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离宫後,陛下表弟後悔了 > 流言传(第2页)

流言传(第2页)

天子擡眸,似笑非笑道,“哪来的新人,母後,您猜猜王母峰上住着谁?”

孟太後讶然道,“董家的那位?”

天子颔首,“正是。”

孟太後一时难以置信,直到听见侍女将瓷杯置于桌上的清脆声响,才回过神来。

董氏被废後,一直幽禁在王母峰慈恩寺处,天子甚至派了近卫长期驻守,连宁国大长公主和长乐侯都进不得。长安上下皆以为琅嬛郡主已遭厌弃,勋贵里没一人前去探望。

是以,纵使知晓天子时常宿在椒房殿,孟太後也不以为然,毕竟天子若是真念着董氏,就应该去宫外找人,而不是在椒房殿里睹物思人。

不想天子孑然一身好几年,还真山王母峰找董氏去了。

“你这孩子,还真是念旧情”,孟太後故作忧心,头疼道,“琅嬛不孕,你再如何宠幸她也不是个办法,还是早日纳些美人进宫为你开枝散叶罢!”

天子四两拨千斤,“母後教训的是,可惜方士推算过,说儿臣子孙缘浅,若是再肆意纵情只怕更损阴德,儿臣只好去找琅嬛,看看可有破局之法。”

这对表姐弟,一个扶不起根,一个下不了蛋,还真是天生的一对冤家。孟太後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耷拉的嘴角却悄然上扬。

太皇太後,你也没想到,昔年最疼的外孙女跟孙子凑在一起愣是生不出一个蛋罢,所以才气急败坏地要废了她。

呵呵,任你搓磨我多年又如何,到头来我还是熬死了你!如今腰杆也值了,声音也硬了,你赵家丶董家却不复当年,府上徒有金银和空衔,却无一人在朝中担任要职。

孟太後拿茶盖撇去盏中浮末,慢条斯理道,“天子若是还喜欢,再接回宫里也不打紧。”

“是,儿臣告退。”

尽管太皇太後已身体力行地教导过他,为帝君者,不得亲信任何身边之人。

可方才孟太後眼底的幸灾乐祸还是叫天子心里腾出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天底下怎麽会有这麽偏心的母亲,不疼自己的亲儿子,反倒把妹妹的儿子当成宝贝?

天子踏出长乐宫门,略带自嘲地笑了笑,喉咙像吞了蛇胆似的,钻心的苦,却吐不掉,到头来只能将这口漆黑的胆汁生生咽下去。

成为独当一面的孤家寡人,终是太孤独了些。天子垂下眼帘,遮掩住淡淡的失落,命内侍摆架未央宫门。

只见宫内空旷冷落,盖因女主子长期不在之故,即便将殿内宫灯悉数燃起,寂寥仍是无处不在。

犹记得阿娇刚住进来那日,兴冲冲地命人从东宫搬了不少物件,瑰丽的头面丶华美的衣裙丶馥郁的香薰丶风雅的笔墨,将两人崭新的爱巢填地满满当当。

离宫之时,却什麽也没带走。

正因此,天子起初笃定阿娇只是赌气,她肯定躲在哪个角落等他带她回宫,没想到一别就是三年。

天子坐在百合拔步床上,真想立时将阿娇带回宫,不住椒房殿,而是住太微殿,日日伴他左右,再不许离开。

天子声音又低又轻,强压着在长乐宫生出的冷躁,“娇娇一定会是个好娘亲。”

思及阿娇的单纯娇憨,这几年光景,略微长了点心眼子但不多,朝堂丶後宫如今纷繁复杂,内有藩王之忧,有有强敌之患,娇娇待在宫外清养也好。

还是尽量先将不安分的势力剪除,再把娇娇接回来罢。

天子擡首,望着王母峰的方向,声线因蒙上一层雾蒙蒙的思念而低哑,“娇娇,朕等你回心转意,你也等等朕。”

他会为她们日後的孩儿扫平障碍,造就太平盛世。

月上梢头,独影印窗,董馥娇唤香冬和秋菱进屋。

两位婢妮还以为主子是要歇下,一近身,却听主子小声道,“香冬,秋菱,如果我哪天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你们可要赶紧去往大长公主府避一避。”

香冬两眼汪汪,仿佛主子已经离她而去了,“郡主,不能带我们走吗?”

董馥娇也不舍得这两位可心的婢妮,但这次情况特殊,她必须狠下心,她缓缓摇头,“玄彻这次盯地太紧了,带上你们,只怕三人都脱不了身…”

董馥娇细白的葱指攥紧,似是又想到了什麽,“罢了,我还是寻个机会亲自将你们送回去罢。”

“你们也出落的亭亭玉立了,是该找个如意郎君嫁了,我总不能一直留着你们,把锦绣年华都耽误了。”

香冬抹着泪,倔嘴道,“奴婢不要嫁人,奴婢要一直侍奉在娘娘左右。”

秋菱低声斥道,“香冬,不得拖累主子。”

董馥娇笑着捏香冬的小脸,“好,好,你们呐,且在大长公主府住下,我母亲不会苛待你们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日後的事日後再说罢。”

秋菱上前一步,关切地问,“郡主可是已有脱困之法?”

董馥娇莞尔一笑,“说来还是无的放矢,不过我总会走的,至于其他的,日後我也不告诉你们,这也是好将你们摘出去。”

董馥娇指着高枕,叮嘱道,“你们只记好,一旦我不见了,别慌,等玄彻找到枕下的信,你们就不会有事。”

毕竟,那是她的“遗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