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 > 第13章 进山遇阻与灵泉初现(第2页)

第13章 进山遇阻与灵泉初现(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墨听着赵铁山的话,手里的动作顿了顿。他想起祖父医案里最后一页写的“艾者,爱也”,以前总觉得是祖父随口写的,现在站在这终南山的水潭边,看着周围长势旺盛的艾草,突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采艾不仅是为了治病,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对患者的牵挂。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青铜艾灸盒,盒身上的艾草纹样被摩挲得亮,仿佛还带着祖父的温度。

中午十一点半,太阳升到了头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艾草上,水潭边的艾草叶片背面的金色光泽越来越明显。苏清瑶突然喊道:“林墨!你快来看!”林墨赶紧跑过去,只见苏清瑶用放大镜对着一片艾草叶子,叶片上清晰地显现出九个微小的孔洞,排列成类似九宫格的形状,在阳光下还能看到细微的光泽在孔洞间流动。

“是九窍灵艾!”林墨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拿出祖父医案里的草图对比,现叶片上孔洞的位置和草图上画的一模一样。陈小雨兴奋地举起相机,不停地按快门:“找到了!我们真的找到了!”她特意拍了个慢镜头,记录下阳光照射在孔洞上的样子,“这个片段一定要放在视频的开头,太震撼了!”

苏清瑶从标本箱里拿出准备好的竹刀和竹篮——按祖父医案里的记载,采九窍灵艾不能用铁器,否则会破坏艾草的药性。“采的时候要注意,”苏清瑶一边给林墨演示,一边说,“只采成熟的叶片,不要伤到根茎,而且每株最多采三片,这样不影响它后续生长。”她用竹刀轻轻割下一片叶子,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你爷爷的医案里说‘采艾如待人’,要心怀敬畏,不能贪心,不然采到的艾药效也会打折扣。”

林墨接过竹刀,手心有些出汗。他蹲在艾草前,仔细观察每一株艾草的长势,挑选那些叶片厚实、孔洞清晰的植株,然后用竹刀小心翼翼地割下叶片。竹刀的刀刃很薄,割在叶片上几乎听不到声音,他每割下一片,就会轻轻把叶片放进竹篮里,还不忘用手把艾草的茎秆扶正——就像祖父在医案里写的“采后需护株,来年复可采”。

“林医生,你看这片叶子!”陈小雨突然指着一株特别高大的艾草,“它的孔洞比其他的更明显,而且叶片边缘的金色更亮!”林墨走过去一看,果然,这株艾草比周围的都要高,叶片也更宽,背面的金色光泽在阳光下几乎要晃眼。他用竹刀轻轻割下一片,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浓郁却不刺鼻的艾香扑面而来,比他之前闻过的任何一种艾草都要醇厚。

“这应该是生长年限最长的一株,”苏清瑶凑过来看了看,“你爷爷医案里说‘老艾药效胜新艾’,这株的药效肯定最好,我们要好好保存。”她从标本箱里拿出一个特制的密封袋,里面垫着干燥的艾草叶,“把这片叶子放这里面,能保持它的新鲜度,回去做成分分析的时候数据更准确。”

就在林墨准备继续采艾的时候,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刚才还晴朗的天气,转眼间就乌云密布,风也变得大了起来,吹得树叶“哗哗”作响。赵铁山抬头看了看天,脸色变了:“不好,要下大雨了!我们赶紧把东西收拾好,去前面的山洞躲躲!”他一边说,一边赶紧把竹篮里的艾草倒进防水袋里,又把炭炉和油布往背包里塞。

林墨也赶紧停下采艾,帮忙收拾东西。苏清瑶则迅把采集好的标本放进标本箱,用防水胶带把箱子口封紧——这些标本是确认九窍灵艾的关键,绝不能淋湿。陈小雨抱着相机包,慌慌张张地跟着赵铁山往山洞的方向跑,刚跑没几步,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往前扑去,相机包也掉在了地上。

“小心!”林墨眼疾手快,一把拉住陈小雨的胳膊,才没让她摔下去。苏清瑶赶紧蹲下来捡相机包,打开一看,相机虽然有点磕碰,但因为有防水壳保护,没什么大碍。“你没事吧?”林墨看着陈小雨擦破的膝盖,赶紧从背包里拿出赵铁山准备的三七粉,撒在伤口上,又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好,“山里的路滑,你跟着我走,别跑太快。”

几人好不容易跑到山洞,刚躲进去,大雨就倾盆而下,雨点砸在山洞外的岩石上,溅起半尺高的水花,山洞里也变得阴冷起来。赵铁山赶紧拿出炭炉,点燃里面的木炭,让大家围着炭炉取暖。“还好我们来得及时,”赵铁山看着外面的大雨,“这雨要是再大一点,山路就更难走了,说不定还会有泥石流。”

