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崇训自然清楚继续在外扎营存在风险,但此时绝不能后退,只因他亦有不得已的苦衷。
“不可退。一旦后退,陛下必将震怒,因此眼下绝不能退,必须另寻良机。”
退?
能退吗?
当然能。
但这一退,大夏的颜面又将置于何地?
须知此事不能仅从军事角度考虑,政治因素同样至关重要。武崇训深知自己绝不能后退。
本来已经战败,若再退守陈塘关,陛下必定问责。
到那时,恐怕……
总而言之,退守陈塘关绝无可能。
再者,先前之所以失利,不过是因为仓促应战,未能充分准备罢了。
实际上,武崇训心里清楚,敌军的重装骑兵虽然强悍,但并非无法应对。
左右武卫的主力尚在,无论如何,现在都不能退守陈塘关。至少,也要先挽回一些颜面,再谈撤退之事。
若一败即退,朝中那些人便有了话柄。
他们不会理会其他,只会抓住“一战即退”这一点大做文章。一旦如此,武家必将陷入困境。
武崇训必须权衡诸多因素,尤其是武家的利益不容忽视。因此,即便明知存在风险,他仍坚持按兵不动。
无论如何,此次安营的地点比先前优越许多,不至于被敌军一击即溃。况且他已做了周密部署,应不会重蹈覆辙,再遭敌军长驱直入。
此时此刻,武崇训唯有如此自我宽慰。
……
距大夏军营帐不远的小山坡上,苏牧与萧廷及几名锦衣卫精锐静静伫立。
苏牧轻笑道:“原以为他们会退守陈塘关,倒不曾想只是稍退又驻。看来大夏朝中争斗,比我想的更烈。”
他早料到武崇训不会轻易撤兵,只是没料到对方仅退数里便敢再扎营。
既然如此,苏牧自然不能手软。
若不趁势再攻,倒显得他过于仁慈了。
心念转动间,苏牧忽然有了主意。
“萧廷,若我夺下陈塘关,断其撤回冀州之路,你以为如何?”
萧廷提醒道:“他们还可退往幽州。”
苏牧目光一沉:“那就命玄甲军拦截。”
萧廷眉头微蹙:“玄甲军虽强,但以三千骑兵阻挡数万大军,恐怕……”
苏牧却神色冷静:“关键看我能否召唤出一员武将。”
若得猛将统率玄甲军,未必不能拦住数万敌军。届时前后夹击,或可全歼这支精锐。
萧廷点头:“主上既有此意,便行动吧。”
随即他又问:“但陈塘关如何夺取?”
“宇文峰。”苏牧答道。
锦衣卫是时候出手了。以他们的手段,夺下陈塘关并非难事。
萧廷仍有疑虑:“陈塘关守备情况……”
苏牧低声回应:“据报,守军约五千,防备不严。宇文峰率锦衣卫足以拿下。”
略作停顿,他又道:“不过夺关后守城不易,我会调北府军接应。”
萧廷会意:“那主上须亲至陈塘关。”
苏牧颔:“自然。”
萧廷轻叹一声,问道:“那前线战事如何安排?”
“交给北府军。”苏牧稍作思量,决定让北府军自行指挥。军中将帅能力出众,此事无需担忧。
玄甲军则交由即将召唤的武将统领,应当不成问题。
只是——能否成功召唤出武将?
此时苏牧与萧廷等人正在返程途中。他转念一想,回城后再行召唤恐有不便,不如即刻进行。
心念一动,苏牧默念召唤。
【召唤中……】
【召唤成功,获得人物吕布!】
【人物: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