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不息,精神永存
沈承泽在江南停留了半月,每日陪伴着姑姑沈继芳,聊家常丶忆往事,日子过得平静而温暖。离别的那日,沈继芳为他准备了许多药品和点心,还有一本亲手抄写的《承安医录》节选。
“承泽,京中事务繁忙,你一定要注意身体。这些药品是我特意为你配制的,能抵御风寒,缓解疲劳;这本医录节选,记录了一些调理身体的方子,你平日里可以照着试试。”沈继芳将行囊递给她,眼中满是牵挂。
沈承泽接过行囊,重重点头:“姑姑,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您在江南也要保重身体,医馆的事情不要再操劳了,让徒弟们多分担一些。”
“我知道了,你路上小心。”沈继芳挥了挥手,看着沈承泽的身影渐渐远去,眼中满是不舍。
回到上京後,沈承泽依旧坚守岗位,牢记祖辈和姑姑的教诲,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他推行的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让大靖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的生活愈发富足。几年後,老丞相告老还乡,皇帝力排衆议,任命沈承泽为新任丞相,统领百官,辅佐朝政。
成为丞相後,沈承泽更加勤勉,每日批阅奏折至深夜,时常召集大臣们商议国事,倾听各方意见。他始终坚持“民为邦本”的理念,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兴修水利,重视教育,让大靖的盛世景象持续向好。他还十分注重民族团结,与周边少数民族建立友好关系,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让边境地区长治久安。
沈承泽的妻子孟氏,是一位知书达理丶贤良淑德的女子,她不仅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提醒沈承泽莫忘初心,体恤百姓。两人育有一子,取名沈嘉言,寓意“嘉言懿行,不负家国”。沈嘉言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长大,聪慧过人,勤奋刻苦,继承了沈家的优良传统,立志要像祖辈一样,做个对国家和百姓有用的人。
沈承泽时常将祖辈的故事讲给沈嘉言听,从沈清辞的坚韧不拔到苏云卿的深情坚守,从沈承佑的忠诚担当到王若曦的温柔陪伴,从沈继业的为民分忧到沈继芳的仁心济世。每一个故事,都深深打动着沈嘉言,让他从小便树立了“一心护一国”的信念。
这年,沈嘉言年满十八,参加乡试,高中解元;二十一岁,赴京参加会试,高中贡士;殿试时,他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进入翰林院後,沈嘉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为朝廷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深得皇帝赏识。
沈承泽看着儿子的成长,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沈家的薪火已经传递到了第八代,而那份“一生爱一人,一心护一国”的信念,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多年後,沈承泽告老还乡,回到江南的庭院,与早已退休的儿子沈嘉言一同陪伴在姑姑沈继芳的身边。此时的沈继芳已是百岁高龄,身体依旧硬朗,时常在庭院里散步,给孙辈们讲述祖辈的故事。
庭院里的花木依旧繁茂,池塘里的锦鲤自在游弋,一切都还是当年的模样。沈承泽坐在葡萄架下,看着眼前的儿孙满堂,听着姑姑讲述着过往的岁月,心中满是安宁与幸福。他知道,沈家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大靖历史的一部分,而那份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也将永远在大靖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精神永存。
(第六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