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主簿、前线粮草调运、兵器铠甲、弓弩箭矢备得怎么样”,三军不移、粮草先行、后勤保障举足轻重。
“已准备就绪”。赵普拱了拱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今张燕南征在即,应该是考验这几天大家努力结果的时刻了”,李淮痕道说。
李淮痕高声说:"祖逖在哪里?"
“在”祖逖握拳高声说。
李淮痕说:“有您指挥骑兵当前到达壶关。请杨志作好准备。"
“诺”;
“李定国在哪里?”
“在”;
“允汝指挥二千可战之兵与吾等起事”。李淮痕道说。
“诺”;
“赵普在哪里?”
“在”;
李淮痕说:“战时所有粮草调度工作都由你们来承担。“
“剩下的1500名将士你们统领掌管着大儿子的安危,也确保了粮道绝对平安”,想起来赵普还有些统兵的本领,在历史上更在并州大显身手,解缙是一妥帖文臣,给了他却十分掣肘,倒不如直接给赵普吧,掌握了这1500名将士,赵普就能临危受命,化解一些根本突发的问题。
“诺”;
“解缙在哪里?”
“在”;
““吾等启程后,有尔坐大儿子,安排调度。
“诺”;
“行了,大家那个各司其责、各尽其责、尽职尽责、备停可起吧!”李淮痕的话掷地有声。
战争阴云霎时笼罩着长子,大街上行人都觉得这种压抑氛围,急着回家锁门窗,摊贩们也急着整理摊点、挑担子、推车子往自己家赶。突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不远处传来:"报告!前方有敌军入侵!"随着声音,一个高大矫健的身影出现在人们眼前。
他是唐王李世民!整齐划一的士兵,手拿长枪,由李定国都尉指挥,慢慢穿过长长的街道,铠甲摩擦声中,奏响了一曲曲激越的行军曲。
告别解缙时,赵普与其他相送,被杨志,周仓和李定国簇拥着,伴随着大队人马逐渐远去,终于威严高耸的长子城门隐没于人们视野之中。
行军1天半后,李淮痕一行赶往壶关,大家互致问候、寒暄后,李淮痕开门见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先知先觉。李淮痕问:“杨都尉,壶关推进得怎么样。
“经过那么多日子磨合和培养,士兵们都已脱尽匪气,斗志昂扬”,杨志骄傲地说,老爷把那么多重担给了他,就是相信了他,他穷尽浑身解数,用最快时间融合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