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母出来打圆场,但话语里明显偏向自己儿媳。
张桂芬把搪瓷缸子和麦乳精默默地收回布包,没再说话,只是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
一个小小的插曲,让客厅里原本和谐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到了午饭时间,这种凝重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饭桌上,张桂芬想给孙子夹一块她觉得最香的红烧肉。
“轩轩,吃这个,这个好吃,奶奶特地让厨房给你做的。”
她的筷子刚伸出去,就被郑慧用另一双筷子不着痕迹地挡了回来。
“妈,他最近有点上火,不能吃太油腻的。”
郑慧说着,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到了儿子碗里。
“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
张桂芬的火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
“这不让吃,那不让碰,你们城里人养孩子,就是金贵!”
她把筷子重重地往桌上一拍,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
“我们言洲小时候,就是吃我做的红烧肉长大的,现在不也长得高高大大的,当了国家栋梁!”
郑慧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她放下碗筷,看着张桂芬,话里带着刺。
“妈,我再说一遍,时代不一样了。”
“言洲那时候是什么条件,现在是什么条件?”
“我们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为什么还要用过去那些落后的方式?”
“什么叫落后的方式?”张桂芬的嗓门大了起来,“勤俭持家,吃苦耐劳,这些老传统,到你这就成落后的了?”
“我没有说这些传统不好。”郑慧推了推眼镜,“但一码归一码,在教育和健康问题上,我坚持要用科学的方法。”
“科学科学,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科学!”张桂芬彻底被激怒了,“我看你就是嫌弃我这个农村来的婆婆,嫌我土,嫌我脏,给你丢人了!”
眼看婆媳俩就要吵起来,一直沉默的顾言默终于开了口。
“郑慧,少说两句。”他有些疲惫,“妈也是好意。”
郑慧听到丈夫话,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再说什么,但显然很委屈。
顾言默又转头对张桂芬说:“妈,你也消消气,郑慧她没有那个意思,她就是性子直。”
他试图两边都安抚,但这种和稀泥的方式,两边都不买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桂芬觉得儿子没向着自己。
郑慧觉得丈夫不理解自己。
一场家庭聚餐,最终在剑拔弩张的氛围中,不欢而散。
回去的路上,张桂芬一直闷闷不乐。
“芷涵,你说,我是不是真的那么讨人嫌?”她拉着肖芷涵的手,眼眶都红了。
“我就是想对自己的孙子好,怎么就那么难呢?”
肖芷涵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安慰道:“妈,你别多想,大嫂她就是那种性格,对事不对人。”
话虽这么说,但肖芷涵心里清楚,郑慧就是对人。
在她那种知识分子的清高和优越感面前,张桂芬的淳朴和热情,都成了可以被轻易否定的落后和愚昧。
而顾言默,那个看似公正的调停者,其实内心深处,恐怕也认同他妻子的。
他只是被传统的孝道观念束缚着,不能说出口罢了。
这个家庭的矛盾,远比想象中要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