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 > 第8章 实验里的突破与人心的温度(第1页)

第8章 实验里的突破与人心的温度(第1页)

晨光初现的场景,为故事营造了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扩写时,先细致描绘百草堂清晨的环境,凸显中医研究场所的独特韵味;再深入刻画三人互动,展现人物性格与关系,同时自然引出后续九转回阳灸研究相关内容,实现承上启下。

晨光刚漫过百草堂的朱漆门,门钉上凝结的夜露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的金光。苏清瑶踩着青石阶上尚未散尽的晨雾,银色实验箱的金属扣在她手中轻轻晃动,出细碎的碰撞声。箱角系着的粗布袋子被晨风掀起一角,混合着艾绒与糯米香气的白雾袅袅升腾,引得隔壁药铺的学徒探出头来张望。

她抬手叩响门环,铜环撞击门板的声音惊飞了檐下的麻雀。门轴转动的吱呀声里,林墨青灰色的长衫衣角率先映入眼帘。他额前碎还沾着晨露,手里握着的医案边角微微卷起,显然是刚从古籍堆里起身。这么早?他话音未落,目光便被苏清瑶肩头蒸腾的白雾吸引——那是实验箱缝隙里逸出的液氮冷气,在暖融融的晨光里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箱壁蜿蜒而下。

苏清瑶将实验箱轻轻搁在青石板上,箱底与石面接触时出闷响。新到的显微切片机,德国进口的。她掀开箱盖,露出裹着防震棉的精密仪器,金属部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还有这台便携式质谱仪,测艾草成分能精确到微克级。她指尖划过冰凉的仪器表面,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把布袋子往前一递,差点忘了,我妈知道你最近总熬夜,特意做了艾草糕。

林墨伸手接过布袋时,两人指尖在粗布上短暂相触。他的手常年握着毛笔,指腹带着薄茧,而苏清瑶的指尖还残留着揉面团的温度,沾着的面粉簌簌落在他袖口。昨夜整理医案的记忆突然翻涌——烛火摇曳的书房里,苏清瑶俯身查看古籍的梢扫过他手背,墨香与艾草香在狭小空间里交织,此刻回想起来,后颈仍泛起细密的痒意。

哇!艾草糕!陈小雨雀跃的声音打破了微妙的气氛。扎着双马尾的少女从雕花月洞门冲出来,白大褂下摆扬起的弧度惊散了脚边盘旋的艾草香气。她一把夺过布袋,粗布摩擦的沙沙声中,金黄的糕点裹着翠绿艾绒的模样展露无遗。我昨天就听见苏阿姨在厨房捣鼓了!她迫不及待掰下一块,糕点断面拉出细密的糖丝,上次在巷口点心铺买的根本没法比,苏阿姨放了多少核桃碎啊!

苏清瑶望着陈小雨鼓着腮帮子大快朵颐的模样,唇角不自觉上扬。她从实验箱夹层取出记录本,钢笔尖在纸面悬停片刻:昨天在《千金方》残卷里找到的九转回阳灸记载,我做了光谱分析。她翻开夹着干枯艾草标本的页面,泛黄的纸页间,暗红的烧灼痕迹与现代色谱图形成诡异的和谐,古籍里提到的三炷九转手法,对应艾草燃烧时的远红外线峰值,居然真能形成特定频率的热场。

林墨接过记录本时,陈小雨突然凑过来,沾着糕点碎屑的手指点在色谱图上:所以说老祖宗的东西真不是迷信?这个波形和我们上周测的人体经络电流图她突然噤声,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晨光穿过窗棂,在苏清瑶侧脸投下细碎的阴影,而林墨盯着图谱的眼神,与昨夜看她解剖艾草标本时如出一辙——专注得近乎虔诚。

