上述物证外,还在其鞋底夹层现一张纸条,绘有狼头图案,写着“为主复仇”四字。

他将纸条递予守将:“你看,大局未定。”

守将变色,当即下令增派巡逻。

谢珩返回席位途中,见青崖立于角落阴影中,手握剑柄。他走近,低声问:“那夜之后,可遇类似之人?”

青崖摇头:“仅此一人。但我感觉得到,背后不止这一股势力。”

谢珩应了一声,掏出那方帕子递去:“这字,是你接的?”

青崖看了一眼,点头:“小姐所书。她说……这是最后一道调令。”

谢珩凝视帕子良久。风拂而过,帕上血迹微微颤动。他终于开口:“她总比我快一步。”

数日后,春桃带着一封信出城。她跋涉两日一夜,抵达边关时正值清晨。她将信交予守将,叮嘱务必亲手呈给谢珩。

信以血写就,字迹较前更为虚弱,笔画断续难连。唯有一句:

因为我在你身后,永远。

谢珩读罢,默默叠好信纸,藏入贴身衣袋。他立于城楼,久久远眺,直至日升中天。

城下百姓唱起新编歌谣,传颂世子退敌、夫人救命。歌声随风飘来,混着炊烟与马蹄声。

他抬手抚过胸前,那里贴着那封信。

风势忽转强劲,吹起斗篷一角。一只麻雀自屋檐飞下,落于旗杆顶端,叽喳两声。

他抬手欲驱赶。

却在那一刻,手指僵住。

胸口似有湿意。低头望去,一滴血正从信封边缘渗出,缓缓晕开,化作一点殷红。

喜欢璇玑血纹之残园梦破请大家收藏:dududu璇玑血纹之残园梦破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