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金屋辞:凤弈未央 > 第33章 新政涟漪(第2页)

第33章 新政涟漪(第2页)

“楚王刘注”阿娇眸光转冷,“他终究是按捺不住了。”

楚王刘注是景帝的幼弟,素来骄纵。盐铁专营触犯了他的利益,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要不要兵平定?”刘武请示。

阿娇摇头:“楚地富庶,兵精粮足,硬拼不是办法。”

她沉思片刻,忽然问:“楚王最在意什么?”

“自然是他的封地和财富。”张沐道。

“不,”阿娇唇角微扬,“他最在意的,是他的独子刘贤。”

她立即修书一封,以“切磋学问”为名,邀请刘贤入太学读书。

这是个阳谋。楚王若拒绝,就是心怀鬼胎;若同意,等于送上人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日后,刘贤抵达长安。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温文尔雅,与乃父截然不同。

“贤弟在太学可还习惯?”阿娇在御花园接见他,态度亲切。

刘贤躬身:“谢长公主关心,太学名师云集,贤受益良多。”

“那就好。”阿娇话锋一转,“只是近日淮南不太平,有暴徒作乱,伤了好几个盐官。”

刘贤面色微变:“竟有此事?”

“是啊。”阿娇轻叹,“据说背后有人指使。若是查实,按律当诛九族。”

少年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

当夜,刘贤修书一封,快马送回楚地。

三日后,楚王上表请罪,自称“管教不严”,愿捐银百万两补偿死难盐官家属。

“姑姐妙计!”刘荣赞叹,“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叛乱。”

阿娇却无喜色:“这只是权宜之计。楚王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一个月后,更大的风波来了。

这日大朝会,石奋突然出列,手持一份万民书:“陛下!关中三百里饥民联名上书,控诉均输平准法致粮价腾贵,民不聊生!”

刘蝾震惊:“竟有此事?”

“老臣不敢妄言。”石奋老泪纵横,“请陛下即刻废除新政,以安民心!”

朝堂之上,附和者众。连一些中立的大臣也开始动摇。

阿娇静静听着,忽然问:“石相这万民书,从何而来?”

“自然是饥民所献!”

“哦?”阿娇起身,“那请石相告诉本宫,关中饥民,为何用得起蜀中贡纸?又为何请得动尚书台的笔吏代笔?”

她取过万民书,指着上面的字迹:“这笔迹,分明是石相门客所书!”

石奋面色惨白:“长公主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一查便知。”阿娇击掌,“带人证!”

几个书生被押上殿来,正是石奋的门客。在证据面前,他们供认不讳:所谓万民书,完全是伪造的!

“石奋!”刘荣勃然大怒,“你可知罪?”

老丞相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经此一事,朝中反对新政的声音彻底消失。

然而阿娇的心情并未轻松。这夜,她独自在兰台社翻阅各地奏报,直到深夜。

张沐悄悄进来,为她披上外袍:“殿下还在想朝中的事?”

阿娇轻叹:“我在想,为何变法如此之难。”

“因为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难。”张沐轻声道。

阿娇转头看他:“你觉得新政错了吗?”

“新政无错,但方法或许可以更柔和些。”张沐沉吟,“比如盐铁专营,是否可以允许商人参股?均输平准,是否可以给地方更多自主?”

阿娇眼睛一亮:“说下去。”

两人秉烛夜谈,直到东方既白。

三日后,新政调整方案出台:允许商人参股官营盐场,利润分成;各郡均输官由地方推荐,朝廷任命

这些调整立刻得到积极响应。连楚王都上表称赞“新政得宜”。

“终于走上正轨了。”刘武欣慰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