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千妖食肆 > 第 147 章(第1页)

第 147 章(第1页)

第147章

院子里白至正对正从厨房拿着个冷馒头出来的柳承井道:“别光顾着吃,瞧到没有?抽空在院外看着哪里合适,搭个小庙,以後少不了有人过来拜你师傅,那可是真正的神仙,你师傅香火旺了,你也跟着沾光!”

柳承井边咬着馒头边老实点头:“今天就搭。”

秦先生双手揣在衣袖里,和何掌柜站在一处喜滋滋地议论道:“可了不得了,咱这歪打正着,实打实得神仙庇佑了,这以後的运势,说啥也孬不了!”

“那可不,秦兄,你今春开始童生,一路往後考,一准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何掌柜摘下头上的棉帽子,在自己脸前扇了扇风,自从来了这里,棉衣用的最好的棉花,棉帽子也是新做的,屋里煤炭尽够烧,除了不冷,简直天天热得出好几身汗。

他早就打好谱,这辈子不再考举人了,他跟着东家干一辈子,将来到老了,都能混成个老爷,儿子说不得还能娶个大家闺秀。

……

祝微明没顾得上帮助董拙做糕点,如今帮忙的人多,董拙自身完全能应付得过来,他收拾起母亲给姨母娘俩带的衣服东西,天一亮就出发了。边走还边想着,以後可别有人想生儿子也来他这里上香许愿,他真管不了!

事实证明,他没有想多,中华大地上,朴实的老百姓从来就没有固定的信仰,他们信什麽神仙,就全方位相信,信那个神能把他家从老到小,从发财致富到生儿育女丶健康长寿丶无病无灾一齐保佑了。

这一方百姓从这一天开始,毫无心理压力,天天有过来给祝微明上香祈愿的,这种百姓私下里的信仰越传越广,以至于到後来,京城里的百姓,也有慕名而来的,香火居然比土地庙丶关帝庙都兴盛……

腊月初九,祝微明刚出门,柳承井就乐滋滋地放下京城府邸的活,先在院子外第一个凉亭往东北方向十几丈远,建起一个小小的庙宇。

四四方方的一间小屋,里面顶多容纳四五个人,一张贡桌,还用木头雕了一个一尺高的祝微明像摆在贡桌後。

白至正一见,有点不满意,这也太小气巴啦了,房子小就不说了,那神像才一尺高?还不如人家深山野修的一个石妖大,太作贱他的神仙兄弟了。

好歹不说是五千年神兽白泽神君,屈居在这麽个小房子里,呼吸都不畅快,真是太丢脸了!

无奈他这段时间光顾着送外卖,倒不出空来,没工夫建庙,自己又不会雕工,做不出更好看更精致的神像,只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地对柳承井好一通呛白抱怨。

柳承井不敢反驳,赵氏忙过来安慰,这个小正,三不五时要欺负欺负承井这老实孩子,她一看到就要过来给承井撑撑腰,唉,这些年轻人,真是不省心。

……

祝微明因为永平白莲教跟蒙古俺答汗勾结的事,一直心里有点牵挂,无论是内战还是两国交战,最遭殃的肯定是老百姓。

如今的大景朝,虽然远远赶不上二十一世纪的国泰民安丶百姓富足,但是,相比于战乱频荏丶民不聊生的其他朝代,仍旧算是一个不错的朝代,他不愿意眼睁睁看着百姓妻离子散丶流离失所。

因此在去大同府的路上,他没用瞬移的功夫,而仅仅是加快步伐,一路走一路留意观察,看看哪里有蒙古兵的踪迹。

果然过了宣府,到居庸关一带,一路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蒙古人,虽然未穿蒙古兵衣着,但是无论从长相还是说汉话的僵硬程度,都能一眼认出是蒙古兵士。

祝微明前世二十一世纪,在大草原上生活过不短的时间,对蒙古人骨子里的习性非常熟悉,他对蒙古人,尤其是内蒙古的蒙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这不表示他愿意让蒙古铁蹄再一次如同元朝那样,踏翻中原的华夏文明,并在汉文化的大地上进行屠族灭国的杀戮,中华的文明再经不起另一场断层般的摧残。

他身上有神仙的神通,但同时他身上又流着人类的血液,他一边拥有超人类文明顶端,纵贯三界衆生灵的视野;一边又兼具着人类的情感和爱憎。他没法做到无喜又无悲,没有倾向性的中立。

如果在情感饱满的人与只做裁决丶不做引导的神仙之间,做出取舍来,他情愿这一世,仍旧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因为,上一世的他,太缺乏情感的寄托和投入,活得行尸走兽一样,这一世,虽然仅只短短两个多月,他已经体会出那种与人为善,尽力帮助别人,得到帮助和回馈的喜悦与安全,那是各种情感掺杂在一起的充盈与丰沛,是以往无论做神仙丶做人累生累世他都欠缺的!

过了居庸关,已经是腊月十一,乡间更是看到三三两两的蒙古人,根本已经不穿汉服,而是穿着他们的兽皮袍子,戴着兽皮帽子,有的骑马带兵器,有的步走配弓箭,直接大喇喇地在集市上跟小商贩讨价还价买东西,有时还给点东西借助在百姓家里。

而汉人也见怪不怪,甚至牛马互市上,有马匹丶铁器的私下交易,巡逻的兵士向征性的驱赶,碰到蒙古人悄悄送一些兽皮野味,还有药材,这些兵士就会假装没看见,去别的地方巡逻去了。

祝微明不由心惊,传话给封使君:

“白虎兄,居庸关到张家口一带,蒙古人非常多,不像是家仆或者混居的贫民,倒像是蒙古军队假扮商人,混迹在百姓中的。

“而且,城外,不远不近有不少蒙古军驻扎着。大群的有几百人,小股有几十丶十几个人不等,离城多不过四丶五十里路。”

封使君正跟他的童儿打双陆,听了这话,也重视起来,回道:“成,我这就进宫一趟,你一路走一路观察,哪里蒙古人比较集中,随时通知我。另外,我要两杯咸奶茶!”

祝微明:“……”

所谓的九边重镇,每年冬天都应该无数次出城巡检,甚至朝庭都会派巡检司好几次视察,却不知道没有发现驻扎的蒙古兵,还是根本就习以为常丶视而不见,不放在心上。

离城二十多里路,有烧荒的痕迹,但是再远,仍旧干草茂密,牛马仍有相应的补给,根本防不住蒙古兵的驻扎栖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