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作为开国元勋,世代功勋卓着,但时过境迁,这份忠心是否如初?更令夏侯玄忌惮的是,武家权势熏天,在军中可谓一手遮天。自永康皇帝起,大将军之位由武家把持已近百年。历代君王无不对武家心存戒备,到了夏侯玄这里更是如此。
虽说先帝曾有意削夺武家兵权,但武家在军中根基深厚,又有永康皇帝御赐丹书铁券,想要动摇其地位谈何容易。
又是两位国公受封。
当初武家在开国时仅被封侯,永康皇帝却一举将他们提拔至国公,还一次封了两位。
虽然后来孝怀皇帝削去了一位,但武家在军中的地位依然稳固。
永康皇帝之所以如此厚待武家,是因为他即位时得到了武家的支持。夏侯玄心有不满,却只能隐忍。
毕竟自己是永康皇帝一脉,若对武家过于苛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若没有永康皇帝登基,自己也当不上皇帝。因此只要武家不谋反,再不满也得忍着。
当然,夏侯玄也在尽力削弱武家的权势,原本颇有成效。
如果不是苏牧起事,或许可以慢慢过渡。
但如今看来已不可能,反而引来武家的反扑。
“大将军,你的忠心朕明白,但你年事已高……朕实在不忍心啊。”夏侯玄沉思后终于开口。
他自然不会让武士彟领兵出征。
若武士彟胜了,压下苏牧却崛起一个更可怕的武家,这怎么行?
夏侯玄绝不接受。
皇位至关重要,无论是苏牧还是武家,都是他必须防备的。
说来说去,夏侯玄的意思就是不让武士彟出战。
接着,他的目光投向武将队列中一位其貌不扬的人。
“荣奇!”
听到自己的名字,荣奇出列应道:“臣在。”
“青州局势危急,朕决定派你前去主持大局,你以为如何?”
虽然语气似在商量,但众人都知皇帝心意已决,荣奇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荣奇郑重行礼,拱手道:“臣必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朕封你为镇军大将军,兼任青州都督,全力阻截叛军南下。”夏侯玄挥手下令。
“臣遵旨。”
荣奇没有多言,领命接受。
这一战,他非打不可。
“朕信你,即刻整军,两日内出。”夏侯玄对荣奇的表态颇为赞许,又补了一句叮嘱。
你的忠诚,朕心中有数。
但务必尽快启程,不得拖延。
荣奇心领神会,立即回禀:“臣遵旨,这就去筹备。”
言毕,荣奇稳步退出,着手出征事宜。
自夏侯玄定下出征人选,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无人言,连武士彟也默然不语。
武士彟其实心知自己并无机会,却仍不得不表态,以免引起圣上猜疑。
猜疑什么?
猜你是否忠心。
武士彟不是不知皇帝对武家的戒备,但若此刻缄默不言,反倒使圣心更生疑虑。
你是不是有了异心?
一旦这样的疑心种下,便是大患。
因此,武士彟必须主动请战,唯有如此,方能消除君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