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我凭化学在乱世茍活(穿书) > 第166章 收信的人已经来了 想起那个梦他笔尖(第2页)

第166章 收信的人已经来了 想起那个梦他笔尖(第2页)

只是他们十人,最後仅有三人归来,其馀在突围时全部战死。

剩馀三人满身血污,疲惫得几乎要从马背上栽下,将萧萳声的头颅带回城内。

城外的南殷大军,则在这颗头颅的注视下,士气彻底崩溃,失去主将,其副将不敢再做打算,只能命令退去。

镇镛城就此守住。

当夜,桓恂便犒赏三军。

在满城劫後馀生的气氛中,他却接到了关于严岳的军报。

军报上写着,严岳在北疆已彻底击溃休屠,休屠王帐被端,其王族与顽抗的贵族皆被屠戮,馀者尽降。北疆大局,正由段廷宪主持扫尾。

因此不用再顾及北疆,他已带着北崖军已进入江淮,驰援他与南殷一战。

严岳的到来比之前关政说得早了一个月。

城楼上,桓恂望着雾气朦胧的远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他这个义父,不是一般的厉害。

指挥人收拾的孙副将此刻也走上了城楼。

他在桓恂身侧站定,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被晨雾笼罩的连绵的远山。

“这下南殷右路也在後撤了。”孙副将说着早晨时信使带来的消息:“大都督亲自率军做到如此,才不过三天两夜,就已将他们逼退了上百里。”

孙副将佩服不已:“大都督果真是不负战神称号。”

桓恂没有说话。

不过孙副将没有意识到他的神情,喋喋不休地说着:“只是末将不解,大都督为何不先入城整顿,而是如此急切,不给南殷丝毫喘息之机,甚至不顾北崖军远征疲敝,便直接发动这般猛烈的攻势?”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桓恂,此举的确不像严岳平日用兵那般持重。

连跟随严岳多年的旧部关政得知消息时,也疑惑他的主帅为何此次如此行险急进。

桓恂只是说:“都督为国操劳,恐是想早些摆平南殷。”

言罢,他吩咐孙副将:“传令下去,当务之急,是全力安抚百姓,继续恢复城内秩序。组织人手清理废墟,分发储备的粮食与药物,务必妥善抚恤伤亡将士及城中受损的民衆。”

孙副将领命,接着退了下去。

之前守城虽万分艰难,箭矢礌石几乎耗尽,将士们也有伤亡,但好在城墙始终未破,城内安然无恙。

如今战事一停,百姓们已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市井间也渐有了些往日的烟火气,内里总算安宁下来。

此外因严岳率北崖军主力抵达,不仅在士气上予敌重压,更在实力上彻底扭转了局势,南殷在总兵力上已不再占优。

北邺各外围据点与线路防守压力骤减,更重要的是,北邺可以由守转攻,主动出击,反击南殷。

眼下,显然是北邺全面反击之时。

没在城墙上继续站一会儿,桓恂视线不由自主投向了东南方向。

烽火连天的这些日子,几乎挤占了他所有心神,直到此刻战局稍定,那份被深深压抑的牵挂才浮现心头。

这些时日,他甚至未能抽空写下一封报平安的信笺,不知她在江陵可还安好。

思及此,他再也无法安心待在城头。

将後续巡视与军务交接仔细安排妥当後,便走下城墙,回到了临时居住的府邸。

这座府邸不大,三进院落,跟江陵的将军府,建安的机衡府比起来,书房显得也小些。

书房的桌案後,他屏退左右,研墨铺帛,略微沉吟,便提笔落字。

“萋萋如晤”四个字缓缓流淌开来。

写完这四个字,他微微停顿,笔尖悬在纸面上方,仿佛在斟酌该如何将满腹心事都说与她听。

这一写便是许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