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来自未来的我爱你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外篇217(第1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外篇217(第1页)

4、拿钱要及时。

做决定有长远的考虑,自然也会有眼前现实的考量。这个考虑就是拿钱要及时。

拿钱的多少,是职场中最现实的利益,也是很多人的职场目标。

为什么拿钱要及时呢?

因为钱这个东西过于敏感,在职场中是最看得到摸得到的,所以争抢的人也最多。今天在你眼前的钱,如果你不拿,下一秒必定被别人抢走。

而远在天边的钱,就算你巴巴的一心想要,可到时候却不一定是你的。

俗话说:“没拿到手的钱都不算钱。”

所以,钱这个东西,一定要及时到手才算数,至于天边外的承诺,不妨让别人去争夺,你连想都不要去想。

很多人失败的原因,就是以为最多的钱都是在远处,所以不拿眼前的利益,反而相信别人对长远的承诺。

可等到那一天,他却连一分钱都拿不到,而曾经擦身而过的那些,都早被别人拣走了。

目光的确是要长远,但却不在钱这个事情上。

5、大道无道,因人而异。

但有些事情,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你想要长远规划,却必然会丢掉眼前的好处。想要把钱抓住,却势必会影响未来规划。

这种情形下,如何抉择呢?

其实一直都在说,职场中并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任何一个道理,都是要先领会,才能运用到事情上。

这才是大道无道,因人而异。

譬如说,你是一个刚刚到职场的新人,当你面临着两难问题时应该怎么抉择呢?

很简单,对一个新人来说,他最重要的是站稳脚跟,以图未来的发展,对他来说,钱只是个很小的利益,而未来却很长久。

而且,能放在新人面前的钱也是很少的,最多够用几个月乃至一年,但如果未来规划好了,以后能碰到的钱,恐怕是目前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这种情况下,选择就顺理成章了。

再譬如,对一个快要退休的人来说,他的未来已经就在眼前,根本就没有什么职场将来可以规划,那么他就没必要去选择长远规划。而等到他的位置上,能够遇见的钱数目必然可观,当然是先落袋为安。

其实道理都是相同的,就是以利益为纲,以职场理想为目标,相互权衡,看眼前的和将来的,究竟哪一个对实现你的目标更重要。

以此选择,便一定不会错了。

案例:

“好人家”的合作方案,是华东大区今年最肥的一块肉。所以鲜于不惜做坏人,也要把王小峰这个方案制定者给排挤出去。

其实,鲜于对王小峰的所作所为,旁人早就心里有数,只有王小峰自己才当局者迷。只不过旁人都嫉妒王小峰的成绩,故意都没有提醒他,眼睁睁的看着王小峰落入人财两空的境地。

当王小峰被排挤出项目组后,华东分公司内,不少人都对这块大蛋糕垂涎三尺,尤其是冯晖,当初他对方案投入心力最大,也抱有极大的希望,后来被王小峰超越,还很是不忿。

如今机会来了,冯晖当然想重振旗鼓,不说拿下项目,至少也得插一脚进去,不能把好处都让鲜于一个人独吞。

但现在,冯晖已经落了后手。鲜于和他的小西区成为项目主导,而且主体方案都已经写完,他想要插手很是困难。

所以冯晖便想了一个计划,准备动用三招,以便让自己能分到一杯羹。首先是献策,冯晖准备将自己商业方案中关于营销管理的细节全都送给鲜于,让他能够完善整个方案,这是给鲜于的好处。

其次是夺势,冯晖准备和林丛做一个交换,把自己手上的超级大客户让给林丛,而让林丛将一些关系以及“好人家”的高层资源移交给自己。反正林丛也不参与这个计划,这些资源对他没用,还不如拿到几个客户来的实在。

最后是造势,冯晖专程给远在北京总公司的张宇写了电子邮件,希望能获得他的支持。冯晖想让张宇在总公司内制造一些舆论,就说该方案没有冯晖是不行的,只有冯晖才有搞好连锁渠道的经验。先在舆论上既成事实,然后再慢慢的与鲜于谈判。

冯晖仔细揣摩各方面的心理,觉得自己胜算很大。未来“好人家”的项目拿下后,鲜于必然是挂名的总负责人,而胡柏和冯晖则可能成为副手具体执行工作,但胡柏能力不够,在执行过程里会疏漏百出,若假以时日,冯晖一定有办法将胡柏挤出项目组,这样冯晖的功劳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起现在肯定要好很多。

计议已决,冯晖便准备依此实行。

但就在他准备献策鲜于并要和林丛进行交换谈判的时候,张宇却突然赶了回来,专门把冯晖给拦下。

冯晖看张宇急匆匆的,还不明所以:“张副总,出什么事情了?”

张宇:“小晖,我看了你给我的邮件,是专程拦你来的。”

冯晖惊讶:“拦我什么?”

张宇:“我已经看了你的计划,三个办法都很好,如果施行了,虽然不能拿到项目主导,可分一杯水喝是没问题的。”

冯晖笑:“那不是很好,这是今年最大的项目,只要我能插手进去,就比现在好很多。”

张宇摇摇头:“你为什么这么想参加‘好人家’的项目?”

冯晖本来一笑了之,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压根不需要回答,可看张宇的样子,却是非常认真,冯晖无奈,低头想了想说:“其实我不是拍脑门,而是专门考虑过的。”

张宇:“说说看。”

冯晖只能坐下来慢慢说:“从前我们华东区,做的是大产品,大型设备和器械,都是针对公家大客户,每一单出去都是几十万上百万,所以推销最重要。而今年以来,公司的重点转移到家用小器械上,这些东西不过几千块一个,靠的是做渠道和分销。而我们小东区的业务员,做惯大客户,压根不晓得怎么做分销,更加不会做渠道。所以我的评估是,小东区、小西区传统销售模式,只会慢慢走进死胡同,绝不会变的更好。”

张宇点头:“言之有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