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邮件出后,如同石沉大海。地下安全屋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清窈表面维持着镇定,照顾着北辰,安抚着星昼,但内心的焦灼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在赌,赌霍恩教授的人品,赌那微乎其微的、能在敌人视野下争取到一丝主动的可能性。
北辰的状态依旧起伏不定。大部分时间他沉默地蜷缩着,眼神空洞地望着虚空,仿佛灵魂还滞留在那五年的噩梦中。但偶尔,在清窈不厌其烦地低声讲述着他们曾经短暂的、温馨的家庭生活碎片时,他涣散的瞳孔会微微聚焦,指尖会几不可察地动一下。这些细微的反应,如同黑暗中的萤火,支撑着清窈近乎枯竭的希望。
星昼则变得更加敏感。他不再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而是常常竖起小耳朵,警惕地听着外界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声响,那双酷似厉墨琛的蓝眼睛里,装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
就在清窈几乎要放弃等待,准备启动另一个更危险的备用方案时,加密通讯器终于传来了收到新信息的微弱震动。
是霍恩教授的回复。
邮件很长,语气带着老人特有的沉稳与关切。他没有追问任何细节,只是用一种了然且支持的笔调,表示非常高兴听到“星语者”决定复出的消息,并欣然同意担任她的推荐人。他甚至已经动用了一些私人关系,为她编织好了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背景故事:
虞清窈(星语者),过去五年因家族内部事务及个人健康原因,隐居于某个偏远的、信号隔绝的生态星球进行静养和创作。近期才因身体好转及对“奥贝隆大赛”主题的强烈共鸣,决定重返设计界。
这个背景简单,却有效地解释了五年的空白,并将她与近期守门人的动荡、厉墨琛的“死亡”等惊天事件完全剥离。霍恩教授甚至附上了一个经过伪装的、位于偏远星系的通讯地址和一套全新的、经过层层加密的身份验证文件,足以让她以“星语者”的身份,通过大赛组委会最严格的背景审核。
信的末尾,霍恩教授只写了一句话:“孩子,星空从未远离,画笔依旧在你手中。谨慎,但无需畏惧。”
清窈看着这行字,眼眶微微热。在这个冰冷的、充满背叛与追杀的世界里,这份来自旧日师长的、不问缘由的信任与帮助,显得如此珍贵。
她没有时间伤感。机会之窗已经打开,她必须牢牢抓住。
接下来的几天,清窈进入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战斗”状态。她利用安全屋内有限的设备和能源,重新激活了尘封的设计软件。她的“工作室”,就是潮湿墙角边一块充当桌板的废弃金属箱。
她没有立刻开始创作。而是先,全力调动起她身为观星者的核心能力。
她闭上双眼,精神力量如同无形的触须,缓缓延伸出去。她并非观测星辰轨迹,而是尝试去“捕捉”和“解读”那封邀请函背后,以及“潘多拉基金会”公开提及“烛阴”这一行为所引的、弥漫在信息网络和能量层面上的细微“涟漪”。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尝试,如同在雷区中盲走。她必须将自己的感知压缩到极致,小心翼翼地从庞杂混乱的信息洪流中,剥离出那些与“烛阴”、与星蚀、与潜在危险相关的“弦外之音”。
她“听”到了贪婪,无数设计师和势力对奖项和“烛阴”秘密的渴望。
她“感觉”到了窥探,来自不同方向的、试图扫描参赛者背景的隐秘力量。
她也隐约捕捉到了一丝……异常“平静”却深不见底的关注,如同潜伏在深海之下的巨兽,冷漠地注视着水面的波澜。那感觉,与北辰记忆中那个冰冷的存在,有几分微妙的相似——潘多拉,或者其背后的星蚀。
同时,她也感知到了一些被大赛光明主题所掩盖的、来自现实维度的“暗流”——某些区域因资源争夺而引的能量紊乱(k--theta陷落的影响仍在扩散),某些古老遗迹被强行开启引的时空涟漪(与“烛阴”遗产相关?),以及……一股微弱却异常坚韧的、试图拨正某种轨迹的“干预”力量。
这最后一种感觉非常模糊,转瞬即逝,却让清窈心中一动。是守门人中尚未被腐蚀的力量?还是其他也在对抗星蚀的隐秘势力?
这些碎片化的感知,如同散落的拼图,无法立刻构成完整的画面,却为她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语境”。她知道,这次大赛绝非单纯的学术竞赛,而是一个各方势力角逐的微型战场,充斥着信息战、心理战和未知的风险。
有了这份认知,她开始构思参赛作品。
主题是“溯源与新生”。
她的“溯源”,不仅仅是追溯远古文明“烛阴”的智慧,更是追溯观星者力量的本质,追溯生命在绝境中寻求光明的本能。她的“新生”,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创新,更是她对北辰、对星昼、对他们这个家未来的期盼,是她自身从依附到独立的蜕变宣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感在她脑海中激烈碰撞。她回忆着与厉墨琛在星空下的对话,回忆着星昼出生时那纯净的生命能量,回忆着北辰哪怕在痛苦中也未曾完全熄灭的灵魂微光,回忆着厉墨琛那隐藏在冰冷外表下、却在她感知中如同恒星般灼热的守护意志……
她的手指在虚拟绘图板上飞快地舞动起来。能量的线条开始流淌,不再是过去“星语者”作品中那种纯粹空灵的优美,而是融入了一种坚韧的、内敛的,甚至带着一丝悲怆与抗争的力量感。
她设计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概念性的“生态能量庇护单元”。外形灵感来源于古老的种子,又像是蜷缩的胚胎,象征着蛰伏与希望。它能够利用并净化环境中混乱的能量(隐喻当前的危机),将其转化为稳定温和的生命能量场(象征治疗与新生),内部空间遵循观星者对能量流动的理解,可以抚慰精神创伤,促进生命体的自我修复。而其最核心的“驱动”理念,则是模拟一种特殊的、温暖的、如同血脉链接般的量子共鸣……
她在作品中,倾注了她对家人所有的爱、担忧与守护之心,也隐晦地融入了她对“烛阴”力量本质的猜测(一种古老的、关于记录与规则的能量),以及对星蚀那种冰冷、掠夺性力量的对抗意图。
这不仅仅是一份设计稿,这是她用观星者的天赋、设计师的技能和一位母亲的灵魂,共同谱写的战书与祈愿。
当最后一道能量线条勾勒完毕,整个设计图在光屏上散出一种柔和却不容忽视的辉光时,清窈几乎虚脱。她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冷汗,精神的透支让她眼前阵阵黑。
但她看着那凝聚了她全部心血与希望的作品,眼中却燃起了久违的、明亮的光芒。
她将设计稿、霍恩教授的推荐信以及伪装好的身份文件,通过加密信道,正式提交给了“奥贝隆国际未来概念设计大赛”组委会。
“星语者”,这个沉寂了五年的名字,以一种无人预料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了世界的视野中。
她踏出了这危险的一步,将自己从阴影中,主动推到了聚光灯下。
接下来,将是更严峻的考验。
地下安全屋内,北辰似乎感应到了母亲精神力的剧烈波动和那份决绝的意志,他缓缓抬起头,望向清窈的方向,涣散的眼眸中,极快地闪过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