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兰带上都司一干将领,到明道子府上造访,宾主坐定,下人赶紧来奉上茶。
下人离去后,王孙兰问道:“明大人,近日韶关城中谣传甚嚣日上,说是什么不知哪里冒出了个八大王,有一百万大军呢!
“他们分成很多路,才用了两三个月,从北到南,就把湖南全省打了个遍,据说攻打长沙府、永州府,都是一夜之间就攻克了!
“第二天天一亮,连百姓都很吃惊,怎么一夜之间就变了天呢?!
“这不成了摧枯拉朽了吗?
“而且听说,现在已经都打到连州、汝城一线来了,不日便要来进攻韶关!
“明大人这边,可曾听到过这些谣传?”
明道子说:“类似的谣传,这一天把,明某也听到了,而且越传越神,还有说八大王的军队能够腾云驾雾的,也有说八大王的军队刀枪不入的,说得百姓们人心惶惶的!
“不过,依明某拙见,自古道,带钱必带短,带话必带长,谣传嘛,不可尽信。
“只是无风不起浪,可能是有穷极饿极的流民草寇,肇事生乱,但说什么三个月就荡平了全湖南,什么腾云驾雾,刀枪不入,必然是人们在传谣时,越传越离谱罢了!”
王孙兰等人听明道子这么一说,觉得有理,心中感觉踏实了一些。
要真是一些流民草寇,那怕就有三五几万人,自己这里不仅有一个都司,还可以从南雄调一个卫所过来,咱正规军对付流民草寇之类,那是不在话下的!
王孙兰就说:“明大人所言甚是,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也不可能短时间就能荡平一个省的。
“再说了,流民草寇要真壮大到上百万人了,朝廷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呢?
“王某也认为,这是百姓在传言过程中越说越神而已。
“不过,凡事有备无患,小心驶得万年船,总是好的。
“王某这里,安排军营增加岗哨,加强日夜防守,明大人那里则晚上早关城门拉吊桥,白天增派衙役严查进出行人,总是没有错的!”
明道子说:“王大帅到底不愧为精通用兵之道的高人,所虑甚是细密!
“明某自当按王大帅所说,传令下去!诶,既然各位大帅将军来到了寒舍,何不小酌一杯再走?”
“那就客随主便,恭敬不如从命罗!”
都司这帮人可是巴不得的。
于是,明道子就吩咐备酒,在等饭吃的时间里,继续谈论着正在风传的传言……
没隔两天,天刚黑一会儿,王孙兰收到了南雄的飞马求援。
南雄的信使说,半下午时分,南雄被看不清多少的军队,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包围了!
而这些军队,明明是朝廷官军,他们还自称是大明朝新编水师。
但既然同是官军,却不知为何要包围南雄,还说明天就要进城接管南雄,如不服从,就要踏平南雄,切盼王大帅赶紧发兵救援!
王孙兰说,今天已晚,明天再发兵救援。
打发走信使,王孙兰心想,难道坊间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既然南雄都危急了,那咱还能抽调兵力去救南雄吗?
管他的,一切都等明天白天再说吧,今天已晚,且上床睡觉!
然而,睡到后半夜,一阵连续爆炸声,把王孙兰惊醒了!
仔细一听,有点儿像城外军营的方向有什么在爆炸,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并不是军营里在爆炸也未可知,且等到明天白天再作计较。
自然,都司里的其他将领,还有卫所和千户所的将领们都听到了,就连有的百户尉和士兵都听到了。
只不过,什么军情状况之类,都不是属于中下层操心的事,就都只当没听见,仍然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