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在铁轨上平稳地行驶着,将身后的城市和那场骚乱,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车厢里恢复了平静,旅客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或看书,或聊天,或闭目养神。
肖芷涵依偎在顾言洲的身边,心情也慢慢地平复了下来。
张桂芬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惊吓中完全缓过神来,她拉着顾言洲的手,不停地后怕。
“言洲啊,刚才可真是吓死妈了!”
“你说你,怎么就那么大胆子,赤手空拳地就冲上去了?”
“万一那个坏人手里的刀,伤到你可怎么办啊?”
顾言洲耐心地安慰着母亲。
“妈,你放心,我有分寸。”
“我是军人,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是我的责任。”
他的话,说得那么理所当然,那么坚定。
张桂芬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眶有些红。
她知道,儿子长大了,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能为国家、为人民担起责任的英雄。
她为他感到骄傲,但更多的是心疼。
肖芷涵没有说话,只是把头,更深地靠在了顾言洲的肩膀上。
她知道,婆婆的担心,也是她的担心。
但她更知道,她不能阻止他。
因为,那就是他。
一个把责任和荣誉,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男人。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身后,默默地支持他,为他祈祷。
回到都后,生活似乎又回归了往日的平静。
但那次火车站的事件,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几天后,几位穿着制服的领导,亲自来到了顾言洲的军校。
他们是市公安局和军区保卫部的领导,专程来为顾言洲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表彰和嘉奖。
学校里,举行了一个小而隆重的表彰会。
顾言洲胸前戴着大红花,站在台上,接受领导的嘉奖。
台下的战友们,都向他投来了敬佩和羡慕的目光。
肖芷涵和张桂芬,也作为家属,被邀请参加了这次表彰会。
看着台上那个英姿勃,一身正气的男人,肖芷涵的心里,充满了自豪。
表彰会结束后,几位领导单独和顾言洲进行了一次谈话。
他们先对顾言洲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然后,话题就转到了那个被他制服的逃犯身上。
“小顾同志啊,这次你可是为我们立了大功了。”
一位公安局的领导,拍着顾言洲的肩膀,笑着说。
“那个逃犯,是我们追捕了很久的一个重刑犯,身上背着好几条人命。”
“他不仅心狠手辣,而且非常狡猾,我们好几次都让他给跑了。”
“这次要不是你,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另一位军区的领导,也点了点头,补充道。
“经过我们连夜的突击审讯,这个逃犯的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了。”
“他为了争取立功减刑,把他知道的所有事情,都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