林墨把装着九窍灵艾的防水袋放在炭炉旁边,让炭火的温度慢慢烘干袋子上的潮气——他怕艾草受潮影响药效,就像祖父当年每次采艾回来,都会把艾草挂在通风的屋檐下,每天翻动几次,直到完全烘干。苏清瑶则借着炭火的光,打开标本箱,检查里面的标本:“还好封得严实,没淋湿,等雨停了我们再出去看看,能不能再采点艾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小雨坐在炭炉边,看着自己擦破的膝盖,有些自责:“都怪我不小心,差点把相机和标本弄坏了。”林墨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山里走多了都会摔跤,你赵爷爷年轻时进山,还掉过一次山沟呢,后来靠手里的镰刀才爬上来。”赵铁山听了,笑着摆摆手:“那都是老黄历了,不过你们年轻人要记住,在山里走,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别为了采艾或者拍东西,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雨下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渐渐变小,最后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林墨走到山洞门口,探头往外看,现外面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水潭边的艾草被雨水冲刷后,叶片显得更加翠绿,只是有些低矮的植株被雨水压弯了腰。“雨小了,”林墨回头对众人说,“我们再去采点艾草,然后就准备下山,不然等天黑了,山路更难走。”

苏清瑶拿出雨量计,测量了一下降雨量:“已经下了五十毫米,山路的泥土含水量很高,我们得更小心。”她从背包里拿出几双防滑鞋套,分给大家,“这是我特意准备的,鞋底有钢钉,能增加摩擦力,不容易打滑。”陈小雨穿上鞋套,试着走了几步,兴奋地说:“真的不滑了!苏姐姐你太厉害了,连这个都想到了!”

几人再次来到水潭边,现经过雨水的冲刷,艾草叶片上的孔洞更加清晰了。林墨这次采艾更加小心,不仅避开了被雨水压弯的植株,还特意挑选那些长在地势稍高地方的艾草——这些地方的土壤排水性更好,艾草的根系更达,药效也更稳定。苏清瑶则在旁边记录每一株艾草的生长位置和特征,还采集了一些土壤样本:“回去可以分析一下这里的土壤成分,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矿物质,能让九窍灵艾长出这么独特的孔洞。”

陈小雨这次没有再乱跑,而是乖乖地跟在林墨身边,用相机记录采艾的过程。她特意拍了林墨用竹刀割艾的特写,还有苏清瑶小心翼翼保存标本的样子,嘴里还小声念叨着解说词:“大家看,采九窍灵艾不仅要讲究时机,更要注重方法。这些叶片上的孔洞看似奇特,说不定就是解开它神奇药效的关键……”

就在三人全神贯注于采艾工作时,山间忽然刮起一阵怪风。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笼罩,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林墨抬头望向天空,脸色骤变:“不好!这是山雨欲来的征兆,我们得赶紧找地方避雨!”

苏清瑶迅将采集好的艾草和土壤样本收好,陈小雨也急忙把相机塞进防水袋。三人在林墨的带领下,朝着记忆中一处山岩下的洞穴跑去。然而,山路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异常湿滑,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突然,陈小雨脚下一滑,整个人朝着旁边的悬崖边滑去。林墨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却因为惯性也差点跟着摔下去。苏清瑶见状,急忙冲过来拉住林墨的腰带,三人这才堪堪稳住身形。

“吓死我了……”陈小雨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要不是林墨哥,我今天可就交代在这儿了。”

林墨顾不上喘气,催促道:“先别说话,得赶紧找地方躲雨,这雨只会越下越大。”

终于,三人在暴雨倾盆之际躲进了山洞。山洞不大,却足以容纳三人避雨。林墨从背包里拿出火种,在洞口生起一堆篝火,用来驱赶湿气和野兽。跳动的火苗映照在三人疲惫的脸上,洞外的雨声和呼啸的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诡异的氛围。

“你们听,这雨声里好像混着别的声音。”苏清瑶突然警觉地说道。

众人安静下来,仔细聆听。果然,在雨声和风声的间隙,隐隐传来一种类似低吼的声音,忽远忽近,让人毛骨悚然。

陈小雨脸色苍白,小声问道:“那……那是什么声音?不会是野兽吧?”

林墨眉头紧锁,握紧了腰间的竹刀:“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得小心应对。在这深山里,遇到什么都不奇怪。”

就在这时,洞外的雨幕中突然闪过一道黑影。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林墨还是捕捉到了那个身影。那不是普通的野兽,从身形来看,更像是一个人!

“有人在外面!”林墨低声说道,“而且看他的动作,似乎在躲避什么。”

苏清瑶和陈小雨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疑惑和不安。在这荒山野岭,怎么会有人出现?而且看那人的样子,显然是遇到了麻烦。

“我们要不要出去看看?”陈小雨犹豫地问道。

林墨沉思片刻,说道:“不能贸然行动。先观察一下,如果对方真的有危险,我们贸然出去反而会添麻烦。但也不能见死不救,等雨稍微小一点,我出去探查一番。”

然而,还没等雨势减弱,洞外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那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恐惧,在山谷间回荡,让人不寒而栗。紧接着,又是一阵激烈的打斗声和重物倒地的声音。

林墨再也坐不住了,他拿起竹刀,对苏清瑶和陈小雨说:“你们留在洞里,千万不要出来。如果我有什么不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说这种话!”苏清瑶打断他,“我们一起去,人多也好有个照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