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武光焦头烂额,始觉汉军中有高人坐镇。
“连无名之将都如此厉害,我该如何应对?”面对困局,邓武光不禁出无奈的叹息。
军中的将领们同样感到无所适从。
究竟该怎么做?
实在难以抉择!
“将军,不如我们退守渔阳城?那里城池更大,也更容易防守。”
有将领提议退守渔阳城,想借城池之利抵御敌军的攻势。
然而,邓武光并不赞同这一提议,他当即怒斥道:“荒唐!怎能退守?一旦后退,岂不是门户大开,任由敌军直取蓟城?”
退,真有那么容易?
一旦后退,蓟城又该怎么办?
邓武光执意不退,却不知道幽州州牧公孙琦已在暗中准备撤退,计划率领幽州水师经海路前往青州。
为何要退?
在得知三郡失守、朝廷援军迟迟未至后,公孙琦便意识到幽州已难以守住。
与其坐等汉军攻破蓟城,不如保存实力,转移到中原。
虽然离开幽州意味着丧失大部分权力,但若连性命都保不住,留在幽州又有何意义?
公孙府中,公孙琦的弟弟公孙度前来汇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哥,一切已安排妥当。”
“好,知道了。”
公孙琦点了点头,又叮嘱道:“记住,这次要把幽州所有水师带走,一艘船都不留给敌人。船厂和图纸必须销毁,会造船的工匠,能带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就杀掉,绝不能把任何与船只相关的东西留给敌军。”
“大哥,这样做是否不太妥当?”
公孙度有些迟疑,低声说道:“冀州那边虽然没有船厂,但应该也有造船工匠吧?我们销毁船厂和图纸就够了,工匠……”
“妇人之仁!你这是妇人之仁!”
话未说完,公孙琦便厉声打断,指着他的鼻子斥责。
公孙度心中虽有不忍,却不敢反驳,只得低头不语。
公孙琦担心弟弟不够果断,又召来心腹,再次叮嘱:无论如何,那些工匠绝不能留活口,船厂必须焚毁。
他甚至想将港口一并摧毁,若有可能的话。
远在林县的邓武光对蓟城生的一切毫不知情,更不知公孙琦已准备撤离。他仍决心在林县与张辽决一死战。
张辽并未执着于强攻林县,而是在仔细探查后,决定改从上谷郡出击,直取渔阳城。
你想在林县与我决一死战?
很好,那我就先取渔阳,看你如何应对!
一旦渔阳失守,驻守林县的邓武光与其幽州军便会陷入侧翼受敌、后路被断的危局。
因此张辽认为,攻破渔阳可逼邓武光做出抉择:是死守,还是撤退?
又或者,回兵保渔阳?
终究要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