去把艾灸室的铜炉预热。林墨合上记录本,指节敲了敲实验箱,用昨天新采的三年陈艾。他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药柜,当归与陈皮的香气混着艾草味弥漫开来。陈小雨吐了吐舌头,抱着布袋蹦跳着离开,留下苏清瑶蹲在实验箱前调试仪器。金属部件的反光映出她垂落的睫毛,像蝶翼般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

艾灸室里,陈小雨正用镊子调整铜炉里的艾绒。火焰舔舐着陈年艾草,青烟顺着特制的排烟管道盘旋上升,在窗纸上勾勒出变幻莫测的纹路。她突然听见外间传来金属碰撞声,悄悄掀起门帘一角——苏清瑶踮着脚往通风橱里放置样本,林墨伸手扶住她摇晃的肩膀,晨光透过两人交叠的身影,在青砖地面投下纠缠的影子。

温度到了!陈小雨故意大声喊道,看着两人慌乱分开的模样,偷偷笑出声。她把铜炉推到实验台中央,跳动的火苗将三人的脸庞染成暖金色。苏清瑶戴上隔热手套,取出用丝绸包裹的古旧铜灸盒,盒面錾刻的太极鱼在火光中仿佛游动起来:按古籍记载,这个灸盒的弧度应该对应人体十二经络走向,我们先用硅胶模型测试热传导

林墨将红外热成像仪对准灸盒,屏幕上立刻浮现出跳动的光斑。陈小雨举着秒表的手微微抖,她突然现,此刻实验室里艾草燃烧的气息,竟与小时候跟着爷爷上坟时闻到的香火味出奇相似。火光摇曳间,苏清瑶专注记录数据的侧脸,林墨调整仪器时紧蹙的眉峰,都渐渐模糊成记忆里晃动的烛影。

第三组数据!苏清瑶的声音突然拔高,钢笔在记录本上划出重痕,灸盒旋转到第七圈时,热场强度出现峰值!和古籍记载的九转成阳完全吻合!她抬头时,梢沾到通风橱的金属架,林墨下意识伸手替她理顺,指尖触到丝的瞬间,两人同时僵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小雨突然重重放下秒表,金属表壳与台面碰撞的声音惊醒了凝滞的空气:该吃艾草糕庆祝了吧?她故意扯开布袋,甜香混着艾苦的气息瞬间弥漫整个实验室,再不吃可要凉了,苏阿姨说凉了就不补脑子啦!她眨着眼睛把糕点递过去,看着两人耳尖泛红的模样,在心里偷笑——晨光里的百草堂,果然每天都有新故事在艾草香气里酵。

苏清瑶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喜欢就多吃点,袋子里还有不少。我们先做实验,看看安息香代替麝香的配比效果。”她把实验箱放在诊桌上,打开后露出试管、电子秤和检测仪,“这是我从学校实验室借的设备,能检测艾绒燃烧时的温度曲线和有效成分释放量,帮我们确定最佳配比。”

林墨看着这些精密仪器,想起祖父当年靠手感和经验判断艾绒好坏,忍不住感慨:“以前我觉得中医靠的是经验,现在才知道,传统技法也能和现代科技结合。”他拿出三年陈艾和安息香,“按祖父医案里的记载,麝香只要三分,我们先试试用五分安息香,看看效果。”

苏清瑶点点头,用电子秤精确称量艾绒和安息香,然后混合捶打。“你爷爷当年捶打艾绒靠的是手感,我们现在用机器捶打,能保证每一份艾绒的密度都一样。”她启动小型捶打机,机器运转的声音很轻,“不过手工捶打的艾绒纤维更完整,燃烧时火力更持久,以后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实验,看看哪种效果更好。”

陈小雨在一旁用手机记录实验过程,还不忘解说:“家人们看过来!我们正在研究失传的‘九转回阳灸’,用安息香代替麝香,这可是传统中医和现代科技的碰撞哦!”她把镜头对准混合好的艾绒,“大家看,这份艾绒里掺了安息香,颜色比普通艾绒深一点,闻起来还有淡淡的香味。”

实验进行到一半时,门口的风铃响了。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扶着位老奶奶走进来,女孩正是之前来治痛经的周婷,老奶奶则是她的外婆,脸色苍白,双手按着胸口,呼吸有些急促。“林医生,我外婆突然心口疼,医院说要做造影,她害怕,非要来这里试试艾灸。”周婷的声音带着哭腔,“您快救救她吧!”

