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卿遇良缘,喜结连理
沈念卿在朝堂崭露头角,既有科举榜眼的才名,又有边境凯旋的军功,加之品性正直谦和,恰是上京贵女们心中的良配。沈清辞与苏云卿虽盼着儿子成家,却不愿用门第束缚他,只叮嘱道:“婚姻大事,当以心意相合为要,不必拘泥于家世背景。”
这年暮春,皇帝为庆贺边境安宁,在御花园设宴,邀朝中大臣携家眷赴会。沈念卿一袭月白锦袍,立于海棠花下,正与同僚探讨边防策论,忽闻一阵清雅琴声自湖心亭传来。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女子端坐亭中,素手抚琴,眉目温婉如春水,正是吏部尚书李大人的千金李嫣然。
琴声戛然而止,李嫣然擡眸,恰与沈念卿的目光相撞,脸颊泛起淡淡红晕,起身敛衽行了一礼。沈念卿亦拱手回礼,心中竟生出几分莫名的悸动。宴席间,二人偶有交集,从《诗经》雅韵聊到书画心得,从边境民生谈到朝堂吏治,见解颇多契合,越聊越觉投契。李嫣然不仅才情出衆,更对沈念卿“以民为念”的抱负深感敬佩;沈念卿也欣赏她的聪慧通透,不同于寻常闺秀的娇柔。
此後,沈念卿常借拜访李大人之名,与李嫣然相约书房。有时一同品鉴古籍字画,有时并肩漫步于尚书府的荷池边,谈天说地,默契渐生。苏云卿瞧出儿子心意,暗中托人打听,得知李嫣然不仅才貌双全,更以孝闻名,平日里常为孤寡老人施药赠粮,品性端方,心中愈发满意。
沈清辞遂遣媒人前往吏部尚书府提亲。李大人夫妇本就对沈念卿十分赏识,听闻来意,当即应允。皇帝得知後,亦十分欣慰,亲赐婚书与丰厚赏赐,称二人是“才德相配,天作之合”。
大婚之日,上京张灯结彩,沈府门前车水马龙。沈念卿身着大红喜服,腰佩玉带,骑着高头大马,率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前往李府。花轿临门时,李嫣然身着凤冠霞帔,由父兄搀扶着上轿,红盖头下,嘴角噙着藏不住的笑意。
婚礼仪式隆重而不失温情,红绸漫天,鼓乐喧天。沈清辞与苏云卿端坐堂上,接受新人跪拜,看着儿子儿媳并肩而立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宾客们纷纷举杯道贺,称赞这对璧人郎才女貌,羡煞旁人。
洞房花烛夜,沈念卿亲手掀开李嫣然的红盖头,烛光映照下,她眉眼如画,羞涩动人。他执起她的手,语气郑重而温柔:“嫣然,从今往後,你我便是夫妻。我此生定不负你,护你周全,伴你左右。”
李嫣然擡眸望他,眼中星光闪烁,含泪点头:“念卿,我亦会一生一世待你,为你打理家事,解你烦忧,无论顺境逆境,都与你携手同行。”
红烛摇曳,映照着满室温馨,沈府的薪火相传,在这对新人的誓言中,又添了一抹圆满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