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她只想茍过试用期 > 怪异(第1页)

怪异(第1页)

怪异

新来的人事主管把试用期最後一次考核定在第五个月月底,陆不晚刚跟新来的bp张玉聊过一轮,无非是些考核内容以及相关评分丶入职以来的情况等等。

聊了以後一直没有下文,也没有个确切的信号,陆不晚有点担心。

还剩最後一个月,能过吗?

应该可以?

在郭枣离职那天,他有去问过人事部门陆不晚转正的事宜,人事部门的回复是,会转的。

郭枣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宋予,宋予转发给陆不晚,让她安心,能过的。

他们三个的关系一直很表面,也不知为什麽会突然帮忙问一嘴。

为了以防万一,陆不晚去试探了吴良的口风,毕竟自己的生死大权掌握在他手中。

临近下班,陆不晚收拾好东西,见吴良一个人在工位上,问:“hello,有时间吗,想问你点事。”

吴良正在用平板玩游戏,没擡眼,“你问。”

陆不晚说:“你觉得我这段时间的工作怎麽样?”

吴良没想什麽,回:“还可以啊,怎麽了?”

陆不晚有点犹豫,最终还是说出口,“我们这个项目的成绩是不是不太好?”

吴良:“又不是你能决定的事,别想太多,安心在这干,好好做好安排给你的任务就行。”

陆不晚:“嗯。”

说完,陆不晚打卡下班。

陆不晚所在的项目不是新开的项目,是同一套框架不停地做,也就是所谓的换皮,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些新内容,重新包装美术和系统就上线的流水线小游戏。

据她所知,已经做了一年多,上线了三四个版本,以往的成绩还算是很不错的。

就算这个版本不行,也还会有下个版本,下下个版本。

道理是这麽个道理,但实际上其实是老板一句话或者一个念头的事。

想做就有,不想做就解散,在业内是非常非常常见的情况。

陆不晚也有在其他公司工作过的朋友,她知道很多类似的案例。

比如说某个模拟经营游戏,公司是头部大厂投资的独立研发工作室,有七八十号人,他们做了一年多把游戏做好,第一次买量测试成绩很不错,大家开开心心团建,也有些刚转正的员工准备大展身手。

结果团建回来的第二天,人事收到投资方的消息,撤回所有投资资金,直接放弃这个项目。

花了两三千万做的游戏就这麽没了,根本原因居然是投资方的两个老板吵架,一言不合就拿这个项目开刀。

一天时间,上午通知,下午谈好赔偿收拾东西滚蛋。

昨日还在聊後续版本的规划,热热闹闹的,今日冷冷清清,办公室一片狼藉。

还有些预约一百多万的游戏,光是研发团队这边的花销已经超过五千万,两次付费测试成绩都挺好,最终还是流産,也是两天时间的事。

原因是内部评估上线营收大概率只能回本,回研发的本,还没考虑到广告丶买量丶铺天盖地的营销丶联动等等,当産品赚钱的速度达不到老板的预期,关停也是一句话的事。

几千万对于上市公司大老板来说算不得什麽钱,背後投资集团又不止一个,失败就失败,他们不会太在乎。

有些项目好不容易活到上线,有营收,团队稳定,结果半年就发停服公告,背後真相是老板卷钱跑路了,把整个工作室全丢掉,甚至连最後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发,直接跑。

类似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了,什麽几十个亿丶几个亿的投资,要长线运营,背靠什麽什麽大集团,资金不缺,财大气粗。。。。。。在市场变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当下火什麽题材和类型,一堆公司跳进火坑里面做,骗投资骗钱骗人才骗梦想。

做得快的上线了,质量一般,数据不好,投资人没信心,开始关闸,其他没做完的降本增效勒紧裤腰带硬着头皮做,赶鸭子上线似的先上,捞一波快钱再说,结果开服即暴死,一年後查无此游。

游戏是有寿命的,热爱也是有寿命的,青春和热血更是消耗品,可惜,无人在意,在冷冰冰的财报面前不过是一串数字。

陆不晚很羡慕那些能坚持多年的人,她现在只想活着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