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 > 第121章(第2页)

第121章(第2页)

东莱水师并非不识旗号,而是港口遇袭后,唯恐锦衣卫再度冒充来袭,因此格外警惕。

先前锦衣卫偷袭时,东莱水师就因疏忽导致港口防守不力,以致损失惨重……

如今他们再不敢大意,未得上峰命令,绝不让路。

但如此一来,幽州军反生恐慌,担心朝廷有意对他们不利。

这类事,从前并不少见。

正因如此,一场冲突已在所难免。

都昌城。

临时都督府衙内。

荣奇正与两位州牧及一众高级将领议事,忽闻昌阳传来急报,当即猛地起身,失声喝问:“你说什么?”

不只荣奇大惊失色,史文恭、安云天两位州牧也震惊不已,一时无言。

“都督,昌阳来报,东莱水师与不明身份的船队交战,事后才知对方是幽州军。此战双方损失惨重,多艘船只损毁,官兵伤亡数以千计。”

“且落水者尚未统计,伤亡人数仍待进一步核实……”

传讯兵又复述了一遍军情。

“够了,不必多言。究竟生何事?为何会动手?”荣奇无意听下去,直接打断对方追问缘由。

传讯兵士回禀:“因之前港口遇袭,东莱水师疑心是敌军诡计,便将幽州军阻拦在外,不许船只靠岸。幽州军因此不满,最终爆冲突。”

荣奇心知这汇报出自青州方面,必然对己方有利,岂能轻信一面之词?此事尚难定论,幽州军怎会无故动手?

史文恭立即进言:“都督,此事已很明显,幽州军意欲——”他话未说尽,却已暗指幽州军有不轨之心。

“休得胡言!此事尚未查明。”荣奇断然喝止。再说,幽州军之事岂是他能擅自处置的?必须上报朝廷,等候朝廷调查。

史文恭又提醒:“荣都督,如今前线战事吃紧,不可因他事分心。”

荣奇冷哼:“史大人,那可是幽州州牧。如何处置当由朝廷定夺,看陛下如何圣断,我等岂能自作主张?”他语带警示,暗示史文恭莫要轻举妄动。

史文恭遂道:“下官明白。只是在下以为,在朝廷派人调查之前,是否该对幽州军稍加约束?总不能任其再生事端。”

荣奇知他意指监视幽州军,便再次强调:“你明白就好。本都督再提醒一次,莫做多余之事,一切待朝廷调查。”他心知当前难以插手,只得先允幽州军上岸,再候朝廷处置。所谓“约束”,实为限制行动罢了——从情报可知,幽州军撤离人数众多,军中尚有数万之众,全面控制谈何容易?唯有先令其驻于昌阳,再候朝廷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灵武城中。

锦衣卫效率非凡,已将青州之事呈报至苏牧案前。

苏牧阅毕,含笑对于凤舞道:“从幽州撤离的公孙琦等人已抵达青州,却在昌阳港外与东莱水师交战,看来损失不小啊。”

“还有这种事?”

于凤舞闻言也不由得怔住了。

真是没想到青州那边竟会出这样的状况,只能说之前锦衣卫的行动确实挥了作用。若非“海鸥行动”带来的影响,东莱水师也不会如此小心行事。

而若不是东莱水师谨慎应对,幽州军也不会和他们生冲突。

这一次,锦衣卫确实立下了功劳。

“虽说敌军倒霉,我们理应高兴,但这事对前线的影响其实很有限。”欣喜过后,苏牧也冷静地意识到,青州后方出事对前线战局影响甚微。

无论如何,只要青州主帅不糊涂,就绝不会让此事扩散,否则必会影响军心。

于凤舞显然也想到了这点,立即提出建议:

“大王,臣建议再让锦衣卫活动一番,或许可借此打击夏军前线的士气。”

但苏牧摆了摆手,语气凝重:“不可,此事并不容易。如今都昌城内外搜查极为严密,锦衣卫已折损不少人手,在都昌周边已难像从前那样活动了。”

这事能做吗?

并不容易。

由于荣奇因昌阳港事件,对都昌及周边县城展开了彻查,锦衣卫人员损失严重,活动范围也被一再压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