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 > 第108章 祖父医案中的 肝气郁结(第2页)

第108章 祖父医案中的 肝气郁结(第2页)

“你这是肝气郁结化火了,比周婷的情况重些。”林墨的脑海里闪过祖父医案里“郁久化火,需清热与疏肝并举”的批注,“除了太冲+期门,还得加灸曲池穴清热泻火。”男人叹口气,扯了扯领带:“我是做销售的,最近冲业绩,天天跟客户喝酒吵架,回家就跟老婆闹矛盾,心里堵得慌。”林墨点点头,点燃艾条:“情绪是病根,艾灸能帮你疏解,但你得自己调整——每天下班绕公园走一圈,别把工作情绪带回家。”苏清瑶递过一张食疗方:“芹菜炒香菇、茼蒿蛋花汤,这些都是清热疏肝的,多吃点。”男人接过方子,反复折好放进西装内袋。

“艾灸只能帮你‘救火’,自己得学会‘防火’。”林墨手持艾条在太冲穴上方移动,“你试试深呼吸,吸气时想着把艾火的热气吸进心里,呼气时想着把烦躁吐出去。”男人依言照做,几次呼吸后,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苏清瑶在一旁测血压:“血压o,比刚才降了点,灸完应该能更稳。”林墨补充道:“少喝白酒,换成菊花茶,清肝泻火的,比吃药强。”男人连连点头,艾灸时脸上的阴沉渐渐散去了些。

苏清瑶把血压数据记在病历本上:“肝气郁结化火很容易导致高血压,你得抓紧调理。”她把食疗方贴在病历本上,“芹菜、茼蒿、西红柿都是凉性的,能清热疏肝,正好对应你的火象。”男人接过病历本,摸出手机扫码加入微信群:“我把我们部门几个同事也拉进来,他们跟我一样,天天为业绩愁得睡不着。”林墨笑着说:“欢迎,群里会艾灸小贴士和情绪调节方法。”

一上午的时间,百草堂里挤满了患者,大多是上班族、宝妈和学生,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疲惫和焦虑。林墨和苏清瑶分工明确,林墨负责辨证艾灸和心理疏导,苏清瑶做情绪评估和数据监测,陈小雨登记信息、宣传手册,赵铁山在一旁偶尔点拨几句复杂病例。有个刚高考完的学生,因为没考好失眠一周,林墨给她灸太冲穴时,听她哭诉对未来的迷茫;有个宝妈,因为带娃累得情绪崩溃,苏清瑶陪她聊了半小时育儿经,聊完她就红着眼圈说“心里敞亮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午休息时,陈小雨趴在案几上统计数据:“一上午接诊人,人有不同程度的肝气郁结,其中人合并气血虚,人合并脾胃弱。”她举起表格,“林哥,清瑶姐,咱们的专场太火了!好多人都是组团来的,说要带同事朋友来。”苏清瑶喝了口冰水,看着数据图表:“这说明情志问题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年轻上班族,压力大、作息乱,最容易肝气郁结。”她忽然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和社区合作,搞个‘情志健康公益讲座’,我联系学校心理学系的老师一起主讲,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讲情绪与健康。”

林墨刚要表态,就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马明哲穿着白大褂,手里攥着份报纸,脸色比窗外的阴天还沉。“林墨,你又在搞什么噱头?”马明哲把报纸“啪”地拍在案几上,头版标题格外刺眼:“铜人巷‘野路子’中医开情志专场,艾灸能治焦虑抑郁?”文章里配着陈小雨短视频的截图,字里行间全是质疑。“艾灸治心理疾病?简直是胡闹!”马明哲的声音拔高了几分,“我们医院心理科主任说了,这是伪科学,会误导患者!”

“马主任,这不是噱头,是正经的中医调理。”林墨拿起周婷的病历本,“这位患者昨天焦虑中度,艾灸一次后焦虑评分降了,心率从降到,今天反馈睡眠明显好转。”他翻开病历本里的监测数据,“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记录,不是凭空编的。”苏清瑶递过研究论文:“这是《中华中医药杂志》的权威研究,艾灸太冲穴调节神经递质的机制很明确,不是伪科学。”马明哲扫了眼论文,眉头皱得更紧,却没再反驳——他认得杂志的刊头,那是中医药领域的核心期刊。

