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茗:“她已经不上朝了,谁能劝她?”
谢茗又添油加醋地将女帝第一天进入京城上朝的情形说了一下,在他口中女帝已经成了在朝堂之上连续屠杀十几名官员的恐怖形象。
这下就算谢恺再笨,也已经明白谢茗的意思了:“茗弟的意思是……”
他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谢茗却摇了头:“不可,那卢氏家主现在还被关着呢,他找来的60万大军也被女帝不费吹灰之力便吓跑了。即便是想要这样做,也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可现在女帝已经开始收回京城周边的土地了,我们要赶在她收回全部土地之前阻止她……”
谢恺便轻声地问道:“那要如何做呢?”
谢茗拿着银箸夹了一块鲜嫩的冬笋放入口中,他近日着急上火,吃不下那些荤腥,只想吃些蔬菜,好在冬笋脆爽可口,做得还算不错。
“族兄,你我都是忠君爱国之人,做事当然不能冲动,女帝既然爱民,我们便也做||爱民的事情。”
他微笑道:“我已给祖父去信,让他从谢氏最近的粮仓运2万石粮食过来,这些粮食是要发给百姓的。”
谢恺:???
……
岭州郡下面也有几个县,其中距离郡府最远的是一个叫做青山县的地方,此地三面都被大山包围,另一面也包了一半,风景优美。如果这个县城是在曦国本土的话,肯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可是在大凌朝这就是个蛮荒之地。
从青山县往外走只有一条仅能供一辆马车来往的小路,这条小路还得经过一座破旧的石桥,交通状况十分堪忧。
而这一天有一列非常长的车队驮着重重的粮食从这条小路进入了青山县,一路来到了青山县的县衙。
青山县的县令吴正万分开心地从现眼里跑出来,整个人作揖已经弯成了90度角:“谢郡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下官惶恐……”
谢恺穿着一身官服,在外头披了个厚厚的披风,下巴微微扬起,胡子随风飘扬。他五官端正,看起来还真挺像那么回事的。
“吴县令不必多礼。”
吴正连忙鞠躬弯腰地请自己的上司进入了县衙,叫人泡上了他最新入手的蜜茶,在现在的大凌朝还不太流行喝清茶,大家喝茶一般都要加上酱醋葱姜,但更多人都喜欢喝蜜茶,显得身份高贵。
谢恺轻轻抿了一口蜜茶:“此次本官前来是要将这些粮食交给吴县令,请你开始修路的。”
吴正疑惑地问道:“修路?修哪里的路?”
谢恺道:“自然是修你们县到外头大官道的路了。”
谢恺告诉吴正,因为新登基的女帝正在碎巫山那边修路,而且京城也在修,说明女帝陛下很重视这方面,反正早修晚修都要修,他们岭州郡当然不能落后。
谢恺今天带来了2万石粮食就是让他也跟着一起修。
“这粮食要发到百姓手里,不能叫他们饿着肚子修路,你可知晓?”
吴正眼睛一亮,他懂,他完全懂!
上官并没有说要给百姓发多少,也没有说这些粮食全都要给百姓发下去,也没说限期多长时间把路修好。
“山路艰难,你我身为朝廷官员,当然要为陛下分忧,不能等到陛下来修我们才知道动。这些粮食你且收下,最好从明日便开始修……”
谢恺这一通叮嘱让吴正知道了许多女帝陛下的爱好,比如说女帝陛下爱修路。
一朝天子一朝臣,上两个陛下在位的时候,他吴正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可现在女帝登基,若是他能做出一些政绩来,没准便要高升了!
“下官知晓,下官一定将此事做好!”他毫不犹豫地就应下了。
谢恺满意地走了,他此次前来这个郡城都知道,知道郡守带着许多粮食去找下面的青山县修路了,那么多粮食都要分给修路的老百姓,真是个好官。
而接下来就要看吴正的表现了。
吴正……吴正迅速清点了这些粮食,并且好好收进了自己的库房。另外叫随从从县衙的库房里拎出了一些陈米旧粮。
接着,这位脸型十分圆,肚子仿佛怀孕五个月的妇人一样的县令叫来了县衙里的所有差役。
“马上去通知那些家中有壮劳力的,赶紧给本官开始修路!每日管中午一餐饭,中午给喝粥,若是嫌喝粥不饱的话,自己带干粮。”
他神情全然不像在面对谢恺时那样的谦卑:“这可是女帝陛下让修的,那些个泥腿子,谁若是不敢来,小心他们的脑袋!”
差役们赶紧都领了命令走了。
他们心里也美滋滋的,毕竟,县令只是给他们发任务,是绝对不会到修路现场去的,那么中午管这些泥腿子的一顿饭就他们负责来做,差役的俸禄非常低,他们都快吃不起饭了!
中午每人从煮粥的米中捞出几把不算过分吧?
大家美滋滋地想着,反正泥腿子们自己会带干粮,喝碗米汤就不错了。