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5在觐见之前,他已决定投身商贾。
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辞看似触怒了朝臣,实则是对朝廷的一次试探。在确认不可行后,他迅速调整策略,提出从商的想法。
自此,百官对他的敌意大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蔑与嘲弄。
夏白的目的已然达成。
百官虽有所觉察,但作为区区五品官员,他们又怎会在意李善长之流的小人物?
朱元璋眉宇间透着深深的疑虑,眼神中闪烁着几分难以捉摸的神色。
如果这一切真的是夏白的谋划,那他是不是太过精于算计了?还有,他是否早就预料到花纶他们会替他说情?
朱元璋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他对夏白始终看不透、抓不住。
只觉得他像条泥鳅,滑溜溜的,从不按常规出牌,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他的视线在夏白身上反复游移,却怎么也无法完全相信。
此刻,他唯一确定的是:
经夏白这一挑拨,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很容易被*,进而迅速追随。
他举办科举本是为了招揽天下贤才,为大明所用,并非真的要斩尽杀绝。
他也并非毫无目标。
朱元璋默默在心里权衡着答应夏白的利弊。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这些通过科举的新晋官员不会再因赌约之事受到夏白的影响。
这也是令他忧心已久的问题。
见朱元璋久久未表态,脸沉如铁,朱标心中顿时一紧。
他知道父亲的性子,绝不能容忍有人违逆,若有人胆敢违逆,必定会遭到最严厉的反击。
他非常担忧朱元璋会因为愤怒而将这五百名新科进士全部处死,那样的话,大明恐怕就会失去士人的支持。
将来还有谁愿意为大明效力?
朱标躬身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夏白或许是担心自己出身商贾之家,会被朝廷轻视,也让父皇对他有所不满,因此才会如此急切地希望父皇兑现承诺。”
“儿臣。”
朱元璋冷冷瞥了朱标一眼,朱标顿时脸色发白,再也不敢多言。
朱元璋注视着夏白,语气平淡却带着威严:“朕答应你。”
“朕身为一国之君,自然言出必行。”
“朕可以更改决定。”
“但朕也要明确告诉你。”
“朕对你已经失去了耐心,今后如果你再敢如此放肆,休怪朕对你不客气。”
“即便是读书人自命清高,也得看朕的脸色!”
“退朝!”
朱元璋连夏白的回答都没等,便径直转身离去。
他已不愿再听夏白的任何话。
百官齐齐拱手相送。
随着朱元璋和朱标的离去,众人也开始陆续散去,但在离开时,众人都不由自主地朝夏白投去了几道意味深长的目光。
那神情复杂难言。
众人表情各异,有的带着笑意,有的满是不屑,也有轻视与嘲弄,甚至还有冷淡、鄙夷以及隐含愤怒的。
神情错落。
待众臣陆续散去后,殿内氛围骤然轻松下来,花纶几人恍然回神,面色惨白。
花纶又惊又怒,手指指向夏白,愤恨地说:“夏白,当初的约定,我花纶已经履行完毕,从此再无亏欠于你。这一切不过是为了那赌注罢了。”
“今后你走你的阳关大道,我走我的独木小径,互不相干,你也不要再试图把我牵连其中,我是绝不会上当的。”
花纶恶狠狠地瞪了几眼,脚步有些摇晃地朝宫门方向走去。
竟敢当面顶撞圣上。
花纶怎敢有这样的胆量?
都怪夏白。
若非夏白提出的赌约,他又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身为士人,他一言九鼎,这是迫不得已。
花纶在心底反复劝慰自己。
“很好。”夏白大笑一声,向四周的进士们拱手致意,目送他们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