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腿上的伤口,起初也是因为踩中了兽夹。
伤口大小跟小草妹儿的差不多。
不过他的伤口明显是感染严重。
芳草真是命大。
伤口止血后,略微红肿,却没怎么发炎。
现在回想起来,她还是应该给缝合起来。
关于唐朝时期外科手术发展情况,实在是不清楚,根据普遍使用“艾灸”来治疗各种疾病来看,应该不普遍,懂“缝合”的医师应该也不多。
毕竟,缝合起来干嘛?
伤口不会自己长拢嘛?
董杏林结束了清创手术,看原空师傅的眼神,那是一个写满了——快点表扬我!
原空师傅说道:“董医师医术精湛。”
董杏林立马合不拢嘴:“哪里哪里,在下岂敢被称之为医师,荒野村夫罢了,还请原空师傅多多指教!”
看个闹热,搭个非白
董杏林身后像是有一条大尾巴。
摇呀——
晃呀——
马上就要上天咯!
“咳咳。”她故意咳嗽了两嗓子,瞅着痛晕过去那病患的另一条腿:“腿部肿胀?”
原空师傅一个眼神,一位比丘尼取来蒲团。
原空师傅跪坐蒲团之上,一边打开医箱当中一个缠裹起来的布包。
布包一推开,她便是眼前一亮。
“银针?”
原空师傅略微颔首,接着取出一支银针来,与此同时,比丘尼已点燃艾绒。
“不愧是原空大师,竟习得针灸之术!”董杏林瞪眼又张嘴的,恨不得贴上去细看。
一面用艾灸熏,一面施以针灸。
配合着相互治疗。
话说,针灸——指的是针法+灸法。
针法,利用各种特制的针具,对病患经络穴位施行一定刺激的方法,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灸法,则主要是利用艾绒等物,熏灼经络穴位以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夫治病用的针不是电视里常见的那种长长的银针。
据说,最早时是利用砭石,一种磨成尖状或片状的石头,对病患穴位进行按摩,舒缓病症,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诶……是“按摩棒”嘛?
银针又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据说,跟扁鹊有关。
故事就是扁鹊看见个妇人用银色的小东西缝补衣服,他觉得很特别,若是用来实施针法肯定效果杠杠的。
于是,金属针代替了砭石和骨针等物。
话又说回来,扁鹊没见过缝衣服的针?
摇头。
反正大致如此。
在唐朝,灸法普及程度较高,而针法为什么较低?
不要说她是第一次见人施针法,从董杏林惊讶的神情来看,说明针法在此时还是比较少见。
懂针法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