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之后,赵建国和李梅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上。
但有些东西,已经在悄然改变。
赵建国不再像以前那样,除了工作就是回家。
他开始在下班后,有意无意地在厂区里多逗留一会儿。
赵建国会去技术科的窗外路过,希望能看到那个戴着黑框眼镜,认真伏案的身影。
他也会在食堂吃饭时,下意识地寻找李梅的位置。
而李梅,似乎也和他有着默契。
她不再总是独来独往,偶尔也会在下班后,去保卫科所在的办公楼附近散步。
有时候,两人会偶遇。
一次是在厂区的小花园里。
李梅正蹲在花坛边,看着一群蚂蚁搬家。
赵建国走过去,笨拙地打招呼:“看什么呢?”
李梅抬起头,看到是他,脸上露出惊喜。
“看它们干活呢,真有纪律。”她指着那排成一线的蚂蚁说。
赵建国也蹲了下来,和她一起看。
“这就像我们部队行军一样,令行禁止,绝对服从。”
他开始给李梅讲自己在部队里的故事。
讲他们如何在泥潭里匍匐前进,如何在风雪里站岗放哨,如何和战友们同吃一锅饭。
李梅听得入了神,很敬佩。
她觉得,这个男人身上有一种魅力,那是经过军队熔炉淬炼出的坚毅和担当。
还有一次,是在厂里的图书室里。
赵建国很少来这种地方,觉得自己是个粗人,看不懂那些之乎者也。
但他知道李梅喜欢看书,就抱着碰运气的心态,走了进去。
没想到,真的碰到了。
李梅正坐在一排书架下,捧着一本厚厚的《机械原理》,看得津津有味。
赵建国悄悄地走到她身边,抽出一本《三国演义》,在她旁边的位置坐下。
两人都没有说话,安静地看着各自的书。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书页上投下光影。
赵建国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余光全都在身边的女孩身上。
他看到她时而深思,时而又因为看懂了某个原理而露出会心的微笑。
赵建国觉得,这样安静的下午,是他这三十多年来,过得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他们的关系,就在这一次次的偶遇和交流中,慢慢地拉近。
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赵建国会和李梅说起自己工作中的烦恼,说起保卫科那些琐事。
李梅也会向赵建国倾诉自己在技术科遇到的困境。
她提出的很多技术革新方案,因为触动了某些老员工的利益,而被束之高阁。
李梅因为不善于和领导搞关系,也常常受到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