“情绪问题是复杂的心理疾病,不是几根艾条就能解决的!”马明哲的声音弱了些,却依旧嘴硬,“万一患者耽误了正规治疗,谁来负责?”赵铁山慢悠悠地放下茶杯:“马主任,我跟林墨祖父行医四十多年,用艾灸调理好的情志病患者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年有个重度焦虑患者,西医治疗半年没效果,你祖父用艾灸太冲穴配合心理疏导,三个月就痊愈了,现在每年还来给我们送茶叶。”他翻开医案,指着其中一页,“这是当时的病例记录,有患者签名和随访记录,你可以看看。”

马明哲拿起医案,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摩挲,病例记录得详细工整,从舌苔脉象到艾灸次数,甚至患者每次的情绪变化都有记载。“就算有个案,也没有大样本试验支撑。”马明哲放下医案,语气却缓和了许多,“没有随机对照试验,就不能证明有效性。”苏清瑶立刻接话:“我们正在收集数据,现在已有个病例,等收集到oo个,就做统计分析表论文——到时候欢迎马主任指导。”林墨适时补充:“我们也不排斥西医,严重的患者我们会建议去医院配合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好。”

林墨拦住要争辩的苏清瑶,指了指正在艾灸的年轻姑娘:“马主任,不如亲眼看看。这位姑娘失恋后抑郁失眠一个月,吃了半个月抗抑郁药没效果,今天是第三次艾灸。”马明哲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姑娘看到穿白大褂的马明哲,笑着打招呼:“马医生?我之前去医院看过心理科,您还记得我吗?”马明哲愣了愣,仔细看了看才认出:“你是那个失恋后失眠的大学生?”姑娘点头:“是啊,吃了药还是睡不着,艾灸两次后就能睡六个小时了,现在心情也好多了。”

马明哲看着姑娘脸上的笑容——之前在医院时,她总是低着头,眼神躲闪,完全没有现在的精气神。他拿起苏清瑶手里的监测数据,心率o,血压oo,情绪量表评分从降到,确实好转明显。“我还是保留意见。”马明哲放下数据,语气却软了下来,“但如果你们需要医院的资源配合研究,我可以帮忙联系。”说完,他转身走出百草堂,脚步比来时轻了许多。林墨看着他的背影,想起祖父说的“医道无界,唯善唯真”,或许打破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用事实说话。

陈小雨撇撇嘴:“马主任就是嘴硬!”林墨笑着摇头:“他也是为患者好,只是对中医不了解。等我们的研究数据出来,他自然会认可。”苏清瑶已经打开了电脑:“我联系了学校统计系的张教授,他说可以帮我们设计试验方案,保证数据的科学性。”林墨点点头,目光落在医案上祖父的笔迹上,心里忽然有了个念头——把这些病例和研究数据结合起来,编一本《情志调理实战录》,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调理情绪的方法。

下午两点多,百草堂的木门又被推开,这次进来的是市医院的护士李姐,她是周婷的同事,穿着便装,脸色却不太好。“林大夫,周婷说您调理得特别好,我特意请假过来的。”李姐坐下后,捂着右侧胁肋部皱眉,“我最近总觉得这里疼,月经也乱了,脾气还特别暴躁,是不是也肝气郁结?”林墨让她伸出舌头,舌苔暗紫,舌边有明显瘀点,指尖搭在腕上——脉象弦而涩,是肝气郁结合并血瘀的典型表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这是肝气郁结合并血瘀,比单纯肝郁复杂些。”林墨的脑海里闪过祖父医案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批注,“是不是生过气没泄出来,憋在心里了?”李姐点头叹气:“前段时间和科室主任吵架,气得我半夜睡不着,后来就开始胁肋疼,按压更疼。”林墨指着穴位铜人:“气郁久了就会像堵着的水管,血液流不动就会瘀堵,所以你会胁肋疼、舌有瘀点。我给你灸太冲+期门+血海穴,疏肝又活血。”

“以后别憋火,生气了就去跑跑步、唱唱歌,把气泄出来。”林墨点燃艾条,“肝气郁结久了不仅会血瘀,还会影响乳腺和子宫,很多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都是气出来的。”苏清瑶拿出b仪:“我给你做个乳腺b看看,提前排查一下。”李姐有些犹豫,苏清瑶笑着说:“免费的,我们做数据收集,放心吧。”b结果出来,果然有轻微乳腺增生,李姐吓得脸都白了:“这可怎么办?”林墨安抚道:“不严重,及时调理就行,艾灸加食疗,一个月就能好转。”

