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初秋带着几分燥意,阳光透过傅家书房的雕花窗棂,在红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晚晴指尖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项目对接申请函》,眉头微蹙——函件末尾“暂无法安排会面”的红色印章格外刺眼,像一道冰冷的屏障,将她与“星火计划”的核心圈彻底隔开。
“李院士的助手回电了,说项目处于关键保密阶段,所有非合作单位的会面申请都需经过上级审批,而审批流程至少需要一个月。”林薇站在一旁,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周老派系在背后施压,故意拖延时间。他们就是不想让我们靠近项目核心。”
苏晚晴将申请函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她早该想到,直接求见这条路不会顺畅。李院士作为“星火计划”的席科学家,不仅要对项目保密负责,身边更围绕着周老派系的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硬闯不行,只能另辟蹊径。
“正规渠道走不通,我们就换个方式。”苏晚晴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周老想靠派系关系堵死我们的路,但科学家最看重的从来不是人脉,而是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我们不用去求见,让他们主动来找我们。”
林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用技术吸引他们?”
“没错。”苏晚晴走到书架前,从最顶层取下一个尘封的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叠泛黄的手稿,上面用娟秀的字迹记录着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理论。这是她母亲留下的唐家科研笔记,其中关于导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比现在业内公开的成果前至少五年。
“唐家的核心技术不能轻易暴露,但基础理论框架可以做文章。”苏晚晴抽出几页手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们以‘涅盘’工作室的名义,布一份关于新型材料基础理论的白皮书。里面不涉及任何核心机密,只分享一些前瞻性的理论框架和实验思路,但这些内容足以证明我们的实力,让李院士看到我们的价值。”
林薇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涅盘’是我一手创办的独立工作室,之前主要做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在业内有一定的口碑,但和傅家、唐家都没有公开关联。用它来布白皮书,既不会暴露我们的真实目的,又能展现技术实力,就算周老想查,一时半会儿也抓不到把柄。”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三天,苏晚晴和林薇泡在“涅盘”工作室的实验室里,将唐家手稿中的基础理论与“涅盘”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相结合,编写成一份长达五十页的《新型导材料基础理论研究白皮书》。白皮书从量子隧穿效应在导材料中的应用入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层状界面调控”理论,不仅能解释目前行业内存在的诸多技术瓶颈,还给出了具体的实验验证方向。
“这份白皮书一旦布,肯定会在业内引起轰动。”林薇看着打印出来的最终版,语气中带着兴奋,“尤其是里面关于‘临界温度提升’的理论,正好切中了‘星火计划’的痛点。李院士看到,绝对会感兴趣。”
苏晚晴点了点头,叮嘱道:“不要大范围公开,先在业内小范围传播。重点给几所顶尖高校的材料学院、国家级科研院所,还有‘星火计划’项目组的几个核心成员邮箱。记住,一定要匿名送,只留下‘涅盘’工作室的联系方式。”
白皮书出后的第二天,效果就显现了。先是几所高校的教授主动联系“涅盘”,希望能就白皮书的内容进行学术交流;接着,国家级科研院所的专家也来邮件,对“层状界面调控”理论表示高度关注。而最让苏晚晴和林薇兴奋的是,第三天下午,李院士的助手终于打来电话。
“您好,我是李院士的助手王博。”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谨慎,“李院士看到了贵工作室布的《新型导材料基础理论研究白皮书》,对其中的‘层状界面调控’理论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与贵工作室进行一次非正式的技术交流。不知道贵方是否方便?”
