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芳行医,仁心济世
沈继芳的“承安堂”在江南早已声名远播,门前车马不绝,皆是慕名而来的患者。她承袭曾祖母苏云卿的医术精髓,又博采民间验方,诊病时望闻问切细致入微,用药精准,再棘手的病症到她手中,往往能化险为夷。更难得的是她的仁厚心肠,对贫苦百姓不仅分文不取,还常自掏腰包赠送药材与粮食,江南一带提起“沈大夫”,无人不竖起大拇指。
这日午後,医馆刚送走一批患者,门外忽然传来孩童撕心裂肺的哭声。沈继芳擡眼望去,只见一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搀扶着一位气息奄奄的老妇人踉跄走来。老妇人面色蜡黄如纸,咳嗽时胸口剧烈起伏,嘴角还沾着血丝,刚进门便瘫倒在长椅上。男孩“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混着泥土淌在脸上:“沈大夫,求求您救救我奶奶!她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我给您磕头了!”
沈继芳连忙扶起男孩,指尖搭上老妇人的脉搏。脉象微弱散乱,再看其面色与咳喘症状,竟是肺痨晚期,已是油尽灯枯之相。她心中一沉,却不忍让孩子绝望,柔声道:“孩子莫哭,我定会尽力。”当即取来银针,在老妇人胸前丶後背的xue位精准施针,又火速配了一副益气养阴丶止咳止血的汤药,亲自煎好喂她服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继芳每日亲自为老妇人诊治,调整药方,还吩咐夥计每日送去热粥与干净衣物。老妇人的咳嗽渐渐减轻,脸色也多了几分血色,男孩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每日守在医馆帮忙扫地丶抓药,寸步不离。
半月後,老妇人能勉强下床走动,她拉着沈继芳的手,颤巍巍从怀中摸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几枚磨得光滑的铜板:“沈大夫,我家就这点积蓄,您别嫌少……”沈继芳连忙将布包推回去,温笑道:“老人家,医药费我早说过不用给。我开医馆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能看着您痊愈,比什麽都强。”
老妇人闻言,热泪纵横,对着沈继芳深深鞠了一躬:“您真是活菩萨啊!我无以为报,只能日日为您祈福,愿您一生平安顺遂。”
此事很快在江南传开,百姓们愈发敬重沈继芳的医德。不少乡邻主动前来医馆帮忙,有送米送菜的,有帮忙打扫抓药的,就连往日里爱嚼舌根的市井妇人,也逢人便夸“沈大夫是济世良医”。医馆里不再只有药香,更添了几分邻里互助的温情,暖阳透过窗棂洒在“妙手仁心”的牌匾上,映照得整个厅堂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