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华这么一说,顿时就把一帮男知青怼的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了。
回想起刚才他们下车的时候还高喊口号,热情高涨呢。
结果,现在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歇菜了!
这也让他们几个感觉,在三位美女知青面前丢分不少。
要是再不找回脸面的话,他们都要在人家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这批知青中,三个女知青确实都长得蛮漂亮的,但男知青就各长各样了。
其中有一个,别说是那些女知青了,杨树华和杨昌宇看着都不得劲。
简直就是个流里流气的街溜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鸟。
其实,经常来接人的杨国华和杨昌宇都知道,这些个下乡的知青哪有那么多好的?
小洛知青那完全就是个例,一万个知青当中都不一定能碰到一个。
所以,虽然这前后两批加起来,新来了个知青,大部分都不行。
但只要有一个洛云澜这样的,他们大队就算是捡到宝了。
看看这次灭狼行动就知道了,只要后面他们不出什么大岔子,先进大队的名头基本上是敲定了。
但刘家兄弟闹了这么一出之后,大家都很清楚,洛云澜接下来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还在大队里面的王家兄弟估计也得遭殃。
这一次,老王家估计也不会再护着对方了。
现在又来了一批不省心的知青,以后还有大把热闹可看呢。
估计到时候又是一阵阵鸡飞狗跳。
原来的知青院也就是勉强够住而已。
现在又多了一批新人过来,估计,那知青院旁边的院子也得用起来了。
现在的知青院,原来就是一个地主老财的房子。
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那地主一家直接就被清理了,这院子也荒废了下来。
后面有了知青下乡的政策,没有什么好地方安排他们,大队就只好把这地主老财的房子重新修一修,让知青们住进去了。
说实在的,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大家都抱着一种欢迎的态度。
还以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城里人能帮上大忙,能带给他们什么先进的东西。
结果后来却现,这一个个的都是中看不中用的。
学的知识也是华而不实,根本没有什么落地的可能。
让他们去种地,简直是要了这帮知青的小命。
后来,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一帮知青不是过来帮忙的,而是过来分集体粮食的。
后续陆陆续续的就产生了一些摩擦和矛盾。
到了后来,整个公社所有的生产队都不乐意接受知青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接收知青就意味着要接收一大堆包袱。
可实在没办法,今年下来的知青多,正好铁门大队有一批知青想办法回了城。
这空出来的位置不就给他们补上了吗?
想起这些,杨国华无奈叹了口气。
他觉得,这事情真的是越来越棘手了。
还好这批知青当中有洛云澜这种厉害人物,否则,他们铁门大队真的是亏大了。
这一路上,一帮知青被杨国华他们各种看不上。
知青们也看不起他们这些农民。
双方相看两厌,别别扭扭往前赶着路。
三个男知青,吭哧吭哧地推着歪歪扭扭的板车,一步三晃,艰难前行。
三个女知青,迈着歪歪扭扭的步伐,一晃三摇,走的摇曳生姿,脚底板疼的像着了火,龇牙咧嘴的,完全顾不上形象管理了。
就这,杨国华和杨昌宇时不时的还要敲打一下他们。
就得让这帮眼高手低的少爷小姐们知道一下,知青下乡是过来干活的,不是过来空喊口号,还瞧不起农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