苏晚晴强压着心中的激动,语气平静地回答:“当然方便。具体时间和地点,由李院士这边安排就好。”
“好的,我会尽快和您确认。”王博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苏晚晴和林薇相视一笑,眼中都充满了喜悦。这一步棋,终于走通了!李院士的主动联系,意味着他们已经成功打开了通往“星火计划”核心圈的突破口。
“太好了!”林薇激动地说道,“只要能和李院士见面,我们就能把唐家的技术优势展现出来,争取到合作的机会。到时候,周老就算想阻止,也来不及了。”
苏晚晴点了点头,但脸上的笑容很快又沉了下来:“别高兴得太早。周老的消息一向很灵通,我们布白皮书的事情,他肯定已经知道了。接下来,他一定会加大对我们的监视,甚至可能会对‘涅盘’动手,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傅璟琛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晚晴,周老那边有动静了。”傅璟琛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隼刚刚传来消息,周老命令手下的人,加大了对‘涅盘’工作室和你的监视力度,还派人去调查‘涅盘’的背景,试图找到我们和‘涅盘’的关联。”
苏晚晴并不意外:“我就知道他会有动作。‘涅盘’虽然和我们没有公开关联,但林薇是我的好朋友,周老只要稍微调查一下,就能查到我们的关系。不过,他暂时没有证据,只能暗中监视。”
“你说得对,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傅璟琛说道,“我已经让隼加强了对‘涅盘’工作室和你出行路线的安保,同时安排了人去干扰周老的监视,尽量为你们的技术交流创造安全的环境。另外,我还查到,周老最近和‘星火计划’项目组的几个核心成员走得很近,可能是在给他们施压,让他们不要和我们接触。”
苏晚晴皱了皱眉:“看来,周老已经察觉到我们的意图了。他不仅想阻止我们和李院士见面,还想在项目组内部孤立我们。”
“没关系,只要李院士对我们的技术感兴趣,他就挡不住。”傅璟琛的语气带着一丝自信,“科学家都是惜才的,李院士为了‘星火计划’的突破,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一个有价值的技术合作机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技术交流中展现我们的实力,让李院士相信,我们是唯一能帮助‘星火计划’突破瓶颈的人。”
苏晚晴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和林薇一起,整理更多的技术资料,准备好应对李院士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另外,我还会让隼调查一下‘星火计划’项目组的核心成员,看看哪些人是可以争取的,哪些人是周老的亲信,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挂了电话,苏晚晴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街道。阳光依旧明媚,但她知道,一场新的较量已经悄然开始。周老的监视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她和“涅盘”工作室的周围,随时可能动攻击。而即将到来的技术交流,既是他们的机会,也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林薇,我们得加快度了。”苏晚晴转过身,对林薇说道,“周老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们必须在他找到攻击点之前,和李院士建立起信任关系。你去准备一下,把我们之前做的实验数据整理出来,做成ppt,方便在技术交流的时候展示。我去联系隼,让他尽快把‘星火计划’项目组核心成员的资料给我。”
林薇点了点头,立刻转身去准备。苏晚晴拿出手机,拨通了隼的电话。“隼,‘星火计划’项目组核心成员的资料查到了吗?”
“查到了,太太。”隼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项目组一共有七位核心成员,其中三位是李院士的学生,一直跟着李院士做研究,对周老派系的人比较排斥;另外两位是周老派系推荐进来的,和周老的关系比较密切;还有两位是中立派,只关心项目的进展,不参与派系斗争。”
苏晚晴心中一喜:“太好了!这三位李院士的学生,还有两位中立派,就是我们的突破口。你把他们的详细资料给我,包括他们的研究方向、性格特点、还有近期的动态。我要针对性地准备交流内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好的,太太,我马上给你。”隼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很快,苏晚晴的手机就收到了隼来的资料。她仔细翻阅着,将每个人的信息都记在心里。李院士的学生中,有一位叫陈默的年轻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导材料的临界温度提升,正好和他们白皮书中的理论高度契合。苏晚晴决定,在技术交流中,重点和陈默交流,通过他来影响李院士的决策。
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晚晴和林薇一遍遍地修改ppt,完善技术资料,模拟着技术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傅璟琛则在暗中协调资源,干扰周老的监视,为他们创造安全的环境。
就在这时,李院士的助手王博再次打来电话,确定了技术交流的时间和地点。“苏小姐,李院士希望本周六下午,在京郊的一家私人茶馆进行交流。那里环境比较安静,也比较隐蔽,方便我们深入讨论技术问题。”
苏晚晴心中一动,京郊的私人茶馆?这个地点选得很巧妙,既避开了项目组的办公地点,又能保证交流的私密性,看来李院士也担心被周老的人现。“好的,我们会准时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