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奸臣号废了,我重开[重生] > 第 62 章 敲打(第2页)

第 62 章 敲打(第2页)

姜鹤没吭声,眼睛却亮了起来。

“下次看准了便成。”乐无涯没忍住,抬手按了按他的肩膀,俯身帖耳道,“其实他们俩挺好认的,不用只看耳洞,你不用说话,盯着他的眼睛看就成。”

姜鹤久久等不到下文,终于想起来追问了:“……然后呢?”

乐无涯:“你盯着他看就成了。最后忍不住笑的那个,就是假的。”

姜鹤面无表情地开心了:“……”这个简单!

他起身,恭敬行礼:“多谢闻人县令指点。”

乐无涯无所谓地一挥软扇:“不谢。姜大人,下官走了。”

“姜大人”和“下官”二字,他都念得颇无诚意。

好在姜鹤心性单纯。

对心眼多如筛子的乐无涯来说,他确实喜欢这样的人。

回衙后,乐无涯立即派人描了文玩核桃的样子,拉起一组南亭本地的手工匠人,叫他们好好研究,并在入秋前弄出更多花样来。

益州虽然山高路遥,距离上京颇远,但仍有不少骚人墨客、致仕官员在此长住,自然有鉴古玩、盘核桃、诗酒会那一套风流雅致的文人习惯。

只要沾上“上京”二字,便足够勾起他们的向往和附庸之情。

如若这些工匠肯用心、肯出力,不愁打不开本地销路。

此事由工房骆宏方骆书吏一手操办。

乐无涯明明白白地告诉这些手工匠人,雕得快的,他有一套分红的法子;雕得精的,不仅有另一套分红法子,乐无涯还会找到一条路子,将他们的东西销往更远的京城。

若是他们受了京中贵人赏识,有了好前途,乐无涯也绝不扣人。

只是,他们需得始终不忘“南亭核雕”这个招牌,无论将来走到哪一步,都要记得提上一嘴。

如此种种,骆书吏一一记下,拟好契约,请匠人们签字画押。

匠人们起初见到契约,还以为是卖身契,心有惴惴,叫来认字的同伴看了,见太爷不仅许了好处,还许了前程,样样条陈清晰,甚至还请了医生,定期无偿为他们看诊推拿,免得他们的手、眼出问题,顿时心喜。

十之六七的匠人纷纷签了字,且迅速投入工作。

将此事安排下去,乐无涯心怀大畅,寻来纸笔,大笔一挥,写就书信一封:近日岫官到达南亭,查问矿产一事,心之所至,忽念远方亲朋。敢问六皇子表字如何?

他是老师,关心一下学生起了什么字,合情合理。

寄出这封信后,他又开始忙碌他眼前的“小事业”。

这些工匠们的速度奇快无比,拿陈年核桃刻出了一版花样,半月后便送呈到了乐无涯案上。

乐无涯带着这些文玩核桃,骑着他的小黄马,牵着他的二丫,前往益州首府,参与吕知州每月一次的知县会议,顺便将核桃分发给同僚们,当做赠礼。

从冬到夏,吕知州仍是那副慈眉善目又有气无力的老山羊模样。

既是到了春夏之交,河道之事便要提上议程了。

他盘弄着新到手的文玩核桃,照例叮嘱了一番沿河的知县后,便将目光锁定在了乐无涯身上。

他关切道:“听闻,上京钦差最近又去了南亭?”

乐无涯笑盈盈地一点头,作羞赧状:“到底还是因着去年的那桩案子,叫上京大人们留了心,可见士子之安危,乃天子所心系。”

他如此说,也算是留了个话扣。

若是吕知州不是有心找事,那他的话恰好可顺延至明年的士子乡试一事上。

但吕知州仿佛浑然不觉,调笑道:“不全是如此吧?明恪,你是青年俊杰,又一表人才,谁不喜欢?我瞧着心都痒痒呢。”

在场诸位知县半真切、半敷衍地笑了起来。

只有齐五湖冲着上位不加掩饰,大皱其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