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清脆的童声像信号弹一样,瞬间引爆了整个村子的热情。
还没等他们骑到家门口,外婆和舅舅、舅妈,就已经迎了出来。
“哎呦,我的乖外孙女,可算把你们给盼来了!”
外婆拉着肖芷涵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眼眶都有些湿润。
“快进屋,快进屋,外面冷。”
舅妈热情地接过他们手里的东西,嘴里埋怨着:“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太见外了。”
顾言洲被舅舅拉着,一个劲儿地夸他有出息,是顾家的骄傲。
屋子里早已烧得暖烘烘的。
桌子上摆满瓜子、花生和各种自家做的点心。
表弟表妹们围着肖芷涵,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小脸上满是崇拜和好奇。
肖芷涵拿出给他们准备的压岁钱和糖果,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屋子里一片快活。
中午的饭菜,丰盛得像过节。
小笨鸡炖蘑菇,红烧鲤鱼,自家灌的香肠,还有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馅饺子。
外婆不停地给肖芷涵和顾言洲夹菜,把他们的碗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多吃点,看你这孩子,在外面读书肯定吃了不少苦,都瘦了。”外婆心疼地说。
肖芷涵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说:“外婆,我没瘦,还胖了呢。”
顾言洲在一旁,也难得放下了军官的架子。
他陪着舅舅,喝着自家酿的米酒,聊着村里的收成和国家的大事,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淳朴的家庭氛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肖芷涵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她清了清嗓子,对外婆和舅舅说:“外婆,舅舅,我这次回来,除了看望你们,还有一件正事想跟你们商量。”
她一开口,饭桌上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她,不知道她要说什么。
肖芷涵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
“这是我放假前,在学校图书馆查的资料,还有我自己做的一些规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把本子递给了舅舅。
“我们村子,守着后山这么好的资源,每年就靠着地里那点收成过日子,太可惜了。”
“我查过了,我们后山那片林子里,长着好几种可以入药的草药,销路都很好。”
“还有山上的那股泉水,我带了样本回都化验过,是难得的优质矿泉水,城里人最喜欢这个。”
“另外,我们这里的土质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一种叫黑木耳的经济作物,投入小,见效快,而且有专门的收购商,不愁卖不出去。”
肖芷涵的话,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在饭桌上炸响。
外婆和舅舅都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却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在他们眼里不起眼的山山水水,竟然都是宝贝。
舅舅翻看着肖芷涵的本子,越看越心惊。
那上面,不仅有物种介绍、市场分析,甚至还有初步的成本核算和利润预估。
条理清晰,数据详实,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
“芷涵,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舅舅有些颤抖地问。
“当然是真的。”肖芷涵肯定地点了点头。
“舅舅,我想,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合作社,把村里的人都组织起来。”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干。”
“赚了钱,按照股份分红,保证比大家辛辛苦苦种一年地,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