艾灸结束后,李姐按压胁肋部,惊喜地说:“真不疼了!林大夫,您太神了!”她掏出手机扫码加入微信群:“我把科室里几个姐妹都拉进来,她们天天跟我一样受气,好多人都有乳腺结节。”苏清瑶递给她一张注意事项:“少吃辛辣、别熬夜,每天按揉血海穴五分钟,配合艾灸效果更好。”李姐接过纸条,像捧着宝贝似的放进包里:“我明天就带她们来!”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位患者才离开,百草堂里弥漫着淡淡的艾香。林墨坐在案几前,翻看今天的份病例,每份病例背后都藏着一个情绪故事——为业绩焦虑的销售、为育儿崩溃的宝妈、为考试迷茫的学生……却都指向了“肝气郁结”这个核心。他拿起祖父的医案,翻到最后一页,祖父用毛笔写着一行大字:“肝为百病之源,气为万病之始,疏肝理气,百病自消;治疾先治心,心宽则体健。”字迹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却像一道光,照亮了林墨的行医之路。

“林哥,你看!”陈小雨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的短视频已经有一万多个赞,评论区里满是“求讲座时间”的留言。“社区刚回复了,同意我们下周末在社区广场开公益讲座,还会帮我们搭舞台、宣传页!”苏清瑶也笑着走过来,手里拿着份合作函:“学校心理学系的王教授同意一起主讲,还会带学生来做现场咨询。”林墨看着两人兴奋的样子,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祖父当年想让中医情志调理惠及更多人的愿望,正在自己手里慢慢实现。

赵铁山端着茶杯走过来,茶香味混着艾香飘散开:“你祖父要是看到现在的场景,肯定会很欣慰。他一辈子都在琢磨‘治心先于治病’,当年我跟他学诊,他总说医案里的每个方子都藏着‘共情’二字——就像你给周婷灸完太冲,还陪着她聊育儿的难处,这才是把‘木郁达之’悟透了。”他指尖点在医案“木郁达之”四字上,“这不仅是疏解肝气,更是疏解人心头的结,是咱们百草堂的根。”林墨摩挲着医案边缘,祖父手绘的穴位图在灯光下隐约可见,忽然觉得手里的医案重了几分。

“根要扎深,还得让更多人看见。”林墨忽然抬头,眼里闪着光,“赵叔,我想把祖父的情志调理病例,加上咱们现在的‘三位一体’方案和数据,编一本《情志调理实战录》。”他转向苏清瑶和陈小雨,“清瑶你负责现代医学解读,把神经递质、内分泌这些数据对应上中医辨证;小雨你拍些穴位实操视频、患者调理前后的对比图,做成扫码就能看的图文版——让年轻人也能看懂老祖宗的智慧。”苏清瑶立刻翻出笔记本:“我这就把个病例的量表数据分类,明天跟张教授对接统计模型;小雨你明天先拍太冲、期门的定位视频,我配解剖学注解。”陈小雨举着手机比了个“ok”:“保证拍得比网上的教学视频清楚!”

话音刚落,林墨的手机就响了,周婷的声音裹着笑意传过来:“林大夫,我昨晚睡了整七个小时!胸闷那股劲儿全散了,我闺蜜听我说完,非得拉着我过来,说她失眠快俩月了,您这会儿方便吗?”林墨看了眼案几上刚整理好的诊疗盘,笑着应道:“来吧,正好给她做个情志评估。”挂了电话,窗外的路灯刚好亮起,昏黄的光透过窗棂落在医案上,把“鹤”字印章照得格外清晰。陈小雨凑到窗边:“你看,铜人巷口又有两个人往这儿走,肯定是看我视频来的!”苏清瑶笑着摇头:“咱们得加把劲整理资料了,不然患者都要排到巷尾了。”

接下来四天,百草堂的门槛几乎被踏平。早上七点开门就有患者排队,从穿校服的高中生到拄拐杖的老人,每个人手里都攥着陈小雨短视频的截图。林墨的诊疗桌前总围着人,他一边给学生灸太冲穴缓解考前焦虑,一边听宝妈哭诉带娃的委屈,指尖搭脉时总能精准揪出“肝郁”的病根——这是他翻了几十遍祖父医案练出的本事,看舌苔泛青就知气结,摸脉象弦紧便晓郁深。苏清瑶的检测台也没闲着,情绪量表填得堆成了小山,她把数据同步到电脑里,生成的折线图清晰显示:艾灸三次后,o患者的焦虑评分下降o。陈小雨则背着相机穿梭其间,拍艾灸时袅袅升起的艾烟,拍患者舒展眉头的瞬间,短视频粉丝量三天涨了五万,评论区全是“求线下讲座”的呼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几天,百草堂的情志调理专场场场爆满,患者络绎不绝。有上班族、宝妈、学生,还有退休老人,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情绪困扰,在艾灸和倾诉中得到缓解。林墨和苏清瑶分工合作,林墨负责辨证艾灸和心理疏导,苏清瑶负责数据监测和现代医学解释,陈小雨负责登记信息、拍摄短视频,赵铁山则在一旁不时点拨,解答复杂的医理问题。

