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是退让,暗地里却更方便行事。
“翁主妙计。”刘无采如今常伴阿娇左右,“移宫之后,来听讲的人反而更多了。”
阿娇微笑。这正是她要的效果——筛选出真正有心向学之人。
六月十五,月圆之夜。阿娇在学宫后院设茶会,只邀了七八个信得过的女子。
茶香袅袅中,刘无采操琴,一曲《鹿鸣》清越动人。
“想不到无采妹妹琴艺如此精湛。”说话的是骑都尉李当户之妹李婉儿,因兄长与匈奴作战有功,特许入宫为女官。
刘无采浅笑:“婉儿姐姐的剑舞才是一绝,无采一直想学呢。”
李婉儿性格爽利,当即道:“这有何难?明日就开始教妹妹。”
阿娇静静品茶,看着眼前这一幕。刘无采的聪慧,李婉儿的飒爽,还有其他几个女子各有长处。若能将她们凝聚在一起
“翁主在想什么?”一个温柔声音问道。
阿娇转头,见是太医令淳于缇萦之女淳于瑶。此女精通医理,那日中毒的女官就是她救治的。
“我在想,女子若能同心协力,该有多大力量。”
淳于瑶轻声道:“是啊。那日若非姐妹们互相照应,中毒的两位女官恐怕”
她没有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其中凶险。
李婉儿忽然拍案:“我们不能总是被动挨打!得想个法子自保。”
“婉儿有何高见?”阿娇问。
“我兄长说过,战场上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李婉儿目光炯炯,“我们该建立自己的消息网络,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正中阿娇下怀。但她不动声色:“这恐怕不易。”
“其实不难。”淳于瑶接口,“太医署每日往来各宫,最易打探消息。若姐妹们需要”
刘无采也道:“宗室女每月可归家一次,宫外消息也不难获取。”
阿娇看着她们,心中欣慰。这些时日的潜移默化,终于有了成效。
“既然姐妹们都有此意,”她缓缓道,“我们便立个‘兰台社’如何?”
“兰台社?”
“兰生幽谷,芳华自赏。”阿娇解释,“我们不必张扬,只需如空谷幽兰,暗自芬芳。”
众女相视而笑,纷纷赞同。
自此,一个以女学为掩护的情报网络悄然形成。太医署的淳于瑶负责宫内动向,李婉儿通过兄长了解边关军情,刘无采则串联宗室女,打探朝臣动态。
而阿娇坐镇中枢,将这些零星消息拼凑成完整图景。
六月末,一张大网缓缓铺开。
“王夫人近日频频召见其妹王儿姁。”淳于瑶禀报,“似是在为彘皇子物色太傅。”
阿娇蹙眉:“彘儿才四岁,未免太早。”
“听说王夫人属意卫绾。”
“丞相卫绾?”阿娇心中一震。此人素以刚正着称,若成为刘彻的太傅
“还有,”淳于瑶压低声音,“王儿姁的夫君田胜,近日与赵国使者往来密切。”
赵国!阿娇立即警觉。自刘陵和亲后,赵国看似安分,暗地里却从未停止活动。
“继续盯着田胜。”
七月初,李婉儿带来边关消息:“兄长来信,左贤王内部不稳,其弟伊稚斜正暗中集结兵力。”
与此同时,刘无采从宗室宴上得知:淮南王刘安近日大肆招揽门客,其中多有赵国人士。
零碎的线索渐渐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