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苏牧充满信心,但眼下仍面临人手短缺的难题。如果战线拉得太长,难免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若能平稳推进,苏牧自然愿意顺利过渡。
随着苏牧完成最后的仪式,汉王的典礼正式落下帷幕。
台下的百姓欢呼雀跃,自内心地高兴,与那些世家、士绅截然不同。他们真诚地高呼着:
“汉王!”
“汉王!”
这样的场景,深深刺痛了在场的世家与士绅。
唉,一群愚昧无知的小民,懂什么啊!
汉王也是,为何如此重视这些人?我们才是真正的百姓代表!
世家大族和士绅豪强心中愤愤不平,他们自认为是良善之民,却遭到不公待遇,家中的良田竟要分给那些小民,实在可恨!
这些人自然不敢与苏牧对抗,于是将怨恨转嫁到他们眼中的“小民”身上——你们安分守己为老爷效力不就好了吗?
竟妄想翻身做主?
实在是荒谬可笑!
唉,朝廷的王师啊,我们多么盼望你来解救我们!
典礼结束后,世家大族与士绅豪强一方面感到恐惧,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又殷切期盼朝廷军队能早日到来,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
典礼结束后的几天里,这些世家大族和士绅豪强不敢有任何行动,只能偶尔私下联络,但全在厂卫的严密监视之下。
说白了,他们根本翻不起风浪。
世家大族和士绅豪强虽然收敛,但各大门派却不一样,他们都急着离开。
少林、武当等门派多次询问情况,想知道苏牧何时放他们走。
对这些门派代表来说,越早离开越好。
谁能想到,原本只是受邀参加丐帮大会,竟遭遇如此变故,还被迫出席苏牧的即位大典,简直是飞来横祸。
回去之后,真不知该如何向师门交代。
尤其是玄渡等人,已经预感到少林即将面临。
少室山恐怕难以安宁。如果朝廷真要难,少林必定当其冲。
一来距离近,二来少林威望高,三来朝廷本就对佛门有所不满。
如今,这无疑给了朝廷一个借口。玄渡甚至懊悔,当初为什么不带着那十几名弟子拼死一搏?
反抗虽然打不赢,倒不如以死明志。
当然,这也不过是一时气话罢了。
真的去死?那又谈何容易。
恐怕只有空性会心甘情愿,其他人绝不会同意,普通弟子更不可能接受。
天鸣?
那就更不必提了。
即使是玄渡本人,也难以做到。
汉王府外。
少林玄渡、武当俞莲舟、峨眉灭绝正与东厂督主曹正淳交谈,希望能面见汉王。
“曹督主,为何不让我们见汉王?”
“大王公务繁忙,自然无法接见。至于各位所说之事,本督主会转告大王,请各位放心。”
放心?
正是见不到本人,我们才无法安心。
况且典礼已结束两日,至今毫无消息,这究竟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