第五天下午,一阵熟悉的白大褂身影出现在门口,马明哲手里攥着份病例,脸色比上次柔和了不少。“林墨,想跟你商量个事。”他把病例放在案几上,语气带着几分恳切,“我有个患者叫张总,去年投资失败后重度焦虑,还查出高血压,吃了半年药效果一直不稳,你能不能帮着看看?”林墨刚给一位老人灸完期门穴,擦了擦手上的艾灰接过病例,扫了眼血压记录和心理评估表,抬头时刚好看见一位中年男人跟在马明哲身后进来,脸色苍白得像宣纸,攥着保温杯的手指关节泛白。

“坐吧,张总。”林墨示意男人坐下,指尖先搭在他腕上——脉象弦硬得像绷紧的弓弦,这是祖父医案里重点标注的“肝阳上亢”脉象。他又让张总伸舌,舌苔黄燥得像烤过的纸,舌边红得亮:“你这是肝气郁结太久化了火,火又耗了肝阴,才导致血压高、焦虑重。”林墨指着穴位铜人上的太冲和涌泉穴,“得用太冲+期门+涌泉组合艾灸,太冲泻肝火,涌泉滋肾阴,期门补肝血,再配个平肝潜阳的汤剂,慢慢调。”马明哲在一旁听得认真,手里的笔不停在笔记本上记着,之前的傲慢劲儿全没了。

苏清瑶这时拿着血压计和量表走过来,给张总测完血压报出数值:“ooohg,焦虑评分分重度,抑郁评分分中度。”她转头对马明哲说:“要不咱们试试中西医结合?你用西药稳住血压和基础焦虑,我们用艾灸和心理疏导调根本,数据同步记录,正好完善咱们的研究。”马明哲立刻点头:“我正有这个想法,医院里好几个类似病例,要是能做出效果,就能开个联合诊疗项目了。”他看着林墨取艾条的动作,忍不住问:“太冲配涌泉这组合,是你祖父医案里的法子?”林墨点头,手里正捏着艾绒:“祖父医案里写着‘肝阳上亢者,泻太冲以平肝,补涌泉以潜阳,一升一降则气和’,我加了期门穴补肝血,适配他长期郁火耗阴的情况。”

艾灸时,林墨特意让张总靠在藤椅上放松,轻声问起他的经历。张总闷了半天,才低声说投资失败后,不仅赔光了积蓄,还欠了亲戚钱,每天睁眼就怕有人催债,夜里总做噩梦。“钱没了可以再赚,可你要是垮了,家里人怎么办?”林墨给艾条加了片姜片,“我祖父当年给一个破产的商人调理过,比你这情况还重,灸了一个月太冲穴,后来开了个小作坊,现在生意做得红火。”张总的肩膀慢慢垮下来,眼眶泛红:“没人愿意听我讲这些,都觉得我是个失败者。”林墨递过一杯热茶:“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先把身体调好,机会总会来的。”

四十分钟后艾灸结束,张总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抬手按了按太阳穴:“头不晕了,心里也没那么堵得慌了。”马明哲赶紧上前测血压,报数时声音都高了些:“ohg!降了o个点!”他转头看向林墨,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之前是我偏见重了,中医这东西,确实有真本事。”林墨笑着递过调理方案:“中西医不是对手,是搭档。以后有复杂病例,咱们随时对接。”马明哲接过方案揣进白大褂口袋:“我回去就整理医院的病例,下周咱们碰个头,把联合诊疗的细节定下来。”

两人刚走,陈小雨就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公益讲座的报名“林哥!社区的报名链接两小时就报满了!还有媒体要过来采访,问咱们能不能加场!”苏清瑶也拿着打印好的讲座流程走过来:“王教授把心理学的课件来了,我结合咱们的艾灸案例做了整合,还加了张总这个中西医结合的初步数据,肯定能说服人。”林墨拿起案几上的祖父医案,翻到夹着红纸条的那页,上面“情志调理,贵在真诚”的字迹格外清晰。

