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铁山青铜面具后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锐
利,如同出鞘的利刃,锁定了目标!“秦嵩老匹夫!”他猛地转身,对着殿外低喝,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铁血杀伐的意志,瞬间穿透殿门:“豹卫听令!”
殿门无声开启一道缝隙,一名脸上覆盖着狰狞豹面具的身影如同鬼魅般闪入,单膝跪地:“统领!”
“即刻点齐人手!”林铁山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查抄当朝辅秦嵩府邸!尤其是书房、密室、所有存放文书之地!掘地三尺,也要给本统领找出与‘醉骨花’、‘朱砂诏’相关的蛛丝马迹!遇抵抗者…”他顿了顿,冰冷的字眼砸在地上,“格杀勿论!”
“遵命!”豹卫眼中寒光一闪,身影瞬间消失在门外。
奏折如雪,垂帘惊雷
天色将明未明,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然而乾元殿的御书房内,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这里早已不是皇帝的居所。赵胤瘫软如泥、失魂落魄的形象早已随着他被押入诏狱的消息传遍宫廷。御书房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紫檀御案之后,空空如也。
而在御案之前,那张原本属于皇帝批阅奏章的巨大桌案上,此刻堆积的奏折,如同遭遇了暴雪,几乎要将整个桌面淹没!那高度,触目惊心!
奏折的内容,如同雪片般纷飞而至,却带着滚烫的温度和一致的锋芒:
·有痛哭流涕,历数赵胤弑君、篡位、残害忠良十大罪状,请立废黜,明正典刑!
·有引经据典,以先帝密诏“心术不正,难承大统”为依据,直斥其得位不正,请宗人府除名!
·有言辞激烈,要求即刻彻查当年镇北王府
焚毁一案,揪出所有帮凶,以慰忠魂!
·更有甚者,目光已投向未来,奏请“国赖长君”,联名保举裕亲王赵珩为监国亲王,暂摄朝政!
每一份奏折,都像一块沉重的砖石,垒砌着赵胤的末日高台。而在这“奏折之山”的阴影下,几名身着紫袍、须皆白的老臣(阁臣),正焦头烂额地翻看着,试图理出个头绪,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他们的脸色,在明亮的烛火下显得异常苍白,眼神闪烁。充满了不安和惊惧。孙忠那老阉奴带回来的血书和密诏,像两道催命符,悬在所有人的头顶!尤其是…当那点朱砂残痕的密诏内容开始在极小范围内隐秘流传时···
就在这时,御书房沉重的雕花大门被无声推开。
殿内忙碌的阁臣和侍立的小太监们下意识地抬头望去,瞬间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
门口,逆着门外廊下昏黄灯笼的光,静静地伫立着一个身影。
是昭昭。
她依旧穿着那身染血的素白中衣,外面只匆匆披了一件陈院判找来的深青色宫娥斗篷,宽大的兜帽遮住了她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和毫无血色的唇。右臂无力地垂着,被斗篷掩盖,但那份重伤未愈的虚弱与沉痛,却透过她挺直的脊梁和周身散的冰冷气息,清晰地传递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的左手,紧紧地攥着一卷明黄的绢帛——那血迹斑斑的先帝密诏!另一只手,则托着一块折叠的、暗褐色血渍浸透的素白绢帛——镇北王妃的血书原件!
她一步一步,走得很慢,却异常沉稳。靴底踏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出轻微却清晰的回响,如同战鼓的余韵,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她无视了御案后那张空荡荡的龙椅,无视了堆积如山的奏折,更无视了那些惊愕、审视、甚至带着隐隐敌意的目光。她的目标。是御案侧面,那道垂落的重重明黄色纱幔之后——那是太后在身体状况尚可时,偶尔会在此垂帘听政的位置!
昭昭径直走到纱慢前,停下脚步。她缓缓抬起头,兜帽的阴影下,一双眼睛如同浸在寒潭中的黑曜石,冰冷、锐利、燃烧着沉寂的火焰。她看着那层层叠叠、象征着无上尊荣的明黄纱幔,仿佛能穿透它,看到后面空无一人的软榻。
殿内死寂一片,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和她手中那两件染血的铁证之上。
然后,在所有人屏息的注视下,昭昭的左手缓缓抬起。她没有说话,只是用尽全力,将手中那卷染血的先帝密诏,连同那块浸透母亲鲜血的绢帛,稳稳地、重重地,放在了纱慢前那张专为垂帘听政者设置的小几之上!
“咚。”
一声并不响亮,却如同九天惊雷般的闷响,在死寂的御书房内轰然炸开!
那声音,是铁证落案的宣告!
是血仇未雪的控诉!
更是··一个手握真相的孤女,在权力真空的黎明,向整个朝堂出的、无声却振聋聩的战书!
堆积如山的奏折,在这两件染血的铁证面前,瞬间失去了所有颜色和分量。
几位阁臣的脸色,刹那变得惨白如纸,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无形的风暴,以那方小小的几案为中心,瞬间席卷了整个乾元殿,并即将撕裂这黎明前的黑暗,席卷整个雍京!
喜欢寒门昭昭请大家收藏:dududu寒门昭昭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