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后。
世界变了。
曾经尘土飞扬的官道,被一条条平坦得不可思议的白色巨龙所取代。
一支名为“基建狂魔”的红莲工程队,驾驭着轰鸣的蒸汽巨兽,如烧红的刀切入黄油,将文明的脉络铺满大地。
沿途的知府藩台,提着重礼,排着长队,只为能和工程队的话事人吃顿饭。
他们得到的回复永远只有一个。
“没空!”
“想让我们把路修到你家州府门口?可以,加钱。或者,拿你们未来十年的过路税来换!”
这种粗暴的逻辑,让习惯了请客送礼、迎来送往的大周官员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规则”。
京城,最奢华的茶楼。
一群王孙公子聚在一起,谈资早已不是新来的戏子或刚得的宝马。
“瞧见没?四海银行最新款的纪念怀表,限量一百块!本王可是托了水溶公子的关系,才从牙缝里抠出来这一块!”
一个年轻郡王,珍而重之地从怀中锦囊里,摸出一块熠熠生辉的黄金怀表,在满座艳羡的目光中,“咔哒”一声,打开表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旁边一个穿着旧款锦袍的侯爷,语气泛酸。
“不就是个看时辰的玩意儿。”
郡王立刻投去一个看乡下土财主的眼神。
“这叫品味,懂吗?《四海新报》没看?上面说了,‘一个不懂得珍惜时间的男人,注定一事无成’!”
“没错没错!新报还说了,真正的贵族,比的不是封地,而是谁家窗户上的玻璃更亮!”
他们口中的《四海新报》,早已取代了朝廷邸报,成为大陆上唯一的“声音”。
报纸上,有最新的商品,更有来自明月岛的“新思想”。
一篇名为《论地主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的社论,痛陈土地兼并之恶,是动摇国本的祸根。
无数士绅地主气得捶胸顿足,龙椅上的皇帝却看得龙颜大悦,当场下旨嘉奖了几个“科学种田”的试点农庄。
他并未察觉,这些农庄的背后,都有红莲集团的技术与资金。
影响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黛玉没有占领一寸土地,但她的标准,她的思想,她的商品,已经成了这片大陆新的律法。
她,在事实上,加冕为王。
水晶宫殿,情报中心。
水溶站在这里,心神剧震。
面前的墙壁,是一幅巨大的电子沙盘,无数光线在上面交织成一张天罗地网。
红色的,是贸易线。
蓝色的,是运河与海运线。
白色的,是疯狂延伸的水泥国道。
而最密集的,是如同蛛网般覆盖一切的,闪烁着微光的黄色细线——那是刚刚贯通整个大陆的电报网络。
一个黑衣情报员的声音冷静响起。
“报告主上,草原李琰部与瓦剌部于边境生摩擦,我方工程队以‘维护路权’为由介入,双方已后撤。”
“报告主上,大周户部尚书昨日密会北静王,谈话核心是希望通过王爷,向我方申请一笔‘皇室内帑专项贷款’。”
“报告主上,《四海新报》关于‘天赋人权’的社论,在江南引剧烈反响,多地士子出现减租请愿。”
水溶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坐在沙盘前,冷静处理着这一切的纤细背影上。
他终于懂了。
最高明的控制,不是征服。
是“取代”。
让对方用你的东西,想你的思想,过你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们猛然回头,才现离开了你,他们甚至一天都活不下去。
黛玉缓缓起身,走到他身边,一同俯瞰着那张由光线织成的巨网。
她的目光,穿透了层层叠叠的网络,望向那片广袤而古老的大陆。
“这张网,织好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压塌历史的重量。
“现在,就看谁想第一个来试试它的成色了。”
喜欢林妹妹她不装了,一开口全府吓跪请大家收藏:dududu林妹妹她不装了,一开口全府吓跪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