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旗一挥,射击指令出。
弓箭手率先放箭,弓弦震响,箭雨如黑云压顶,瞬间遮蔽天空。
营寨中顿时响起敌军的惨叫声。
敌军很快调整阵型,派出大批骑兵向北府军的弩手与弓箭手方阵冲锋。
虽非重装骑兵,但凭借高机动性,迅逼近前阵。
一旦骑兵近身,远程兵种将陷入危险;但也正因靠近,骑兵已进入弩箭射程。
弩箭威力更强,骑兵冲至阵前时,弩手万箭齐,冲在最前的骑兵纷纷倒下。
轻骑兵人马皆未披重甲,只护关键部位,一轮弩箭便伤亡惨重。
仍有部分骑兵突破至阵前。
刀盾兵迅迎上,掩护弩手与弓箭手后撤,随即与敌接战。
北府军阵型严密,经验丰富,轻骑兵在密集步兵前无法挥机动优势,冲阵之力远不及重骑,很快被步兵吞没,仅数百骑逃回。
武崇训借骑兵冲锋争取的时间,迅调整部署。
步军整体前压,准备近身接战。
此时不能后退,必须正面厮杀。
退路方面,武崇训早有安排。
陈塘关已失,无法退往冀州,只能向幽州方向撤离。但撤退并非立即执行,须在有序调度下进行,且仍面临敌军追击威胁。
武崇训必须先应对这五万叛军,否则一旦后路被切断,面临前后夹击的处境将极为不利。
为此,他分兵把守通往陈塘关的要道,以防敌军自后方突袭。
由于兵力分散,武崇训实际用于迎敌的部队不足五万人。
他派出五千人驻守陈塘关路口,另遣五千先锋开路,又安排一万人断后。
如此一来,所剩兵力已不足五万。
但武崇训亲临前线,加之左右武卫为主力,军心尚可,暂时抵挡住了北府军的进攻。
北府军方面严格执行苏牧的军令,一番激战后主动后撤。
这一举动引起了武崇训的警觉。
还未容他细思,刘志与公孙朗前来禀报:“武将军,斥候探得陈塘关方向有大批人马靠近,应是占据关隘的叛军来袭,我军宜退。”
既然敌军暂退,正好趁此机会撤离。
刘志与公孙朗皆持此意,认为保全实力方为上策。
“撤!”武崇训深知此时军心不可再乱,眼下形势尚可控制,只要安全撤退,仍有卷土重来之机。
至于主帅是否更迭,尚未可知。
经此一战,武崇训意识到自己过于轻敌,且顾虑重重,竟未动一次攻城便被迫撤退。
心中愤懑,却只能接受现实。
此刻,苏牧率萧廷及三千北府军骑兵疾驰而至。
断后的大夏军已被北府军围剿殆尽。
苏牧未多停留,自语道:“武崇训已朝幽州方向撤退,我军当立即追击。”
言毕,亲率北府军两万铁骑追击,另调一万人协防陈塘关,余部原地休整。
待歼灭武崇训所率平叛大军后,下一步便是进军冀州。
此时,临门城上。
怜星远眺战场,不禁低语:“这……未免太快了?”
朝廷军队的表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邀月冷静分析道:“并非朝廷无能,而是他手下的军队实力过于强大。”
北府军之强,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强大。关键在于他们无惧生死,个个骁勇善战、悍不畏死。面对这样的战斗力,若不能压制朝廷大军,反倒显得不正常。
喜欢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请大家收藏:dududu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