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聆听内心的声音。
她再度在凳子上坐下,打开琴盖,将双手搭在上面。
谢拾青本来以为,她的心情会很复杂,毕竟钢琴,她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弹,是不是真的喜欢。
爱好变成工作,变得功利性,就会失去原有的纯粹。更何况,她当年为了练习钢琴,压榨了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学得一肚子怨气。
又经历了这么多,再次坐到这里,她却发觉,自己的大脑空荡荡的,什么复杂思绪都没有,一片澄澈。
她心中想着钟宁,又把曾经那首吃醋的曲子弹了一遍。
跳跃的音符宛若山泉流淌时迸溅的小小水珠,又像在花朵间轻盈飞跃的蝴蝶,是那么轻快,又充满阳光。她像是降临到一个棉花糖做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柔软的,梦幻的。
这就是情感。
原来这就是情感。
谢拾青恍然明悟。
这是喜悦和快乐。
她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一会儿,弹了一首《冬的思念》,这首曲子以悲伤和低缓出名,琴音像是诉说一整季的思念,怀念远方不在身边的爱人。
但谢拾青弹出来,伤感的思念变成了缠绵的幻想,仿佛她的爱人已经来到了门前,充满欢欣和期待。
她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听到了她的每一块骨头都在高歌着欢喜与愉悦。
这是高兴,原来这就是高兴。
谢拾青一个下午都没有离开琴房,一首曲子接着一首从她的指尖喷涌而出,不管是什么风格的音乐,都变成了兴高采烈的喜乐。
接纳自己,感受内心。
直到琴房的门被推开,她才停下,望向已经归家的钟宁,发自内心地绽开一抹笑容。
“宁宁,我好爱你。”
————————
钟宁:方助理,你为什么如此辛勤工作?(并脑补出一堆重病卧床的妈之类的惨剧)
方助理(推眼镜):因为我想买直升机。
“今天心情这么好呀?我在楼下就听到你弹琴了。”钟宁笑着走过去,同人交换了一个拥抱和浅吻。
冯医生是很专业的心理医生,在和谢拾青的交谈过程中,她以倾听为主,多鼓励和暗示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
面对钟宁,提问就会变多一些。
因为钟宁喜欢这种有来有往的交流模式,不需要鼓励,她自己就很坦诚地把所有事情都抖落出来。
她最需要的,是行为模式上的转变。
“刚刚弹的是什么曲子?我没有听过,怪好听的。”
“它叫《春》,春天的春。”谢拾青说。
“我没看到曲谱,难道你是背下来的吗?拾青真厉害啊。”钟宁拉着她重新坐回长凳上,“我坐这里会不会打扰你,它很好听,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听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