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并未多言,准备行礼。
夏侯玄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了。”
跪拜又有何用?
还是尽快谈正事吧。
他随即转向李长卿,问道:“武林各派是什么情形?当真都参与了?”
李长卿不敢不答,言辞却极谨慎:“陛下,情况属实。但各大门派并非自愿,而是被苏牧胁迫参与,所以……”
“哼,无论是否被迫,他们终究是参与了,是也不是?”夏侯玄冷冷打断。
“是,确实都参与了。”李长卿垂低应。
夏侯威连忙进言:“陛下,各派虽参与其中,实为苏牧所迫。此人用心险恶,意在引我等与江湖各派为敌。以眼下局势……只怕力有未逮啊!”
他担心皇帝因愤怒而再次对武林出手。如今大夏无力征讨江湖,若真与武林为敌,后果不堪设想。
当务之急是平定叛乱,先灭南方的慕容复,再图谋占据宣州、冀州的苏牧。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朕岂会不知?你以为朕是愚昧之人吗?”夏侯玄一反常态,怒斥夏侯威。
“臣弟绝非此意。”见皇帝动怒,夏侯威心中一惊,明白自己举动过多,已引起猜疑。
如今北有苏牧称王,南有慕容复称帝,大夏政权动荡不安。夏侯威身为宗室俊杰,在皇帝眼中自然构成威胁。若朝局有变,群臣是否会拥立太子?夏侯威若受拥护,又能否抗拒帝位?
人性经不起考验,夏侯玄必须警示夏侯威,莫行逾矩之事。此前已因太子册立之事生出,不可不防。
夏侯玄共有十六名子女,其中皇子九人,公主七人。长大成人的皇子有七位,公主却仅有三人。
由于皇帝迟迟不愿册立太子,几位皇子身边渐渐聚拢了一些有心之人,明争暗斗随之而起。
即便有皇子起初并无此意,在周围人的推波助澜下,野心也逐渐滋长。储位之争愈演愈烈,最终二皇子竟打算一步登天——不争太子之位,而是直接谋反。
谋反自然未能成功,二皇子事败身亡。
此事对皇帝触动极大,他意识到太子非立不可,于是迅下诏册封。大皇子乃先皇后所出,身为嫡长子,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
夏侯玄曾因二皇子为爱妃所生,容貌酷似自己,且才干出众,一度在立储之事上犹豫不决。谁知二皇子竟走上谋逆之路,意图一步登天。
夏侯玄也曾怀疑是否有人暗中设计,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周皇后。
周皇后虽无所出,亦不得亲近,但手段高明,加上周家在朝中的势力,令夏侯玄颇为忌惮。若非宫中有保龙一族坐镇,他怀疑周皇后会更加肆无忌惮。
他深知周皇后权欲极强,因而多年来刻意冷落,连规定的临幸日也只是走个过场。皇帝的态度令后宫暗流涌动,然而周皇后始终稳坐后位,将一众妃嫔管束得服服帖帖。
夏侯玄无法以无子为由废后——毕竟他从不亲近皇后,又何来子嗣?更何况太师周坚尚在,他不得不顾及周家的颜面。
局面便一直僵持。随着时间推移,夏侯玄对周皇后的忌惮日益加深,甚至生出驾崩前必带走这妖妇的念头。
夏侯玄虽治国才能平庸,却深谙权谋斗争。他明白大夏尚未崩乱,全因自己在位;若突然离世,太子能否顺利继位,仍是未知之数。
此刻皇帝怒斥永王,无人敢出言求情,即便是太师周坚,也默然不语。
有些底线不可触碰,况且皇帝正在气头上,此时若为永王求情,反倒会使他处境更为艰难。
但若任由皇帝斥责一番,此事或许就此揭过。
夏侯玄训斥片刻,便停了下来。
该警示的已经警示,他相信夏侯威心中有数。
倘若夏侯威执迷不悟,即便他是宗室下一任宗正卿,夏侯玄也绝不姑息。
否则一旦自己有所不测,太子的处境必将危殆。
喜欢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请大家收藏:dududu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