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条件好,阎淮家条件也不错。
那时候的唐家是做布料生意的,阎淮家是做成装的,本身就熟识,也算是门当户对。
两人跟双方家长打了招呼,家长自然都是满意的,自此也算过了明录。
说好的回国就定下来,等年龄一到就结婚。
起初一切都挺好的,两人不仅有共同话题,三观和喜好还出奇一致。
这段从校园到婚纱的美好姻缘,也一度被人传为佳话。
那年,两人婚礼定在了1983年10月1日。
婚礼办得格外隆重,几乎港都人尽皆知。
不过唐红惠年龄还差点,得12月份才可以领证。
一切都算是水到渠成。
直到两人结婚一个月后,阎淮说想去岛国发展,无论唐红惠怎么劝、怎么吵,他就像有一根筋错了似的,非要去。
唐红惠想试图通过公婆劝劝他,没想到公婆都认为她没眼力见,男人想出国发展,不仅不支持,还想阻拦,太小家子气了些,反过来劝起了唐红惠。
唐红惠当时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
她想帮着家里,弟弟还小,父亲每天都很忙,她都进公司了
直到她和唐父唐母好好聊了聊。
唐父觉得女儿可怜,最终点头应下,给女婿一笔资金支持,让女儿陪着他一起去岛国创业。
还细细给唐红惠分析了亚洲纺织业的发展,岛国某些比较先进的工艺
唐红惠听进去了,心结也终于打开了,当开开心心回去和他说时,阎淮却一口拒绝了,“我没想带上你,我只是去试试,不想你跟着我吃苦,你乖乖等我,只要我有成绩了,就会来接你的。”
唐红惠懵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他万般柔情下,点头应下了。
这时,唐红惠哽咽得更厉害了,“其实我当时也不是很想去的,所以鬼使神差地就应了,我没想那么多,忘了我们才刚新婚”
程紫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小声地劝了两句。
唐红惠吸了吸鼻子,继续说着。
自打阎淮去了岛国,人就完全联系不上,整整半年时间过去,阎淮依旧了无音讯,连他父母都是摇头,说没消息。
唐红惠担心丈夫,发了疯地找他,可依旧没有半点消息,连人是死是活的都不清楚。
唐父见不得女儿这样,唐家动用了所有关系,去岛国找人。
岛国说大不大,可在茫茫人海中找人,何其困难,唐家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这一找就是三年,人终于是找到了
阎淮不愧是出了名的大才子,他在岛国发展得很好,短短三年时间,他的事业已经做得风生水起。
八十年代中期,一个华国的年轻人能在岛国稳稳站住脚跟,确实是有些本事的。
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唐红惠收拾收拾,没两天就直奔岛国而去。
阎淮在见到她时,整个人是慌乱的,不过他心性稳,很快就恢复如常,嘴角含着笑,把人搂进怀里,一股脑的道歉。
唐红惠那时候也不过二十来岁,整整三年时间活得跟个傀儡似的,日日夜夜都在担心他,现在这人活生生地站在面前,心中的不舍和眷恋掩盖了她仅剩的一点点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