公益讲座那天,社区广场的遮阳棚下挤满了人,连外围都站满了踮脚张望的街坊。林墨站在台上,手里举着祖父的医案:“我祖父常说,‘肝为百病之源,气为万病之始’,今天我就教大家一个疏解肝气的法子——艾灸太冲穴。”他让陈小雨当模特,指着足背的凹陷处:“这里是肝经原穴,每天灸分钟,比吃安神药还管用。”台下立刻有人举手:“林大夫,我家孩子高考完失眠,能灸吗?”林墨点头:“青少年肝郁多是压力大,灸太冲穴配合睡前泡脚,三天就能见效,我这有五个学生的调理数据,一会儿给大家看。”

苏清瑶接着上台,投影幕布上亮出数据图表:“这是我们位患者的调理数据,艾灸三次后,失眠缓解率,胸闷改善率,这些数据都经过了统计学分析。”她指向张总的血压变化曲线,“这位患者重度焦虑合并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调理五天,血压降了ohg,焦虑评分从分降到分。”台下的议论声立刻变成了惊叹,有位大妈举着手机录像:“我灸了一周太冲穴,现在做饭都不跟我老伴吵架了,真管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讲座结束后,林墨被围得水泄不通,有人递来检查单咨询,有人送来自家种的蔬菜道谢。一位穿白衬衫的年轻人挤过来说:“林大夫,我是做互联网的,能不能把您的调理方法做成线上课程?让更多人受益。”林墨还没开口,陈小雨就抢着说:“我们正在编《情志调理实战录》,到时候会配线上视频,关注我们账号就行!”苏清瑶笑着补充:“书里会有祖父的经典病例和现代数据对照,下个月就能出初稿。”

忙到傍晚送走最后一位街坊,林墨回到百草堂,现案几上放着个牛皮纸信封,是马明哲留下的。打开一看,里面是张总的一周调理报告:血压稳定在oohg,焦虑评分降到分轻度,附页还有马明哲手写的联合诊疗方案草稿,末尾写着“期待合作,共证医道”。林墨把报告递给苏清瑶,两人对视一笑——中西医结合的路,总算踏出了第一步。

陈小雨抱着相机进来,把一张照片放在案几上:“这是讲座时拍的,你看这光影多好。”照片里,林墨举着祖父的医案讲解,夕阳透过遮阳棚落在他身上,艾条的青烟在镜头里凝成淡淡的雾,和远处铜人巷的路灯连在一起。林墨拿起照片,指尖摩挲着画面里的医案,忽然闻到纸页间飘来的艾草香——那是祖父留下的味道,也是传承的味道。

夜色渐深,百草堂的灯还亮着。林墨在案几上整理医案,苏清瑶对着电脑录入数据,陈小雨在旁边剪辑讲座视频,赵铁山坐在角落煮茶,茶香混着艾香飘满整个屋子。窗外的铜人巷静了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街坊闲聊声,和屋内的翻纸声、键盘声交织在一起。林墨翻开医案最后一页,祖父的“木郁达之”四字旁,他加了一行小字:“术为器,道为心,中西医合璧,方为传承”。月光落在字迹上,仿佛照亮了一条漫长却坚定的路——这路,始于祖父的艾火,终将通向更遥远的未来。

林墨摩挲着祖父医案上“木郁达之”的字迹,忽然明白,传承从不是复刻过往,而是以古法为根,携新知前行。祖父的艾火在他手中亮起,有赵铁山的医理点拨、苏清瑶的数据支撑、陈小雨的传播助力,更有马明哲递来的联合诊疗方案——那张总稳定的血压与转轻的焦虑,正是中西医合璧的明证。案几上,艾香与茶香缠绕,医案旁马明哲的纸条“期待合作,共证医道”字迹清晰,陈小雨拍的讲座照片里,夕阳正为艾烟镀上金边。他知道传承之路漫长,但握着温热的医案,看着身边并肩的伙伴,听着窗外铜人巷隐约的笑语,便满是底气。这团始于祖父的艾火,早已不是孤光,它在百草堂的灯光里、在患者舒展的眉梢间、在中西医携手的脚步中,渐渐燎原,暖了当下,也亮了前路。

喜欢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请大家收藏:dududu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