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我凭化学在乱世茍活(穿书) > 第103章 十恶不赦的罪名 顺和愿为陛下效死(第1页)

第103章 十恶不赦的罪名 顺和愿为陛下效死(第1页)

第103章十恶不赦的罪名顺和,愿为陛下效死。……

宝座之上,赵云甫合上手中的奏章,指尖轻按眉心,眉眼间透出几分倦色。

刚进门的羽涅,被一进门就能看见的书墙引去了目光,只见三面顶天立地的书架塞得满满当当,卷帙浩繁。

她右手侧是一扇敞开的门,紧挨着门摆放着一多宝架,上头放着常人一辈子都见识不到的古玩珍品。

顺着门里望去,里头可见一张窄榻静置供人小憩。榻前一只熏香炉默然吐息,淡烟袅袅,为书房添了一缕幽宁。

赵云甫将奏章放在御案上,擡眸扫了一眼站在堂下的人。

这张脸洗去了初次见面时脸上的血渍,对他而言到底赏心悦目许多。

顷刻,他到时能理解,他威严寡情的父亲为何会临幸一个宫女,能生出这般皓齿娥眉,玉翼婵娟的女儿,想必那女子纵非国色,也必是如花似玉。

而这份美,又无声无息撩动他心底另一道沉寂的影子。那张脸也是一样令人过目难忘。

可惜……

可惜……

“臣妹顺和,叩见陛下。”她双手高擎过眉,屈膝深深拜下。

骤然响起的声音,将沉湎于旧忆的赵云甫拉回了神。

他审度着阶下那道纤柔挺得笔直的身影,毫无感情的眼底,被一层浮漾的笑覆盖。

“免礼罢。”

他语调宽厚,笑意虚浮在表面:“你与朕之间,乃为兄妹至亲,何须行此大礼,平白生分了。”

说是兄妹,羽涅何尝不知,若非跟羯族人和亲棘手,满朝宗室寻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

他这位九五之尊,天子之贵,绝不会想起赵华晏这个被遗忘在犄角,自生自灭的皇妹。

哪怕她下定决心要推翻这个吃人的王朝,哪怕她心中再恨这位一国之君,不处置李允升丶赵云则等人,坐视她小师兄含冤而死。

此刻,她仍须将万千锋芒死死摁入皮囊之下,乖巧笑着。

“皇兄体恤,顺和感念于心,那……顺和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她从善如流应着,依言直身,姿态落落大方。

赵云甫眸光在她不闪不避的眉眼间停留一瞬,转而切入正题:“朕听冯常侍提,你为了桓少傅之事,执意要见朕?”

羽涅并未回避这锐利的探问。

她语速平稳,不卑不亢:“请皇兄恕臣妹冒昧唐突之罪。昨日桓大人奉诏入宫後,迟迟未归府邸,音讯全无。”

“臣妹……实是忧心如焚,不得已才贸然求见,只盼能得皇兄一言,知他是否安好,以求心安。”

她并未直言是听闻了高丶王几家上奏弹劾一事,才特来为桓恂陈情。

严岳指挥失当之过,眼下唯有位列中枢的寥寥数人知晓,尚未在朝堂之上公开议罪。

若她贸然点出来处,反倒显得蹊跷。一个才回归建安不久,背後无权无势的公主,何以窥得前廷机密?

赵云甫的目光审慎般落在她身上,似要看穿她一般:“倒未曾想,顺和你会对桓少傅如此关切。”

他话中藏锋,她听得明白,却只不着痕迹迂回应对:“是桓大人先前有恩于臣妹。如今他若遇困境,于情于理,臣妹都不能袖手旁观。”

一番话说得周全,既示人以知恩图报之义,又避开了与外臣交往过密的嫌疑。

羽涅不知,御座上的人已通过安插在桓恂身边的密线,得知桓恂为她设计大阙汗国,使得对方主动取消联姻一事。

她说的有恩,在他看来指的只会是观星宴上,他为她说话的恩情。

从礼节上看,她今天特地为他而来的行为,也站得住脚。

她能鲁莽为一个低阶宦官闯殿,眼下为桓恂说话,在赵云甫看来,那再正常不过。

听她这麽说,他垂眸颔首,似在斟酌些甚麽。

殿中静了片刻,他才仿佛理清思绪,擡眼看向她,语气沉缓:

“观星宴上的变故,朕知你心中悲恸难抑。然则朝堂之势,从来风急浪高,你自幼离宫,未必深知。”

“自北邺开国以来,各大士族便始终与皇室博弈角力,纵经太祖丶太宗两代殚精竭虑,稍削其势,至今其影响仍盘根错节,不容小觑。”

他声音渐低,透出罕有的怅然:“朕岂不知杀人须偿命?可朕即便身为天子,有时亦不得不屈从于时势。放过李丶王等人,非朕所愿,却是眼下不得不为之事。”

言至此处,他语意涩然,注视着他:“这一点,朕…实在有愧于你。”

他话说得仿佛真有万般不得已。

但透过九韶殿中发生的一切,羽涅心里再清楚不过。即便没有李丶王二人,他也绝不会处死皇子赵元则。

听他言罢,她作出臣子该有的姿态,惶然垂首:“陛下何愧之有?皇兄这番话,实在折煞臣妹。”

“皇兄的难处,臣妹明白。士族倚仗自身势力,企图借此事请皇兄打压以严都督为首的寒门。他们只顾巩固自家权位,何曾真心为北邺,为皇兄考量?”

“桓恂是都督唯一的後人,若他有何不测,都督心寒之下远离沙场,北疆又该如何?”

她像真是为他这位天子抱不平,带着小女儿家的愤然:

“他们逼皇兄严惩桓恂,无非是想借皇兄之手除去政敌而已,此类用心,可见险恶。”

“臣妹虽不通朝局,却也听过借刀杀人的典故。他们这般行事,岂不是明摆着要陷皇兄于两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