林墨心里一紧,赶紧扶老奶奶坐下。他帮老奶奶把脉,脉象沉涩,舌苔紫暗——是气滞血瘀的症状,很可能是心绞痛。“外婆,您别紧张,慢慢呼吸。”他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对苏清瑶说,“准备温和灸,灸内关和膻中穴,能缓解心绞痛。”

苏清瑶立刻放下实验设备,帮忙准备灸盒和艾条。“内关穴在腕横纹上两寸,能宁心安神;膻中穴在两乳中间,能宽胸理气。”她一边找穴位一边解释,“我之前做过研究,艾灸这两个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肌缺血,对心绞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林墨点燃艾条,悬在老奶奶的穴位上方。他的手很稳,艾条距离皮肤刚好三寸,热力均匀地渗透进去。“外婆,您觉得热了就说。”他轻声说,“我们慢慢灸,不着急。”

老奶奶闭上眼睛,没过一会儿就说:“舒服……胸口不那么闷了。”她的呼吸渐渐平稳,脸色也恢复了些血色,“以前我心口疼,吃硝酸甘油都不管用,没想到艾灸这么管用。”

周婷松了口气,擦了擦眼泪:“谢谢您林医生,谢谢您苏姐姐。我外婆年纪大了,怕做手术,以后还得麻烦你们多照顾。”

苏清瑶笑着说:“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外婆要是再心口疼,可以先灸内关穴应急,然后再去医院检查,这样更安全。”她还拿出一张穴位图,标注好内关穴的位置,递给周婷,“上面有详细的艾灸方法,你可以照着做。”

送走周婷和老奶奶后,林墨和苏清瑶继续做实验。陈小雨则忙着剪辑刚才的视频,嘴里还念叨着:“刚才救外婆的片段一定要剪进去,太感人了!让大家看看中医不仅能治慢性病,还能应急!”

傍晚时分,实验终于有了结果。苏清瑶看着检测仪上的数据,兴奋地说:“找到了!用五分安息香代替三分麝香,艾绒燃烧时的温度曲线和有效成分释放量都和记载的‘九转回阳灸’最接近!而且安息香没有麝香那么烈,阴虚火旺的患者也能适量使用。”

林墨凑过去看数据,心里满是喜悦。这意味着失传已久的“九转回阳灸”终于有了重现的可能,祖父的心血没有白费。“太好了!我们明天就可以在临床上试试,先从体质合适的患者开始,慢慢积累经验。”

就在这时,赵铁山背着个竹篮走进来,里面装着刚采的新艾。“听说你们在研究‘九转回阳灸’?”老人放下竹篮,“我年轻时见过你爷爷用这个灸法治好过一个溺水的孩子,当时那孩子都没气了,你爷爷灸了三天三夜,硬是把人救了回来。”他看着桌上的实验设备,“现在有这些好东西帮忙,你们肯定能把这技法扬光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墨点点头,拿出刚混合好的艾绒:“赵爷爷,我们用安息香代替了麝香,实验数据很好,您要不要看看?”

赵铁山捏起一撮艾绒,在指间搓捻,又放在鼻尖闻了闻:“嗯,这绒的质感不错,安息香的香味也正。你爷爷要是知道,肯定高兴。”他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我珍藏的‘艾露’,用新艾蒸馏出来的,能缓解艾灸时的灼痛感,你们以后给患者施灸可以用。”

林墨接过布包,打开后闻到一股清新的艾草香。“谢谢您赵爷爷,您总是想着我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